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一次,我数学单元考试得了95分,老师让家长签字:回到家,我让爷爷给我签字,爷爷就说:"你怎么没考100分呢?"我说:"就是没有抄题,直接做了."妈妈说:"人家姜鹤准得100分."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感到很难过,为什么总在我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每次我考得不好或做错什么事,家长总是说人家孩子是怎么做的,而不管自己的孩子呢?我不希望家长老是找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批评我,不一定人家的孩子做的就十全十美,我也有优点呀!  相似文献   

2.
<正>教小学语文这么多年,我深深感受到,小学生写作文十分困难,既难坏了学生,也难坏了家长,这个按常理分析也算正常现象,小学生别说写作文,就连连词成句都十分困难。小学生作文到三年级才开始,从看图写话逐步练习写小段话。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生作文课呢,解除孩子与家长心中的困扰呢,下面就自己多年的积累谈几点看法:一、从小学生识字开始,就学会积累好词好句小学生写作文难,无非就难在没话说,不知道怎样表达,这与  相似文献   

3.
许和平 《小学生》2013,(8):56-56
下面两种现象,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家长叮咛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然而,孩子是怎么做的呢?不尽如人意。家长、老师的要求笼统抽象,怎样做才是认真听讲、踊跃发言呢?对此具体实在的指导,几乎是空白。如何纠正这一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指导偏差呢?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学习成绩才算最好?100分!--孩子们这样回答。错!--怎么能只满足100分呢?还要更好!--家长们说。于是,家长忙着给孩子请家教:于是,孩子们叫苦连天。叫苦就苦吧,不多学点本事怎么适应将来的竞争?不管孩子喜不喜欢,不管孩子学习成绩怎样,许多家长还是一意孤行地为孩子请家教。该不该给孩子请家教?请什么样的家庭教师才合适呢?这可难坏了家长们……  相似文献   

5.
[背景描述]曾经不断接到家长的电话,都是反映孩子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平时家长布置孩子多做些练习,孩子就和家长讲条件;家庭作业书写马虎,家长要求重写时,学生不愿意写;自己的学习用品、房间不愿收拾,丢三落四……家长们不约而同地请求老师帮忙多提醒,说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作为语文科教师,我也常常发现:很多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态度不端正,动手及实践能力差。而他们偏偏对自己又特别缺乏认识,以致形成了坏习惯。[原因分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行为、性格特点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习惯,如果缺乏及时有针对性地引导、监督和帮助,自然就难…  相似文献   

6.
《南昌教育》2004,(12):26-26
“我的孩子排第几名啊?”“老师,你把名次告诉我吧,不然我怎么知道孩子学习情况呢?”上海市各中学的期中考试刚过,前来询问孩子考试排名的家长又多了起来。记者了解到,按照市教委规定,学校不对外公布学生成绩排名。但面对家长们执着的询问热情,老师们在苦不堪言的同时也开始施展“太极拳”巧妙应对。  相似文献   

7.
我对于是否要给孩子检查作业很困惑。如果检查,他就只管写,觉得检查作业是家长的事情,还会导致孩子平时作业准确率很高,但考试时成绩却不好。不检查吧,又觉得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心里没底,而且总是出错又会被老师批评。应该怎么做才两全其美呢?蔡建新:这是一位具有理性教育头脑的家长,对于给孩子检查作业这一事情的  相似文献   

8.
开学月余,孩子在校经过一两次语文考试后,有家长就出现了新烦恼。请听合肥市安居苑小学黄玲家长到爱尚教育工作室与光明老师的交流——黄玲妈妈:都说语文学习重要。这该怎么理解呢?光明老师":语文是万科之母",是最基础的学科,是思维与表达的工具——语文理解能力对学好其它学科作用巨大,包括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黄玲妈妈:我孩子二年级,在学校语文学得不怎么样。您觉得眼下学校作文学习存在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家教》2011,(1):35
Q编辑老师:您好!我家孩子刚上六年级,但已经有明显的偏科了。文科要强一些,但数学和自然这样的科目,分数往往比语文之类的文科低很多。她还是小学生,我很担心她初中、高中更严重,我怎么做才能及时纠正她偏科的问题呢?A家长:您好!很多时候,孩子偏科和家长有着很重要的关联。有些父母总是不顾孩子的喜好和特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去学习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家长总是给孩子报一堆  相似文献   

10.
“又要召开家长会了”。听到领导布置任务,我的心里就打起了鼓:这家长会每个学期都要开,怎么开得有价值呢,怎么开才能有意义呢?我应该动脑筋才对。放学后,我细细回忆开学来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班级里组织的一些竞赛,孩子取得的一些成绩,平时与家长交流时遇到的问题。我为什么不征求一下家长的意思,家长会应该怎么开才好?主意有了,我开始联系家长。先找几个平时在与孩子沟通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家长:你认为平时家庭教育中有什么困惑吗?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帮助吗?小伟的家长实话实说:“老师呀,我们都没有什么文化,孩子学习又不自觉,晚上问他作业…  相似文献   

