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钱江晚报》4月9日报道,新华社的“新华视点”栏目4月5日播发稿件,批评河南省兰考县一重点高中乱收费的问题后,引起兰考县的高度重视。但令兰考方面始料不及的是,几天来.他们接到了10多个“新闻媒体”的电话,有的以转发稿件相威胁“要钱”,还有的劝说他们花钱搞“正面报道”,以挽回影响。  相似文献   

2.
据《钱江晚报》4月9日报道,新华社的"新华视点"栏目4月5日播发稿件,批评河南省兰考县一重点高中乱收费的问题后, 引起兰考县的高度重视。但令兰考方面始料不及的是,几天来,他们接到了10多个"新闻媒体"的电话, 有的以转发稿件相威胁"要钱",还  相似文献   

3.
由于某些记者、编辑的猎奇心作怪,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假报道。众所周知的“天外来客”的报道就是典型的一例。去年12月5日,新华社又播发一条消息,内容是:江苏省东海县五岁半的刘小斌智力超常,他“用六个晚上就学完了小学第一册课本,以后又以同样速度学习初中数理化课程,而且考试成绩都优秀”,最近他“被中国科技大学吸收为少年预备班学员”。报纸、电台都作了登载和播发。结果,有关部门打来电话说:刘小斌没有上大学,其他一些事实也不准确。  相似文献   

4.
1986年新华社首次利用电脑发稿系统,从建在人民大会堂内的发稿中心直接播发新闻。 1988年地方记者首次进京报道“两会”。 1988年经济日报首创两会电话专线,让普通群众通过新闻传媒参政议政。 1991年台湾记者首次采访两会。 199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采用滚动发稿形式播发两会新闻。 1993年两会新闻中心共举办23场新闻发布会,为历年中最多的一次。 1993年起各代表团正式设立新闻联络员,协助记者搞  相似文献   

5.
2000年10月31日,新华社“新华视点”专栏播发了记者谢登科采写的报道《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郑百文跌落发现的警示》,首次全面披露了郑百文从作假包装上市、内部管理混乱到严重资不抵债的黑幕,并大胆触及了上市公司的监管和退出机制问题,鲜明提出“上市公司岂能有生无死”的质疑。 新华社的报道播发后,全国各类媒体全线刊载,在证券市场和全社会促发了一场巨大的“郑百文现象冲击波”,引发了决策层和各界对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极大关注。报道见报的当天,沪深股市行情出现多年  相似文献   

6.
由于某些记者、编辑的猎奇心作怪,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假报道。众所周知的“天外来客”的报道就是典型的一例。去年12月5日,新华社又播发一条消息,内容是:江苏省东海县五岁半的刘小斌智力超常,他“用六个晚上就学完了小学第一册课本,以后又以同样速度学习初中数理化课程,而且考试成绩都优秀”,最近他“被中国科技大学吸收为少年预备班学员”。  相似文献   

7.
稍一留心,手头就剪辑了几则假记者的报道:假记者雷嗣建在郴州市落网,冒牌记者史明高在盐城市被抓获,假记者卫晓午在伊川落入法网……这些假记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被揭露前曾瞒过不少人的眼睛,都捞到过不少好处:或饱餐酒肉大宴,或获取大量财物,或骗得巨额现金,有的甚至高达几十万元。这不得不使我们深思:假记者事件为何屡屡发生?他们的骗局为何经常得逞? 现在,记者是个热门职业,虽说不上是什么“无冕之王”,但也处处受人尊敬。有的人崇拜记者并非都因为记者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能报道新人新事,  相似文献   

8.
就新闻报道的影响效果说“正”“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新闻界有种很流行的提法叫“正面报道”,而与“正面报道”相对应的叫什么?从语辞规范上应称为“负面报道”或“反面报道”似乎确切,可现实中这样说法却又不多。笔者为行文规范,把“正面报道”的对应面暂称为“负面报道”。 新时期新闻工作者肩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那就是“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那么何为“正确舆论”?我们一些同志认为坚持了“正面报道”就坚持了“正确舆论”,以至在报道中不敢触及社会问题,不愿揭露社会改革进程中的各种矛盾,生怕因“负面报道”犯舆论导向上的错误,其实,这是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一种误解。 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冷静地反思我们的工作就可以看出,我们的新闻传媒在传播大量的对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的,在广大受众中起积极影响的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些受众不感兴趣,不愿听,不想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的舆论。在所谓的“正面报道”中,有的为宣传形势大好,人为拔高成绩,虚假浮夸;有的为强调某种主题,强扭报道角度,以偏概全;有的为使群众尽快接受某种思想,居高临下,空洞说教;有的为突出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报道形成一阵风,一刀切;还有的为迎合上级某种精神,搞人为策划,任意捏造。比如某种新事物刚刚出现而被中央首肯并提出推广意见后,一下各  相似文献   

9.
成飞 《新闻界》2002,(2):33-36
新华社播发的“新华视点”稿件《金钱炮制的弥天大谎———广西南丹“7·17”透水事故调查日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全国有上百家报纸和新闻网站转载了这篇报道,当时沸沸扬扬的各种失实的消息为此灰飞烟灭,新华社在一个关键时刻的“出手”,以正视听,真正发挥了引导舆论的作用。回忆这篇报道艰难的采写和播发过程,要归功于新华社记者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2001年7月27日中午,新华社广西分社有关领导接到匿名电话举报:南丹县大厂矿区发生了严重透水事件,有200多人丧生。这个消息引起了分社的…  相似文献   

