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一、接力赛跑是田径竞赛中唯一的集体项目。它是由接力队员依次持棒传递,跑完规定的距离。项目有男、女44×100米、4×200米、4×400米、×800米和4×1500米。二十二、传接棒技术是指保证运动员在快速跑中,完成传、接接力棒的动作。传接棒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上挑式,一是下压式。二十三、上挑式传接棒是指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掌心向后,虎口张开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二十四、下压式传接棒是指接棒人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手臂内旋);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方,送入接捧人的手中。  相似文献   

2.
英语宝典     
不看棒交接法在交接棒过程中有各种跑进的动作和向后伸手接棒的方法。内侧交接棒是交棒运动员从跑道的内侧(左侧)跑向接棒运动员。接力棒用右手交出,接棒运动员用左手(跑道内侧)接棒。每一个运动员,除第一棒外,在接棒后必须把接力棒从左手换到右手上。外侧交接棒是交棒运动员从跑道的外侧(右侧)跑向接棒运动员。接力棒是用左手交出,接棒运动员用右手接棒。  相似文献   

3.
4×100米接力传接棒技术分为两种:上挑式和下压式。 图为第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最后一棒美国队和苏联队传接棒时的连续摄影图片,摄影机在最佳角度、同一画面拍摄下两队完成传接棒的全过程,使两队所采用的不同传接棒技术具有很强的对比,更利于读者了解这两种技术。 从图1~6可以看出,处于第5道的美国队采用的是下压式传接棒技术。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60°角,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分开,虎口向后,传棒人将棒的前部由上向下传到接棒人的手中。传接棒时,两人分别握住棒的两端,不仅利于接棒人持棒跑进,还能使传接棒人在相距较远的位置完成传接棒。图2中,美国队两名队员在传接棒的瞬间,手臂和接力棒形成与跑道平行的直线,最大限度地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使队员跑进的路程更经济。但下压式传接棒技术中,接棒人的手臂动作较紧张,不自然,特别是高速跑动中手臂后举过大,不利于保持平衡,传接棒的稳定性较差,需要熟练配合,才能流畅、完美。 从图6~12中可以看到,处于第6道的苏联队采用的是上挑式传接棒技术。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5°角,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分开,虎口向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验的增加,接棒运动员应该很少看标记而是通过估计队友的速度来培养自己加速强度的感觉。一进入接力区,接棒运动员继续加速,而交棒运动员则尽可能保持最大速度,一直往前看,接棒运动员听到同伴约定的信号后向后伸手(手指并拢,再拇指伸开)。然后交棒运动员负责把接力棒交到接棒运动员的手里,这样就完成了交接棒的动作。理想情况下,接力棒的交接位置最好是在接力区的中部或后半部分,并最多用3步完成交接棒。  相似文献   

5.
英语宝典     
概述一次成功的交接棒应具备以下特征:接力棒以尽可能的最高速度通过接力区。交棒和接棒的运动员尽可能在最高速度下完成交接棒并保证交接安全。交棒和接棒运动员的手臂在交接棒时应尽可能伸长以获得一定的距离(和速度)。在接力区要有一个最佳的交接点。所有的交接动作要准确。交接棒类型和交接棒技术  相似文献   

6.
交接棒技术的选择和优缺点如下:上挑式接棒运动员保持手型成倒“V”字型并靠近臂部。接力棒向上挑交给接棒者,接棒者注意用手抓住靠近交棒者持棒的一端。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一九八五年美国大学体协女子田径锦标赛上,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女子接力队在强手如林的接力比赛中,以43″82和3′30″39的好成绩,分别夺得4×100米和4×400米接力的第二名,该大学的教练洛伦·西格雷夫由于他在技术、运动量和心理学方面的精心安排,巧妙设计,也同样地受到人们的赞赏。 4×100米接力有三个不能进行交接棒的10米预跑区,和20米的接力区,每个人预先在各自的接力区,做好“预备”和“跑”的标志。通常,接棒队员在预跑线上,做好三点(支撑)蹲踞式起跑姿势后,回头注视传棒队员。当传棒队员跑到“预备”标志时,接棒队员做好随时起动的准备,一旦传棒队员越过“跑”的标志时,接棒队员立即起动加速,不要再回头看传棒队员。  相似文献   

8.
看棒交接法     
接棒运动员在接力区内起跑必须判断出在接力区中间完成交接棒所需的速度。当交棒运动员达到接棒运动员认为是起跑信号的位置时,接棒运动员则转过头看前面,逐渐加速跑3步。然后接棒运动员向后看并调整自己的速度以便伸手能够接到后面运动员交的接力棒。通过迫使交棒运动员跑到接力区的中间,接棒运动员帮助他或她进入接力区并保证接力棒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等方法对田径4x100m接力跑技战术训练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科学探索接力训练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训练成绩,为田径运动教学、训练提供理论指导。在实践教学训练中发现:队员在4x100m接力跑中传接棒时机掌握不好,接棒队员难以判断接力区的起动点与传棒队员间的距离,不能正确判定标志线,传接棒时距离太远,传棒队员追不上接棒队员导致接棒队员减速或者停顿下来接棒的现象;相邻队员配合不协调,弯道跑技术掌握不好,影响接力速度。建议日常训练中加强队员弯道跑技术训练,合理搭配接力阵容配备,采用传接棒队员速率测试方法,精确计算接棒队员起动时与传棒队员两者之间的距离,确定标志线和最佳起动时机,提高队员的协调配合,以便获得比赛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低年级学生做“迎面接力跑”游戏时 ,常有一些学生 ,当对方接力棒递过来时 ,手忙脚乱 ,不清楚接棒的什么位置 ,而有的则下意识地去抓握对方的手 ,这样一来掉棒现象就时有发生 ,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践中 ,我采用了自编的“儿歌对唱”进行迎面接力跑教学 ,学生对接棒的位置有了明确认识 ,错误的接棒动作得到了预防和纠正。“儿歌对唱”内容如下 :甲 :迎面竖起接力棒 ,乙 :看清传棒手位置。甲 :我拿棒上方 ,乙 :我接棒下方。甲 :我拿棒下方 ,乙 :我接棒上方。甲 :我拿棒中间 ,乙 :上方、下方任我接。合 :看谁记得牢 ,看谁接棒位置好!在教…  相似文献   

