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绍兴市某高校的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大学生归因方式总体倾向于内部归因,并在专业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并在专业、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归因方式各维度(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归因)都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努力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量表法对500名一到四年级大学生进行了职业自我效能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测量。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组,大四学生略低于大一学生,大三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最低;职业生涯规划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著相关,且职业生涯规划的声望地位因子对大学生职业自我能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择业焦虑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职业未来,本研究为探索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和择业焦虑的关系,缓解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心理,对260名大三和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年级差异显著,大三年级择业焦虑要显著高于大四年级。性别与年级存在交互作用,大三男生择业焦虑显著高于大四男生,大四女生择业焦虑显著高于大四男生。(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3)生涯自我效能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择业焦虑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雷文斌 《考试周刊》2013,(44):158-159
为了分析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2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三年级的社会支持总分最高;独生子女大学生获得的家庭支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2)男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于女大学生。(3)大学生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生职业同一性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为其择业效能感的提升与职业同一性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心理依据.作者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和职业同一性问卷(VIS),对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在生源地、是否参加实践活动、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的职业同一性在性别、年级因素上显著差异;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同一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山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共计400名有效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并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一年级学生追求成就动机水平高于其它年级,在避免失败动机上理工科学生显著地高于文科学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发展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追求成就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河西学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1.年级在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在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上不存在差异;2.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和自我效能感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3.主观幸福感中的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维度对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700名在校大学生使用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学生在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差异显著。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与专业承诺均存在正相关。其中,目标选定和未来规划两个维度与大学生专业承诺有很强的相关性,大学生目标选定和未来规划能力对专业承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专业承诺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贵州省都匀市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七年级学生不同英语水平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七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习成绩具有相关性。认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其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认知改善、目标确立、归因训练及榜样示范等四个方面探究培养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班杜拉一般自我效能感理论基础上对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做相关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和户籍类型(农村或城市)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英语水平不同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个体成功经验、放松的心理状态和内、外部归因四个因素对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他因素(个体失败经验、同伴经验、教师正面评价、焦虑心理状态)则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选取湖南女子大学56名大一女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8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则处于常态。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结果为:干预前,两组CDMSE、SAS评分差异不显著。干预后,CDMSE评分上,实验组"自我评价"、"选择目标"、"制订规划"三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降低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大学生羞怯心理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羞怯量表》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略高于平均水平。(2)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年级、性别上差异显著,在科类上差异不显著。(3)大学生羞怯与择业效能感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羞怯对于择业效能感的预测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问题解决、收集信息、选择目标、自我评价、制定计划。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体状况,以及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与高中生自尊、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选取了山东省两城市的60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处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2)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性别、城乡、年级以及是否为独生子方面存在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高中生自尊、社会支持和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两两显著正相关;(4)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尊在社会支持与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团体辅导来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法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结果团体辅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提高自信心,明确职业方向,提高职业决策能力。结论团体辅导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辅导的有效方法,对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而言,团体辅导是一种更明确、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188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专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一般自我效能较高,处于自信心较高水平,其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②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城乡、专业上无显著差异;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学科和地区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性别和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④应对方式在性别、城乡、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⑤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其中,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⑥一般自我效能感能解释主观幸福感的比例达19.7%左右,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预测为22.4%,积极应对方式预测为12.8%,消极应对预测则为9.6%。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学习倦怠量表和心理一致感量表对474名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倦怠现象;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在专业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心理一致感与学习倦怠呈现出中等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心理一致感能够解释学习倦怠中35.4%的变异.基于此,中等职业教育应从改善学生归因风格,提升其心理可控感;开展认知训练,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加强学法指导;传递正能量,提高心理一致感来减轻学生学习倦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择业效能感的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和《择业效能感问卷》对沧州师范学院465名2011届专科毕业生进行测试.结果:(1)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不同性别、来源的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存在显著差异.(2)专科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较高;不同性别、来源、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3)专科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与就业压力呈显著负相关,择业效能感对就业压力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可以通过调整专科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来缓解其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对254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也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崴的有效预测变号。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付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针对3所大学的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文章使用阶层回归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方面,两个区组的模型整体上都显著。背景变量阶层的△R2=.137(F(3,142)=7.530,P=.000)。在控制了性别、文化程度和年级后,座对方式阶层的增加解释力不显著,但幻想变量达到了显著水平(Beta=.243,t=2.594,P=.011)。(2)在调节生气和易怒情绪自我效能方面,两个区组的模型整体上都显著。背景变量阶层中性别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背景变量阶层的△R2=.075(F(3,142)=3.814,P=.011)。在控制了性别、文化程度和年级后,应对方式阶层的增加解释力不显著,但性别的作用进一步增强(Beta=-219。t=-2.620,P=-010)。在调节生气和易怒情绪自我效能方面,女生相对男生要差一些。大学生的性别和幻想应对方式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科学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儿科学教学中,将2006级92名临床医学专科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46人)和实验组(4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最后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能力自评,比较2组学生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各项能力自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项目式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职业心理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