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怎样把干巴巴的历史说教变为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面?怎样把学生从繁琐的历史知识的识记中摆脱出来?怎样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历史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好历史并培养其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历史情境是指历史事件发展以及历史人物活动所处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所谓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实物、图示、  相似文献   

2.
胡韵 《现代教学》2013,(3):57-58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历史问题”中,使学生感知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疑难等,产生出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并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那么,教师应怎样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3.
刘月琴 《宁夏教育》2011,(12):51-51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怎样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渗透到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让历史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历史带给学生深刻的思考,是广大历史教师的职责。历史的生动性从何而来?首先是因为人,人是历史的主体。人们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心理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一步步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怎样带着历史学科走向学生,教师又如何带领学生走向历史学科?这是需要历史教师常常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课改进行的过程中,有一些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问题有较大的疑惑。那么应怎样发挥历史教学评价作用呢?怎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保证历史课改的顺利进行呢?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基本呈现形式是模块加专题,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的自主知识建构是其体例设置的初衷,但该体例容易造成历史内容的分割和历史线索的繁杂。考生在考前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如何面对庞杂的历史内容、繁杂的历史线索、抽象的历史特征以及不容易理解的历史概念等等知识掌握问题?选修模块的复习与必修模块的复习有何不同?考试说明在迎考复习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哪些内容是高考复习中的长效热点?解答考题是否有规律可循以及怎样解题才能使考试效率最大化?这些都是历届考生必须面对和普遍需要得到教师帮助的典型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掌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历史知识素质是历史掌握能力和创新思维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整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注重两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一、在设疑中激励创新,在创新中提高能力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敢想、敢问、敢标新立异地问。从想到问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学生能问出什么决定于学生想到了什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不那样想?创新思维是以学生具备的历史掌握能力为基础的,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有无创新思维和能…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那么怎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  相似文献   

9.
杭州是一座有着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西湖则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根与魂。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作为历史老师,怎样让西湖历史文化成为《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一种有效课程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从而真正把身边的西湖历史文化传递给这一群环湖而居的现代学生?笔者试从《历史与社会》课程和西湖历史文化资源的契合点、具体的实践探究活动以及学生的活动成果等方面稍作阐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感觉到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很重要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注意提问的技巧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出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创设提问的情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能否引入这种方法?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本人将个人的一点浅见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刘淑芬 《成才之路》2011,(15):50-50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历史课看做"副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加之历史学科的学习比较抽象,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实践证明:采用电教媒体是消除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学历史学科考试改革的深入,历史高考越来越突出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其重大改革就是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能力。而在历史教学和学生做答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怎样顺应考试改革的需要呢?本文就历史教学中史论结合的必要性及具体操作做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出现了一段中国近代史,历史题材的内容在我们的品德课中该如何教呢?如何让历史在我们的课上具有“德”性呢?我认为,可以在历史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生活。怎样跨越时空能让历史和学生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4.
探究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能够使人们把认知活动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来,从而驱使人们去发现、去创造。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探究心理,进行积极的探究活动昵?  相似文献   

15.
从新课程改革开始的理论学习到现在的教学实践,前后六七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用、生动又具有历史学科的特色?怎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对学生学习历史起到很好的激励行动等多方面的作用?怎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史学素养?为此,我不断地学习与借鉴、探索与尝试,寻找适合学生学习且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的缺失症,正在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通病。中华民族的精髓是什么?民族精神是什么?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对于中学生来说成了天方夜谭。历史教育肩负着国家认同、国民素质的培养任务,在历史教育中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成为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我国历史教育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何让学生产生对国家民族与文化的自我认同?笔者在此仅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角度出发,谈一点个人浅见,希冀对教科书编写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参加“国培”,聆听赵亚夫教授《历史教育的起点与历史课程改革》、齐健教授《历史是不懈的追问——一个历史教育边缘者的观察与随想》的报告,引发了我这位从事历史教研工作多年仍艰难跋涉的历史教研员的不断反省与自我追问。因为赵亚夫教授抛开纷扰,直截追问历史教学的起点,看我们的研究实际不实际?看我们在教学中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问题?齐健教授从一堂引发争议的历史课说起,追问当今的历史教育,究竟要向学生教育什么?历史课上,我们究竟要交给学生什么才是最具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材料题是高考历史题中最能测试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题型,影响着许多考生的总分成绩。怎样答好历史材料题呢?每一位高三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下面仅就本人近几年来在历史高考备考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高考历史材料题的成绩谈谈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不太受学生重视的中学历史学科,应该建立怎样的学习评价体系,才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学会反思和学习,激励学生健康发展呢?我对中学历史课堂学习即时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怎样教授历史?教师是致力于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输史实?还是致力于让学生批判性地学习历史?美国社会曾长期辩论这一问题。既然社会学科的宗旨在于“帮助青年人——一个相互依存世界中的、多元化的民主社会的公民——提高为公共利益明达而理性地决策的能力”,社会学科教育家普遍认为:教师应当知道如何批判思维和如何教会学生批判思维。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