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期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资源配置匮乏说”。认为整个社会资源的总体配置的不均衡不仅是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也是其产生的结果;并且“弱势群体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不仅体现为经济利益的贫困性,也包括权力、信息、能力等诸方面的劣势和匮缺”。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建设的侧重点是解决利益关系失衡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理应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种种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结果导致了社会利益格局的严重失衡以及由于利益格局失衡引致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3.
破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一个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应当具备一个有效运行的市场主体法律机制,市场交易法律机制和市场退出法律机制。同时作为市场退出法律机制的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则衡量了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因此新破产法正是为了建立一种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机制而拟定的市场主体退出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4.
贫富差距、社会公平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如何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在公平的基础上均衡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我们的家底儿”谈起,指出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所谓的“课堂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及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教学环境的统一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将课堂作为生态系统来维持其平衡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与社会转型相伴的是资源配置不公平、市场经济自身的矛盾、道德失范、文化迷茫等问题,这些是当代中国社会公正失衡之根源。其中,体制不健全引起的资源配置不公平是政治根源,也是最主要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迈出的步伐在近20年有目共睹,教育领域的变化也日新月异,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园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审视今天教育领域存在问题的清醒意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教育领域因这几年改革而带来的隐性的失衡危机:  相似文献   

8.
高校内部资源配置失衡表现在资源的数量、形态组合、配置对象时空分布以及职能等方面。外部资源配置总量不足、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偏离、参与机制的缺失、平均主义和竞争机制滥用、利益与情感因素私用等都可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其后果是破坏高校独立性和自主性,强化高校的行政权力,导致校内学科与专业发展不平衡、教师群体分化和高校风气败坏。管理者可从资源数量的充足配置,多主体的参与决策,配置权力的分解和资源配置的审核与评价等方面建立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社会心态失衡现象.原因有:两个“刺激”、一个“压力”、一个“错觉”、一个“素质”:各种腐败现象的刺激;利益分配不公的刺激;社会发展速度造成的压力;社会道德失序造成的错觉;民众自身的综合素质.搞清原因是解决问题并确立对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不平衡是一种世界历史现象。古今中外,东西南北中,发展不平衡始终困扰着人类明的发展。当今世界,大到世界性的“东西”、“南北”问题,小到一国或地区内的贫富不均.因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矛盾错综复杂.屡出不穷。发展不平衡是一个人类永远欲解而未果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健康的社会心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失衡的社会心态,将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困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对社会资源获取方式的多样化,贫富差距和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造成一些误解和偏见,社会心态出现失衡的倾向。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是对失衡社会心态进行疏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和焦点.本文在分析社会弱势群体的内涵与特征、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利益最大化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那么,社会正义和公平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教书育人》2004,(12M):5-5
弱势群体在当今的中国,已成不争的社会现实。从人数和规模看,主要有十类:  相似文献   

16.
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我国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越来越严重的事实,文章试图将社会性别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全面引入对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危害与治理的分析中,以期更科学全面地理解、把握乃至寻求解决问题的现实路径,构建先进的社会性别意识、制度和文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性别比协调平衡是人口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和谐有序运转的重要条件。本文围绕这一基点,揭示了性别比的失衡状况和严重危害;从观念、经济、文化、政策、管理等方面剖析了性别比失衡的复杂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经济正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阶段,本文主要对中国经济失衡问题及中国经济后续发展进行了一些探讨和预测,其中对涉及的流动性过剩及“刘易斯拐点”等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本文能对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士提供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失衡是地方政府、学校与家庭受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在成本——收益比较原则下,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解决的思路是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明确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坚持行政伦理教育,提高地方政府行政人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内在自觉性;打破我国地方政府与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利益同盟;建立家庭教育利益表达机制,降低家庭维护其教育权益的制度成本。  相似文献   

20.
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思路是,把个人利益与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结合起来,通过利益差异激发人们追求利益的积极性,并以此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民富国强。也就是说,改革的最终目的尽管不是追求利益的差别。而是实现共同富裕,但至少是以利益的差别为前提和手段.通过利益驱动作用来实现社会和个体利益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