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教育学的“行动”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公共课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杜威"行动"的认知观,认知应当在行动中展开,它具有交互性、具体性、目的性、反思性,遵循行动的逻辑,行动才是获得知识的正确方式。教育学不能是"静观"式的学习,它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共同参与建构,学生行动是教育学的实践形态。"行动"的教育学体现了"人是目的"的教育立场,使教育学成为有个人意义的学问。  相似文献   

2.
原来,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由我们搞出一套东西,然后交给教师,让他们照着做,这叫理论指导实践。现在,这种自认为科学、专业的教育学受到批判,理论理性被认为必须依据实践理性重新书写。在这里,人们越来越相信,理性的行动能够而且在某些方面必须先于理性的原则。这种实践转向最初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最终在分析教育哲学中,教育理论作...  相似文献   

3.
从学习的视角看待行为问题,行为干预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教育学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教育领域的行为干预从治疗范式转向教育范式。行为教育学观的核心是确立行为干预的课程地位,“应对”“帮助”是行为课程建设的两个核心内涵,学校正向行为支持系统的建立及其运行是行为课程的主要实践方式。行为课程观及其实践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学的“实践”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类学、现象学、存在论哲学等思潮的兴起,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学不仅有着"科学"性,而且还具有"实践"品性。但在当前,教育学的"实践"品性有被忽视的现象,人们要么仅仅关注教育学的理论层面,要么将其视为一种普通的技术知识。呼唤教育学的"实践"品性,是要突出教育学的"伦理"属性、"情境"属性、"生成"属性。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有效架设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在“公共教育学”课堂上让学生“分享教育故事”“参与教育实践”,能增强学生对教育的感悟与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教育问题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新课程异步教学则给新课程中的“教学”赋予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异步教学的创立者黎世法教授指出:异步教学是指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基础,充分运用一切教学条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组织课内外全部教学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自主教育能力和自主健身能力,达到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效果能及时反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体性的本质特点,反映了教为学服务,教学方式一定要适合学情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通过对新课程异步教学的学习,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体会,我认…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在中国已历百余年之久,众多教育学者努力追求教育学的"中国化"虽成果显著,然终未能实现百年梦想。回望,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其内在发展逻辑,教育学在中国大体经历了由追随到自立,由简单到纷繁,由"破""立"到创生等的过程;反思,创建中国教育学的呼声日隆,并在新世纪由理念走向现实努力;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建探索,为中国教育学的创建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8.
“生命·实践”教育学是一种以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根基的教育学重建式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和自主建构中,对教育学重建进行了框架性思考.“新基础教育”是“生命·实践”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石,这种奠基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价值取向奠基;核心概念、基本问题与基本观点的奠基;以思维方式为代表的方法论奠基.所有这些奠基都与研究队伍的奠基有关.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其中的歌唱活动诉诸听觉,却直达心灵,给人带来温馨、愉悦的精神享受,给予人无穷的力量和生活的情趣。生活里少了歌声,也就少了很多美。一、问题的提出校园应该是诞生歌声与美的地方。但是,当今社会,走进校园,不难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那就是校园里缺少歌声,特别是缺少活泼生动、催人积极向上、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歌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在实际工作中寻找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目的的一种研究范式.将行动研究引入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改变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沉闷局面,促进高师教育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行动研究可以采取多种模式.推进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行动研究,需要解决教师参与研究的动力机制,构建任课教师间共同协作的文化,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体系总是处于特定处境中的理论主体基于特定的理论视角对特定视域中的实践进行理论建构的产物。从实践中归纳提炼理论才能满足教育学内源式发展的需求。通过发现实践逻辑增长教育学本土知识是当前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核心任务。研究者要尝试以移植—改造、反思—归纳、反向操作、批判—重建等多种方式把握教育实践的多重逻辑,并基于实践逻辑的发现展开教育学分析。同时,教育学者在介入式互动中要有认同度、洞察力和分寸感,反思—重建应当成为合作互动双方的自觉意识和习惯行为。  相似文献   

