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析美国社区学院专业设置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社区学院专业设置的现状,得出美国社区学院专业类别多、专业设置兼有高重复率和低重复率的特点。文章认为,美国社区学院专业设置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时期人们学习的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也应着眼于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社区学院以针对社区需要、服务雇主、满足学生意愿享誉全球。其专业设置灵活而又有针对性,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向。为了及时反映美国社区学院专业需求的变化,美国社区学院协会(AACC)定期对美国社区学院获得学分和无学分的热点专业进行调查。2000年,AACC 向1100个社区学院发放了调查表,有205个学校给予了回应,回应率为19%。在分析中,除学分与非学分的划分外,还将相关专业归并为学科领域(fields of study)进行研究。笔者拟结合 AACC 的报告数据,就其中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我们了解和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办学和教学的经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后期,以专业学院为组织模式的专业教育在美国大学兴起,不仅推动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长足发展,更成为后来全世界大学专业教育的典范。专业教育的兴起是美国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工业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镀金时代"的社会问题,专业协会的发展及其与政府、市场间的制衡构成了美国专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机制。而以高水平专业训练与"服务导向"道德律为核心的专业主义思想则是专业教育发展的精神和理论支柱。这两个基础也决定了美国专业教育后来发展的进程,而一旦这两个基础发生动摇,美国专业教育必然就会产生问题和危机。他国若要借鉴美国经验,须对此有认识和权衡。  相似文献   

4.
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社区学院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兼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分析了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对电大兼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专业模块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素质对他们的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专业教学培养环节在平台式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力图根据学科的发展,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围绕科技学院的培养目标,对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教学模块的教学定位,专业方向选择,课程设置等问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专业开发是对新专业的设计与构建.大连水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城镇建设专业的开发坚持了社会需求与质量保证,坚持了社会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坚持了地方性与职业性,坚持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适应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接口,是办好高职的关键,是影响学院发展,学生实现就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为此,霜针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为经营、生产服务、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专业设置厅充分考虑办学条件,以保障学院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4年美国社区学院热门专业中,健康类专业高居榜首,其次是信息技术类、技能类、贸易类、公共服务类专业.健康类专业在2004年增加最多,工业技能类和工程技术类专业则削减最多.大多数健康类专业是有学分的,技能类、贸易类和公共服务类热门专业则多集中在非学分专业.美国社区学院的热门专业与社会需求相融共长,更为注重"头脑生产"和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9.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65年3月的广西劳动大学,2002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学院坚持扎根社会办学思想,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途径,探索学校与行业、社会合作办学,打造精品专业,办好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盛顿州秀岚社区学院作为美国社区学院的优秀成功典范,其"职业技术类两年制副学士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典型的美国特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就业为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为手段,在学院建设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专业设置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深入了解和剖析秀岚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对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内涵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简略回顾美国社会移民史,剖析战后美国社会种种转变在文化多元化上的反映,探究二战后美国文化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原因,以及多元化趋势对美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生动地描写了20世纪美国生活画面,刻画了美国青年克莱德悲剧的一生,揭示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和毒害青少年的本质。《美国的悲剧》通过艺术手法展示主题,意义深远,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3.
美国消费社会初期的男性消费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现代消费社会在美国逐步兴起与发展。消费成为美国生活方式和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相信消费是一种女性化行为。而忽略了男性作为消费者的角色。但高涨的消费浪潮将美国男性卷入了不同层次的消费活动中。男性开始成为美国现代消费社会的一部分。随着20世纪的推进,男性消费群体的兴起逐渐获得了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4.
Theodore Dreiser is now regarded as one of the pre-eminent American realistic novelists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an anatomist of the American Dream.In his great work An American Tragedy,Dreis- er exposes and criticizes mercilessly the corruption and black side of American society.The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is an important theme of the fiction.This paper illustrates "An American Tragedy" is the re- flection of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in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tragedy of a mortal,the tragedy of American society,and the tragedy of the American Dream.  相似文献   

15.
《天秤星座》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德里罗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或者说对美国历史的反思与书写始于"肯尼迪遇刺事件"。在政治小说《天秤星座》中,德里罗对"美国例外论"表示出极大怀疑。这种怀疑在作品中表现为选民与弃民身份之间的摇摆、个体力量与官僚机器之间的对抗、微观叙事与官修史学之间的裂隙、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较量、秩序与非秩序之间的冲突,以此暗示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阶级矛盾、派系斗争及政治生活的丑恶与荒谬。《天秤星座》关注美国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活和个体命运,矛头直指美国新教伦理社会赖以确立的基本原则,揭示社会现实与政治理想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6.
非裔美国黑人的黑人特征:简评《看不见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族歧视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并未消失,为了生存和生活,非裔美国黑人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奴性顺从、戴假面具和倡导分离。白人社会的高压扭曲了非裔美国黑人的人格、促成了他们独特的黑人特征。黑人、白人同是美国人,把黑人长期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种族歧视行为是反美国文明的,由此所引起的黑人民族主义敲响了美国社会的警钟:如果种族关系不改善,种族问题会导致种族之间的暴力冲突,危及美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拉尔夫.艾里森所揭示的黑人危机对已进入21世纪的美国仍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冷战时期,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为国家利益服务是美国大学的显著特点,美国大学与联邦政府之间形成的合作关系成为关国社会的重要特征,国家利益成为政府在学术自由与为社会服务之间作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内战前美国的家庭教育是美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受到了当时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虽然学校教育在当时已出现了初步的繁荣,但贯穿教育始终的家庭教育在这一时期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初建、百废俱兴之时,家庭教育担负起了提高民族素质的伟大任务。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本文主要从内战以前的美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背景和所起作用着手,从当时的学校教育发展状况、宗教影响、社会性质、奴隶制度和女权运动等方面简析内战前美国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9.
作者由自己在美国留学半年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当代社会实践,从美国建国的宪法、长期传递和积淀的文化传统及其惯性、特殊的人口结构、极为发达的教育科技及传媒信息和高度系统化的管理等方面,对“以人为本”这一命题进行分析论证,同时在绪论和尾论部分阐明“以人为本”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白噪音》作为其第八部小说,获得评论界极高赞誉。《白噪音》复印美国当代生活,生动地显示出当今世界日益恶化的环境危机和人类的精神状态。德里罗通过叙述格拉迪尼一家的日常生活与见闻,嘲讽了各种社会现实,充分展示了后现代社会中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对立,真实反映了当代美国人精神上的危机感。环境危机与人类精神危机贯穿整部小说,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这部小说无疑是警世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