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构成及特征,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的因素,并提出了帮助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服务与指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对就业问题的普遍关注,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分析了我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现状及影响就业的因素,进而分析了我校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措施.我校"寒梅飘香工程"、就业困难群体专项心理辅导等针对困难群体就业的专项工作也已经启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日益凸显,开展行之有效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已刻不容缓,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服务与指导对调动社会资源,挖掘各方潜力,提高就业率,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主客观层面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形成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当前,高校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的问题尤为突出。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服务与指导工作,应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分别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入手,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切实帮助毕业生有效解决就业困难。  相似文献   

5.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需要政府、高校、毕业生个体共同努力。特别是作为高等教育主阵地的高校应注重工作的创新和实效,努力做好"加强就业指导、开拓就业市场、推进全面就业、开展跟踪调查"等重点工作,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服务与指导新局面,实现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问题一直是高校发展中的一大难题,而对于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文章对高校毕业生的困难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就业问题一直是高校发展中的一大难题,而对于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文章对高校毕业生的困难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为研究对象,明确其特征和类型,并对其就业难的成因做具体分析,试图构建符合高校不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以便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顺利就业提供高效的就业服务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解决高职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高职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分类,指出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并提出高职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分析了高校目前存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类型和形成原因。陈述了高校目前对各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同时指出在进行指导与帮助过程中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各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指导与帮助的几点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而处于弱势地位的高校毕业生经济困难群体,其就业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经济困难群体存在的主要就业问题,指出了高校当前针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存在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思路与措施,包括建立贫困生档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做好就业心理调适,开展就业援助以及实施针对性就业服务,由此推动贫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为研究对象,在归纳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与服务的具体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困难群体毕业生发挥其主体作用、高校提升就业主导职能、政府完善以人为本的就业保障机制建设和用人单位构建科学用人标准等一系列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来实现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4.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大学毕业生困难群体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做好对这部分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也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种类分析他们产生的原因,进而从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服务与指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主要包括经济困难型、专业知识和技能落后型、女大学生和就业迷茫型等毕业生困难群体.对毕业生困难群体广泛开展调研工作、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管理咨询公司等服务机构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人员的培训、改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教育、开展个体就业咨询服务、开展就业实习和见习活动、为其开设信息服务平台及建立服务与指导信息反馈机制等是对这些困难群体进行就业服务与指导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为研究对象,明确其定义和类型,并对其就业难的成因做具体分析,试图构建符合高校不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以便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顺利就业提供高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17.
魏鑫 《考试周刊》2014,(63):153-154
高校困难群体毕业生是就业弱势群体,他们能否充分就业对于高校持续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通过政府、社会、高校多方共同努力,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氛围,做好对高校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其中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群体的就业困难原因进行分析,帮助他们解开就业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服务与指导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郝志刚 《陕西教育》2009,(9):122-12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人才供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渐显现。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社会宏观因素,也有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等微观因素。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针对不同类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个性化指导,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服务与帮助。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有部分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由于各种原因成为就业困难群体。因此,有必要加强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情况,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就业服务与指导是十分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