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生对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是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再改写为离子方程式.例如,分别将下列两组溶液混和,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1.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和;2.氯化铁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和. 1.Al_2(SO_4)_3+6NaHCO_3=2Al(OH)↓3_+6CO_2↑+3Na_2SO_4Al~(3+)+3HCO_3~-=Al(OH)_3↓+3 CO_2↑ 2.2 FeCl_3+3 Na_2CO_3+3H_2O=2Fe(OH)_3↓+3CO_2↑+6 NaCl2 Fe~(3+)+3CO_3~(2-)+3H_2O=2 Fe(OH)_3↓+3CO_2↑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此方法存在两点不足:其一,化学方程式不易配平;其二,“水”在方程式中的位置不好处理,什么情况下写,什么情况下不写,不易抓住规律.  相似文献   

2.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自然科学》第四册及人教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中都提到了灭火器原理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化学反应方程式: 酸碱灭火器: Na_2CO_3 2HCl=2NaCl CO_2↑ H_2O或Na_2CO_3 H_2SO_4=Na_2SO_4 CO_2↑ H_2O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反应原理CO_2与NaOH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碳酸(H_2CO_3)与NaOH的反应。当n(CO_2):n(NaOH)≤1:2时,发生反应①CO_2 2 NaOH=Na_2CO_3 H_2O,溶液中的溶质为Na_2CO_3和NaOH,或只有Na_2CO_3;再向其中通入CO_2,则发生反应②Na_2CO_3 CO_2 H_2O=2 NaHCO_3;①②为连续的两个反应,可叠加得反应③CO_2 NaOH=NaHCO_3。即当n(CO_2):n(NaOH)≥1:1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_3;当1:2相似文献   

4.
在不少书刊中,“↑”符号大有滥用之势,给教学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符号的含义认识不统一造成的。本文就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一册中的几个方程式的写法,谈谈“↑”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1)Na_2SO_3+H_2SO_4 =Na_2SO_4+H_2O+SO_2↑(P56) 高温 (2)4FeS_2+11O_2=2Fe_2O_3+8SO_2 (P58) (3)FeS+2HCl=FeCl_2+H_2S↑(P54) △ (4)S+H2=H_2S(P53) 方程式(1)和(2)中,都有SO_2气体生成,为什么前者SO_2后标有“↑”符号,而后者却没有呢?我认为,方程式(1)中,SO_2气体逸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各类反应的题设"陷阱"归纳浅析如下,旨在启迪思维,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分解反应类型例1将含有杂质Na_2CO_3的NaHCO_320g在加热条件下完全分解后(提示:Na_2CO_3受热不易分解,2NaHCO_3(?)Na_2CO_3 CO_2↑ H_2O),发现其质量减轻了6.2g.则原混合物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A、4% B、8% C、16% D、无答案错解分析多数同学认为,减轻的6.2g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忽略了加热条件下生成物水也是气体这一隐含的陷阱进行计算而错选D。  相似文献   

6.
Na_2O_2是“碱金属”一章中的难点,同时又是考试的热点,在解答有关Na_2O_2的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四点。一、反应原理的重要性2Na_2O_2 2CO_2=2Na_2CO_3 O_2↑2Na_2O_2 2H_2O=4NaOH O_2↑2Na_2O_2 4HCl=4NaCl 2H_2O O_2↑这几个反应看起来不难,但很重要,在各种不同层次的考试中,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反复考查。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对这几个反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其重要性应落实到这几个反应的具体应用上,通过具体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5页计算题的第2题.题目加热3.24 gNa_2CO_3和NaHCO_3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1g.计算原混合物中Na_2CO_3的质量分数.解法1:常规法.设原混合物中NaHCO_3的质量为x,则生成Na_2CO_3的质量为[2.51g—(3.24g—x)].有:2NaHCO_3(?)Na_2CO_3+CO_2↑+H_2O 168 106 x 2.51g—(3.24g—x)  相似文献   

8.
一、"净吃"思维的基本含义H_2O、CO_2与Na_2O_2发生反应时存在如下质量变化关系: (1)2H_2O 2Na_2O_2==4NaOH O_2↑固体增重36g 156g 160g 32g 4g (2)2CO_2 2Na_2O_2==2Na_2CO_3 O_2固体增重88g 156g 212g 32g 56g反应(1)中固体增重等于参加反应的H_2O中的H元素质量,从固体质量变化角度看,可以理解为固体"净吃"了H_2O中的所有H原子;反应(2)中固体增重等于参加反应的CO_2对应的CO(与CO_2物质的量相等)的质量,可以理解为固体"净吃"了CO_2中的所有CO.  相似文献   

9.
1.小苏打、苏打和大苏打 小苏打是NaHCO_3,苏打是Na_2CO_3,大苏打是Na_2S_2O_3·5H_2O。 2.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和石灰石。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学〉80年第4期,在“盐跟盐反应有哪些规律可循”?一文中,认为氯化铜跟碳酸钠溶液反应将生成氢氧化铜。对此我提出不同看法:氯化铜中的铜离子与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应该是一样的。而硫酸铜与碳酸钠反应,将不生成碳酸铜,而生成碱式碳酸铜沉淀①:2CuSO_4 2Na_2CO_3 H_2O=CuCO_3Cu(OH)_2↓ CO_2↑ 2Na_2SO_4在这个反应中也有CO_2气体产生。因此我们不能光凭有气体产生这一点就肯定反应中不会生成碳酸盐,必定是氢氧化物。  相似文献   