11.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试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家长无奈的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时左右上床入睡,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夜半十二时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无足够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多了,家长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家长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接中…  相似文献   

12.
李镇西 《班主任》2011,(9):70-71
又到教师节了。昨天在飞机上翻报纸,说许多中小学学生家长每到教师节就犯愁:给不给老师送礼?不送吧,如果别的孩子家长都送而自己不送,那孩子会不会吃亏呢?送吧?可又送多重的礼呢?过于贵重,心疼;太轻,又拿不出手——那还不如不  相似文献   

13.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里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到家长无奈地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点左右就上床睡觉,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半夜十二点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讲多了,就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当前,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不少,不是无话可说,就是照抄优秀作文。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有所创新?现结合教学实际,谈点自己的做法。一、丰富生活,强化作文的真实性小学生的生活本来就比较单调,加之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某些特长,因此常逼迫孩子学音乐、美术,或学习英语。这样本应是色彩斑斓的生活空间便被挤得一点缝隙也没有了,学生与大自然和社会的接触就更少了。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怎能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呢?因此,要想让学生的作文具有真实性,家长和教师必须给孩子…  相似文献   

15.
杭州读者王华说:我家孩子对上网很痴迷,有时查一些学习资料倒还好,但他玩起游戏来废寝忘食。我担心这样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再说网上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孩子危害很大。我该怎么教育他?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和王华一样的烦恼,现代社会,网络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也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网络。怎样带领孩子畅游良莠并存的网络世界呢?让我们来听听一些家长的看法吧。  相似文献   

16.
我校儿童中,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曾经很天真的告诉老师:‘我淘气,学习的不好,没有关係;我爸爸小时候比我还淘气呢?他更不好好念书啊!’教师问他:‘谁告诉你的?’他说:‘我祖母’。六年级有一个孩子本来很聪明,成绩是可以毕业的。但期中考试后发现他成绩退步,并且不念书也不做功课了。原因是他的家长告诉他:‘不要紧,你年纪还小,毕不了业就再留级一年吧!’于是他就索兴连功课都不做了。有一个孩子向家长讲特务如何可恶,反革命份子应当枪斃时,家长说:‘小孩子可别乱说,反正谁来了就说谁好,我比你懂的多的多!’孩子们因此便发生了疑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教师这样讲,妈妈又那样说,到底谁说的对呢?’但是另外有一个孩子向家长宣传以后,他爸爸说:‘说的对!去给你妈妈讲讲去!’妈妈便每天向孩子要求:‘来给我讲讲吧!我在家里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的儿童就在这种不同的家庭教育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的反应。有的学习不好了,但有的却学习的更好,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力求进步了。  相似文献   

17.
咨询台     
如何看待同一主题的儿童画,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答:上完美术课后,常有一些家长拿着孩子的绘画作业问老师:我的孩子为什么总不按老师的原画去画呢?甚至有的家长拿着孩子的画与老师的原画进行对照是否一模一样。这些家长的行为实在让授课老师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8.
“文贵出新”。孩子的考试作文如果“出了新”,那作文成绩也就随之提高。我们做家长的怎佯指导孩子“出新”呢?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要故事明理。家长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9.
张爱国 《师道》2006,(6):25-25
什么事?上课时间跑我这来了?哦,语文老师赶你的。那就去……去向老师道个歉。怎么?不愿去?你没有错?呵呵,这就是你的错了嘛。不愿向老师道歉,就冲这一点就是你的错了嘛,还怎么说你没错呢。去吧,去向老师道个歉。什么?老师骂你了,骂得很难听?好,我问你,你是老师什么人——是老师的孩子吗?不是吧。是亲戚?也不是。是老师朋友的孩子?还不是。那就是说,你和老师本来是没有关系的。那你说,老师骂你是为了谁呀?说不上来了吧?去吧,去向老师道个歉。哦,老师还打你的。哎,你这个孩子呀,我刚才不是说了嘛,你不是老师的亲人,也不是老师的朋友,你也说了,…  相似文献   

20.
严兴兰 《早期教育》2003,(11):20-20
寄宿园的幼儿因为一周才回家,老师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少,家园交流的质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寄宿园的一些特点导致家园沟通尤其不易:比如幼儿来自四面八方,住区分散,教师经常家访难;另外家长的工作都比较繁忙,许多孩子靠校车接送,教师缺少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因而班级家长会,就成为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如何才能开好寄宿园的班级家长会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