10.
震动国内外的“1.24”昆沪特快列车颠覆事故发生后,有关领导提出,新闻单位要扩大这次事故的宣传报道。报道什么?英雄事迹,好人好事。听到这一指示,一些记者当即提出三点意见:一,在“1.24”事故前相继发生两起火车事故和一起飞机事故都没有作这种“正面报道”,这次事故大张旗鼓作“正面宣传”不合时宜;二、有的报纸至今没有报道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难,驻地记者要搞好舆论监督更难。 难在何处?驻地记者不同于报社总部派出来的记者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甚至可以与被批评对象“老死不相往来”。驻地记者长期生活在地方上,搞批评报道下但会遇到来自各种关系的说情,而且在批评报道见报后,一些被批评者由此翻脸不认人,甚至断绝来往。驻地记者的  相似文献   

12.
在报道先进典型的过程中,会出现了一些复杂情况,有的先进,“寿命”较长,宣传较久;有的先进典型,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就凋谢了;还有的先进典型变成了落后典型,甚至成了反动典型。这种“盘涡倒璇”、“萦回九曲”的现象,令人眼花综乱,莫衷一是。先进的不先进了,有人就埋怨记者、通讯员搞了假报道。先进典型的“寿命”较长,就说抬轿子抬对了,撞上了。先进成了后进,甚至成了反动典型,那就糟了,记者、通讯员也被牵连进去,说他和这个坏典型有什么什么关系等等,面对先进典型的这种复杂情况,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又如何对待群众的这些议论呢?因事关今后如何报道先进典型的大问题,我们有必要在此议一议,论一论。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5名自称为“国务院内参”的记者,在山西省蒲县某煤矿以“内参调研”的名义索要3万元现金。当晚,接到举报的执法人员将他们抓获,并缴获用于作案的笔记本电脑、微型摄像机、照相机、轿车以及假印章、假证件等物品。在一些地方,假记者已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一些非法期刊进行规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吕梁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杨志明说:“最近两年,吕梁市乃至山西省的假记者十分猖獗。有不少人上午还摆小摊、卖烧烤,下午就跑到突发事件现场去采访了。”正因为深受假记者为害之苦,吕梁市向山西省新闻出版局主动提出搞“打击假记者”试点的  相似文献   

15.
“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方面诱导”,“我们有的批评往往只是把问题摆出来了,没有下文”。(摘引自邓小平文选《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这些年来,新闻媒介搞舆论监督,确实取得了成效,但有的批评报道只曝光无下文,虎头蛇尾,没有结果,使读者失望。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集多年  相似文献   

16.
难点杂说     
早在河南电视台《中原焦点》节目开播之前,主创人员便把节目定位在“热点问题追踪,疑点问题思辨,难点问题透视,焦点问题访谈?这几个方面。该栏目自1995年2月开播以来,已播出一千多期节目,其中一半左右是新闻舆论监督节目。几百期“焦点”节目,几百次艰难的采访、播出,几十名《中原焦点》节目记者,每人都有几十次酸甜苦辣的经历。 一般来说,搞舆论监督主要有这么两难:一个是采访、核实情况难。被采访单位听说是搞正面报道,就热情接待,笑脸相迎。反之,一听说是搞舆论监督,“挑刺儿”曝光问题的,立马给记者冷面孔、闭门羹,被批评者拒绝照面,知情者不敢露面,当地领导或闪烁其词,或“无可奉告”。1995年6月,我们几位记者接到反映,说济源市生产的“黑加仑”饮料饮后致死人命,便立即去采访。不料,却受到负责此案的济源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某些人的刁难。记者拍摄市公安局及刑侦大队牌子时,却遭阻拦,理由是这两块牌子属“国家机密”!后来,  相似文献   

17.
请勿乱弹琴     
某地电台记者到人大常委会上去采访,他看了一下会议议程,便“成竹在胸”了。当进行到“人事任免”事项时,他接到朋友传呼便中途“溜号”了,心想:“三位候选人肯定都通过,因为事先酝酿过的,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晚间新闻”里播出了这位记者采写的报道。谁知,这档节目还未播完,台长便接到了人大领导同志的电话:“你们怎么搞的?候选人中有一位会上明明没通过,却说他经人大常委会选举通过了。简直乱弹琴!”台长尽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只好赔不是、作检讨。赶紧追问那位撰写新闻稿的记者,才搞清来龙去脉,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责令那位记者作出检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中新社记者,“两会”期间主要搞对外报道。会前,我看到,在北京饭店,来自港澳地区的记者包了十六、十七两层楼,这些记者所在的报社都派出二三名干将前来采访,不仅每个房间都配备了文传机,有的还带来了图片传真机。 240多名海外记者前来报道“两会”,一方面扩大了“两会”的影响,宣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也给国内的对外宣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的对外报道稿件不能在这种竞争下挤入港台海外报刊,海外舆论完全没有我们的声音的话,  相似文献   

19.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学员也许要问:正面报道哪来的负面影响?什么样的正面报道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什么叫正面报道?至今尚未见确切的、科学的、权威的定义。新闻书籍也未见专题叙述。但是,新闻从业人员,从编辑记者到通讯员,倒是把它当作专业术语,常常挂在嘴上,一说,彼此便沟通认识心领神会。通常说的正面报道,其实是报道的角度问题,即从正面报道客观事物(有时简化为报道“好人好事”);引申开来,包含有宣扬新事物,展示光明面,歌颂正义,褒奖先进等等意思。正面报道既然是个报道的角度问题,那么,…  相似文献   

20.
会议里并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新闻的眼睛。很多记者参加同一个会议,有的只按“规定动作”简单地发个会议消息,有的却善于搞“自选动作”,从中抓出吸人眼球、引起反响的精品佳作。可见,千篇一律、令人生厌的会议报道并不全是会议本身惹的祸。本文以获奖会议新闻作品为例,研究探索从“会海”里抓“活鱼”之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