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与诗歌“联姻”之后对诗歌在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创作主体的构成上。网络诗歌的创作主体大多是普通民众,这改变了传统诗歌创作由精英诗人掌控的局面;而网络诗歌创作主体的民间立场也与传统诗歌中的知识分子精英立场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民间立场既突出了网络诗歌的自由精神,也给网络诗歌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一个诗人的风格得以形成,部分有赖于诗歌意象的选取经营。何逊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个性化的艺术感悟,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意象特色。通过梳理何逊诗歌意象特点,可以揭示何逊在诗歌创作中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黄超楠 《考试周刊》2013,(32):21-22
艾米莉·迪金森诗歌自然意象中,水、花、果实等意象具有反复出现的关键性意象特点,因此对这3类意象的理解是从宏观角度把握迪金森诗歌各类自然意象深层含义的关键。本文探讨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的自然意象群,旨在为全面深入理解诗歌意象提供一个背景与路径。利用这种方式加强了各种意象之间的联系,这样读者在理解诗歌意象时能够从宏观角度把握各类意象的深层含义,从而拓展理解诗歌创作的视阈,提升对诗歌理解的精神高度,深刻认识迪金森诗歌与西方传统文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一个诗人的风格得以形成,部分有赖于诗歌意象的选取经营.何逊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个性化的艺术感悟,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意象特色.通过梳理何逊诗歌意象特点,可以揭示何逊在诗歌创作中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韩愈作为中唐韩孟诗派的核心人物,在诗歌风格的探索方面也独树一帜,他与孟郊等人一起构成中唐时期一个独具特色的诗歌流派,诗歌创作表现出奇险怪异的创新趋向。韩愈诗歌"奇崛险怪"的艺术风格具体表现在语言运用、艺术构思、营造意象、主观思想感情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艾青曾选择桂林作为将近一年避难的驿站。同时,这一年也成为艾青诗歌创作生涯的一个黄金点:不少诗歌作品既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又能顺利保存至今。仔细分析艾青诗歌得以传承的原因,可以发现其中之一得益于他在诗歌意象具体化方面所下的功夫,而比兴手法的使用令其增色不少。作为艾青诗歌意象系统组成部分之一的"比兴"意象,主要可以分作三种类型进行更进一步地探究:象征型意象、比喻型意象和综合型意象。  相似文献   

7.
海子的诗歌是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与海子的人生命运相关联,他的诗歌中也出现了一些固定而独特的意象,如"麦地"、"村庄"、"黑夜"等。除了这些意象以外,海子诗歌中的"桃花"意象也是值得人们去关注的,因为海子的"桃花诗"没有继承传统,完全是他自己独创的,并且与当代诗歌中的一些描写桃花的诗歌含义也有所不同。他诗歌中的"桃花"与"血"、"火"等意象相关联,象征着死亡与毁灭。而海子也是以"桃花"自喻,暗示了自己最后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王小妮的诗歌创作追求"自然"的诗歌形式与"最大容量"的诗歌内涵的完美结合,灵动的口语运用、日常化的意象,再加上对日常生活白描式叙事手法,王小妮用诗歌划开"世界的表层",获得穿透平淡的诗语言说。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对李金发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研究,多着眼于其"异质性"、"西方象征主义"、"现代象征诗"等特性方面,但在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中,也有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暗合或继承,比如"远取譬"的诗歌创作特点与古典诗歌创作艺术的暗合,"漂泊意象"、"香草意象"、"瘦绿意象"等极具中国古诗特质的传统诗歌意象等,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意象在中国传统诗学乃至思维中拥有重要地位。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象理论,与《周易》的卦象理论一脉相承,在诗歌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发展与丰富。古典诗词的意象生成与《周易》中的取象思维方式即"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古典诗歌中意象的运用是对《易经》中取象思维的继承与超越。以具体诗作为例探讨古典诗歌意象与取象思维的关系,对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李贺诗歌风格特征论——以意象研究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特点,从意象的选择、性状与意蕴出发,研究李贺诗歌的意象特征,作一次从微观分析到宏观研究的尝试。通过对意象的系统分析,得出“冷艳’是李贺诗歌基本风格的结论。“冷艳”诗风的形成,源于李贺对传统“女性化”象喻的改造与丰富,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与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2.
韩海燕 《考试周刊》2012,(50):22-23
西方意象派是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由于文化差异等影响,庞德的意象诗歌中的"意象"与中国诗歌的"意象"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滁州学院学报》2021,(3):29-34
中国神话的元素在海子诗歌中多次出现,这些神话元素背后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海子在诗歌创作中有意借用了一些神话意象,这些意象的精神内核在他的诗中有了新的阐释空间。本文通过梳理海子诗歌中的神话书写现象,寻找它们之间内外的联系,并结合海子自身的生长环境和同时期的诗歌创作现象,去探究神话意象背后代表的是何种精神,从而揭示这种文化精神的传承和流变,最终来把握中国神话与海子诗歌意象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嵇康的思想与道家有着很深的渊源,尤其是庄子的自然哲学和叛逆精神,表现在他的生命观、人性论和理想社会论上。老庄思想对嵇康诗歌艺术风格的影响很大,文章主要从嵇康诗歌的创作入手,以意象、意境、嘲讽与浪漫主义手法为切入点,分析"道"的艺术风格在他诗歌创作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意境的营构是冯至诗歌的重要追求,在他早期诗歌创作中的意境营构多吸取传统美学精神,而在他后期诗歌创作中则有意识地吸取西方美学精神,并能将中西美学精神完美融合在意境的营构中.此外,他还通过意象的空间组合与意象的流动方式来营构意境.  相似文献   

16.
东方美学的神髓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创造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的美学追求,其创作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独特审美观照。这一在东方文化革新运动中没落的诗学诉求,却在美国的新诗运动中又一次被激活,完成了诗歌在本源意义上的一次对传统的复兴。意象派创始人庞德在现代中国的诗歌创作中,找寻到了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和诗歌创作的原始因子。西方“意象派”对于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艺术借鉴彰显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互渗与共融,也体现了传统资源对于构建现代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聚焦诗歌创作中的意象和意象组合,可以进入诗歌内部,从内质上来审视理解诗歌.本文基于此作为落脚点,一一透视了当前诗歌创作中意象组合以及抒情方式的样式和探索方向.对提高诗歌欣赏争创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意象"一词是文艺理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西方有着不同之处,西方现代意象诗学观念与意象表现方法,对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观念与意象艺术产生了鲜明的影响。本文从审美意象这一角度出发,对中西方诗歌进行一个整体观照,初探中西方诗歌中的审美意象表现出来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韦宏梅 《考试周刊》2010,(37):20-21
意象是诗歌创作和审美都不可回避的重要概念,它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解读诗歌的要旨,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古代诗歌里描写杜鹃意象的诗歌很多,它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内蕴是丰富深刻的,积淀、丰富了千古文人的审美情趣。透过"杜鹃"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们丰富、凝重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网络的兴盛,网络诗歌作为网络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样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网络为平台的诗歌创作,在与传统诗歌有着密切联系的同时,又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特质。本文主要探讨网络诗歌的文体特点及其对当下新诗的影响,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