11.
向过量的醋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会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_2CO_3 2CH_3COOH→2CH_3COONa H_2O CO_2↑,但是向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并振荡,却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原因是反应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了难电离的碳酸氢根离子,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CO_2 H_2O CO_3~(2-)=2HCO_3~-。从该实验说明了醋酸的电离能力大于碳酸的第一步电离(醋酸电离常数Ka=1.75×10~(-5),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a_1=4.30×10_(-7)。将含苯酚量适当大于其溶解度的混浊的含水苯酚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变澄清,但滴至过量,并无气泡产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H Na_2CO_3→(?)—ONa NaHCO_3,而取苯酚在氢氧化钠中的饱和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混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溶液对乌塌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探索乌塌菜种子在发芽初期对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溶液的耐受性。方法:以乌塌菜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乌塌菜种子发芽时,通过施加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0、25、50、75、100、150 mmol/L,其中Na_2CO_3和NaHCO_3按照摩尔比1∶9配制),研究Na_2CO_3和NaHCO_3胁迫对乌塌菜种子发芽势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当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浓度≤25 mmol/L时,乌塌菜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等指标略低于对照组,抑制强度不高,而随着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浓度的升高,对各指标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论:乌塌菜种子可耐较低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胁迫,高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可抑制乌塌菜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3.
如何正确而迅速地配平有机反应方程式,乃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研究课题,我们曾试用下文介绍的两种方法:进行有机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通过实例将配平过程介绍如下:一、分子式法:【例1】配平 CH_3CH_3+O_2→CO_2+H_2O解:1.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改成分子式C_2H_6+O_2→CO_2+H_2O  相似文献   

14.
FeCl_3和Na_2CO_3反应的产物书本上一直持有两种书写形式,第一种:生成沉淀2Fe~(3+)+3CO_3~(2-)=Fe_2(CO_3)_3↓,第二种:双水解2Fe~(3+)+3CO_3~(2-)+3H_2O=2Fe(OH)_3(胶体)+3CO_2↑。高一化学课本中“酸、碱、盐溶解性表”注明“不”,意思是沉淀,应该写成第一种形式。但是许多书上指出第一种形式是错误的;应该写成第二种双水解形式。那么正确的是哪一种呢?  相似文献   

15.
一、制备原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验室里用MnO_2和浓HCI制取CI_2,反应方程式如下:4HCl MnO_2(△==)MnCl_2 2H_2O Cl_2↑拓展:(1)用氧化剂氧化浓盐酸:2NaCl 3H_2SO_4 MnO_2(△==)2NaHSO_4 MnSO_4 2H_2O Cl_2↑16HCl 2KMnO_4==2KCl MnCl_2 8H_2O 5Cl_2↑6HCl KClO_3==KCl 3H_2O 3Cl_2↑  相似文献   

16.
一、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例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_2:Ca~(2+)+2ClO~-+H_2O+CO_2=CaCO_3↓+2HClO  相似文献   

17.
H_2S在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物质,它的性质是各类考试的“热点”.现作以下分析,可略见其性质的特异性和多变性.(一)定性角度看,它具有能打破人们思维定势的若干“反常”性质.这些丰富多彩的“反常”性质更能启示人们的思维.1.酸性气体之间一股不反应.但H_2S反常,如:2H_2S SO_2=3S 2H_2O2.酸与酸之间一般不反应.但H_2S反常,如:①2H_2S H_2SO_3=3S↑ 3H_2↑②3H_2S 2HNO_3(稀)=3S↑ 2NO↑ 4H_2O③H_2S H_2O_4(浓)=S↓ S0_2↑ 2H_2O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2NaOH+CO_2=Na_2CO_3+H_2O的反应实验,热效应和水的生成,同学不易观察与感触;用下图实验装置,水的生成,Na_2CO_3的观察、热效应的感触都比较方便,简化后还可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9.
少数学生常把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写成: 2Na+CuSO_4=Na_2SO_4+CU一些教师按照教学参考资料、复习资料纠正学生这个错误时,往往用另外两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2Na+2H_2O=2NaOH+H_2↑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里讲到,碳酸钠的水解反应方程中碳酸以“H_2CO_3”形式存在,不应写为“H_2O+CO_2”的形式,即不会逸出CO_2气体。这是为什么呢?不少人笼统地说成“因为水解反应是进行不到底的反应”,反来复去说不明问题的实质,成为教学难点。我认为可做如下深入浅出的解释。碳酸钠是二元弱酸强碱盐,属于二级水解,其水解分两步进行: 一级水解反应:CO_3~(2-)+H_2O(?)HCO_3~-+OH~-,达到平衡时,Kh_1=[HCO_3~-][OH~-]/[CO_3~(2-)],此反应包括水的电离和弱酸HCO_3~3的电离二个平衡。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