11.
一、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省编教材《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为蓝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紧紧围绕"迎面接力"这一内容的技术特点,巧妙地与接力圈、接力棒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游戏,力求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立棒式传接棒的动作方法,感受接力跑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与合作相结合,分别体验自我超越和合作学练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依靠集体合作,运用传接棒技术,用最短时间跑完一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它承载的运动技能是:传棒要稳、接棒要准、错肩跑进.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介绍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下压式传接棒的技术动作,知道了田径运动中的短距离接力跑比赛形式,同时了解了不同接力跑形式所采用的传接棒配合的方法及其比赛的简要规则。本次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由浅人深的学习原则使学生能正确掌握并运用适宜的传接方法进行接力跑并做到交接棒时快速不停顿,保持在快速跑进中完成传接棒动作。最后的比赛让学生体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使学生的兴奋度达到最高点。各棒队员之间协调配合,有效地培养了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快速奔跑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 迎面接力具有游戏的性质,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发展中、小学生速度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较为理想的内容。 接力跑传接棒技术主要有上挑式和下压式两种,根据迎面接力传接棒特点,我建议在进行迎面接力跑的练习时,采用类似上挑式传接棒的技术。 一、动作要领 接棒的手臂自然向前伸出,约稍低于肩,掌心向前,虎口张开略朝下,传棒人将棒向接棒人的接棒手  相似文献   

14.
接力技术     
接力赛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全体队员的速度能力以及完美的接力过程。其他影响成绩的因素还有跑的次序等战术问题和全队成员的集体责任心。基础巩固的技术质量也有明显的影响,包括适当地利用接力区、接力的方式、接捧运动员精确的加速度和接力的技术等。接棒运动员在传接棒之前须积累速度,以便“流畅”地接力。传接棒即刻的速度越快,接力的效果越好,但要在安全的限度之内,切不可掉棒。传棒运动员尽管准备传捧也要保持速度,接棒运动员在接棒前要达到高速。利用接力区根据比赛规则,必须在20米的区域内完  相似文献   

15.
卫红 《体育教学》2009,(12):33-34
主题 “迎面接力跑”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重点是迎面传接棒的技术动作。根据这一教学重点,我将技术动作分成三个小知识点:①传接棒时应该握棒的哪个部位?②什么时间传棒?什么时间接棒?③交接棒后是右错肩跑进,还是左错肩跑进?通过提问将学生引入到本课需要解决问题的情景之中。同时为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探求感和学习的兴趣,我对每个知识点都设计了不同的学练程序:  相似文献   

16.
小学迎面接力跑是一项简单容易的教材。它具有器材少,场地小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教材简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三基”教学。在这个简易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的动作诸如抢跑、接棒者同侧手脚起跑、交接棒落地、接力棒换手、调棒和用腹部顶棒、持棒手前举、交接棒时两人相撞等。而这  相似文献   

17.
美国队采用下压式传接棒,前苏联队采用上挑式传接棒。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接力跑的技术要点是,传接棒自然衔接,不停顿,不影响跑进速度。图1~6:美国队从传棒到完成接棒,动作十分流畅,没有停顿。图6~12:前苏联队传接棒显得传接双方的手挨得太近,易发生掉棒。但基本上也未影响向前跑进。  相似文献   

18.
<正> 接力赛跑在学校是开展得比较普遍的一个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整个学校田径队的实力和总体水平。一、队员的选拔接力队第一棒队员应选最优秀的起跑能手,最好是让有经验的运动员担任,他(她)应反应快,弯道跑技术较好。第二棒队员有两次传接棒,一般说他(她)跑的距离是最长的。通常我们选用速度快的运动员跑第二棒,该棒运动员加速能力强,既善于接棒,又善于传棒。把速度、传接棒  相似文献   

19.
美国队采用下压式传接棒,前苏联队采用上挑式传接棒。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接力跑的技术要点是,传接棒自然衔接,不停顿,不影响跑进速度。图1~6:美国队从传棒到完成接棒,动作十分流畅,没有停顿。图6~12:前苏联队传接棒显得传接双方的手挨得太近,易发生掉棒。但基本上也未影响向前跑进。  相似文献   

20.
罗娜  潘素平 《中华武术》2007,(10):24-24
一、最容易影响比赛的三个方面(一)在没有接到接力棒之前不要离开接力区,不好的传接棒并不是放弃比赛的主要原因。接棒运动员在接力区末端没有接到棒时,要在减速的同时及时回头寻找接力棒。(二)要坚持完成比赛。传接棒过程中掉棒,要及时捡起来。(三)把握起跑时机,起跑时要集中注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