12.
对“教育学理解”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鸣迪 《学科教育》2002,(11):10-15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思&;#183;范梅南认为,“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具有情境性、应用性、规范性的特点,其结构包括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分析性理解、教育性理解和形成性理解,是“信任的同情心”促成了“教育学理解”。据此反思可以出发,当今学校日常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都与“教育学理解”的结构性缺失有关。给予学生全方位的、真正的“教育学理解”,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只有指向学生主体性形成的理解,才能真正的“教育学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对成长历程的一种守望。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中,是否坚持为教育实践服务以及如何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实践取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基本问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学研究在此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面对自身的价值危机,现代教育学体系需要实现更为彻底的实践取向,即在整体上转变为实践教育学体系,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行动提供支持应成为整个教育学体系的根本取向.实践教育学体系在逻辑上应该包括提供教育认识的教育学板块和支持具体教育行动的教育学板块,可以分别称为教育认识论与教育行动论.从现代教育学体系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发展实践教育学体系需要重点建设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实践提供明智建议的教育行动论,并在关注教育复杂性的背景下加强对教育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法国教育学专家梅迪契在《新教育》一书中所展示的有关教育学学科资格、“新教育”对教育学科学化的影响、教育学的学科目标和基本问题、教育学与其边缘学科的关系等教育学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研究。同时笔者就这些教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五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朱大林 《学子》2014,(12):2-2
高效课堂,简单来说就是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以最轻松的状态高效率、高效益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效率最高就是学习的内容要最大化,效益最大就是就是要让学习内容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我们会发现,在一些所谓的高效课堂中学生讨论轰轰烈烈,但是课后检测,学生什么都记不住;有的教师上课精讲精练,课后督促学生练习大量的习题,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却并没有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立场、深厚的中国传统、自信的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教育学.鲜明的中国立场表现在它主张从“引进式加工”转向“原创性发展”,从“哲学性演绎”转向“扎根性研究”,从“依附性寄居”转向“独立性存在”;深厚的中国传统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传承,从陶行知“生活教育”中得到的启示,受梁漱溟“道德人本主义”的影响;自信的中国气派表现在“上天”“入地”的学术选择,重建中国教育学的学术勇气,创建“中国教育学派”的学术追求.  相似文献   

17.
刘亮 《教育艺术》2009,(12):7-7
上课铃响了,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教室里静悄悄的,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考试前的紧张.为了不打破这少有的宁静,我轻手轻脚地走上讲台,然后猛地一声咳嗽,学生显然被吓了一跳,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看着我,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学科性质定位直接关系到教育学理论建设和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因此它一直是教育理论界研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笔者从历史、逻辑、教育科学理论整体结构和教育实践需要等角度对“教育学”进行阐述,初步揭示出“教育学”的规范、实践之价值本性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的学科视野是关乎于人的,以"成人"为理念的教育学,是真正的"人之学问"。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从"此在"出发展开的对人之"生存"的探索,其理论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学意蕴,即人生在世:"在之中"认识世界和享受世界;可能性高于现实性:时间之维"赋"教育以希望;存在性之思:"思"为教之核;此在优先性:教育之逻辑与人文关怀;现象学方法论:回归教育本身。  相似文献   

20.
正校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学雷锋活动一直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在我就结合我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校园学雷锋常态化的一些体会和看法。一、淡化"学雷锋月"每年3月,全国上下都会掀起学雷锋高潮.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学雷锋月"有点形式化,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口号大于行动,搞起来沸沸扬扬,结束时后继无声。难怪有人慨叹:"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最初,我们遵化三中也是这么搞的,效果也是如此一般。后来学校反复研讨商定,政教处德育工作安排中取消了"学雷锋纪念日"和"学雷锋月"活动,转而把学雷锋活动细化到学校常规管理和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之中,让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