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德格尔在本体论上提出和坚持的“时间分析范式”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 ,其价值方面的论述也是由此而展开的。海氏认为人的“曾在”和“将在”都是一种“虚无”,而人的“此在”作为人的“在”的现实样式 ,其存在也是有限的 ,必然最后转化为“将在”而归于“无”。因此人在根本上是一种虚无 ,人的存在是无价值的。人的价值产生于人在自为的生成过程中对“虚无”的逃避而显现的自主性 ,即价值是一种人的自我设计 ,是一种主观性的人为规定 ,是相对的。海氏的价值论是以个体人为基点的 ,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是狭隘、片面的 ,这便是其价值论的最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从王安忆所提到的“世俗的张爱玲”这一说法出发,指出张爱玲的世俗只是一个外壳,而内里却是浓重的虚无。现实生活中的张爱玲早已完成自我虚无化,她的一生都处在虚无之中,而在她的小说和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世俗,实际上是一种“自欺”现象。因此,对于生活在虚无之中的张爱玲来说,是不可用世俗来修饰的。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和王安忆有着共同的悲剧感受,却又有着不一样的美学观点。王安忆是一个真正能理解张爱玲作品中悲剧意识的人,知道张爱玲笔下的新奇和喜悦,是有着挣扎和痛楚作原由的,有着一个大虚无的世界观做无底之底。张爱玲和王安忆的悲剧意识都无关于时代,只是一种对人生根本境况既清醒又迷惘的认识。张爱玲是“参差对照”和“不要彻底”的美学原则,而王安忆是要追问到底,要“过去看看”,即使那边是虚无。  相似文献   

4.
写作之瘾     
“瘾”为何物?“瘾”是一种走火入魔的状态。过瘾的那一会儿,你就是个小神仙,无所不能,无我无他,无虚无实。  相似文献   

5.
存在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对人的存在(即“个人存在”)的关心。雅斯贝尔斯说:“一切事物在其中和通过它完全成为真实的那种东西,……排除了人的存在,这对我们就意味着陷入虚无。”(《回忆与展望》)存在主义伦理学社会学说的中心论题是个人自由。“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里所说的“自由”,绝对不是天马行空式、漫无目的的、无任何约束的所谓绝对自由,而是人对“外在场”(周围世界)的觉悟.是“我在”的强化与追寻。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主义”(W·考夫曼《存在主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所谓“无棱”二面角,是指所给二面角的两个面直观上只有一个公共点,而不是一条公共直线(即二面角的棱),这就大大增加了求二面角的难度.为了使大家对这类二面角的求法有所了解,本文通过一道例题介绍“无棱”二面角的五种求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美即虚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现象学、怀疑论的视界,对美的存在本质进行形而上的新话语和新思维的追询与回答,从而诞生“美即虚无”这一异于传统美学的本体论,并对虚无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全面的阐释和赋予它崭新而丰富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8.
由“前苏联”一词引发的争议颇多,其症结恐怕在于对“前”的用法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前苏联”中的“前”,一般用在现已不存在的国家、地区或机构的名称之前,表示“从前曾有,现在已无的”,可以认为是一个类前缀。此外,“前”字用作类前缀还有两种用法:一是用作表职务的名称之前,指“现任之前的任何一位担任该职位的”;二是用在一些术语前,指“……产生之前的”。这是受外来语缀影响产生的新用法。  相似文献   

9.
生与死的问题是史铁生小说的总主题。这一主题性思考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死何以消解生之沉重,其逻辑进路是从生的价值虚无到命运的无可奈何再到历史的无可选择,结论自然是灰色的,即生的艰难与无望只有靠死来消解。二是生何以承担死之虚无,其思考的核心是既然死是命定的,在此之前就必有一个生之过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在过程中,生是实有,死倒是虚无的。要之,先以死消解生的虚无,再以生消解死的虚无,由此开出一条富有坚韧与乐观精神的“过程人生哲学”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虚指的“他”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虚指用法,它出现在动词后,但既无指代作用,又不是动词的宾语,同常见的作第三人称代词和旁指代词“他”的用法很不相同。通过对“他”的主要用法的历时考察,我们看到,虚指的“他”在唐代产生,它与第三人称代词“他”都是由旁指代词“他”演变而来。“他”的虚化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他”原本是旁指代词,就词汇意义而言,旁指代词本身有淡化作用;二是由于唐代“他+N”结构的影响,因为后面N的存在,使“他”在表意上成为一个可以忽略的成分,在结构上成为一个悬空成分。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他”开始虚化。  相似文献   

11.
《说》:“无,奇字,无也。通于元,虚无道也。”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都是牵强附会之说,不可信。  相似文献   

12.
“无米为炊”是考生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时常陷入的困境。“一材多向,随题应变”则是考生走出这一困境的良方。这里的“材”是指自己写过的较有个性、构思新颖的佳作;“多向”是指将这一“材”的素材科学地移用于其它命题,充分发挥优质素材的使用价值;“随‘题’应变”指的是对原来的素材依据新题要求做相应的补充、点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13.
“学习迁移”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本文就以本人所教授的会计学这门课程当中的知识点为例,谈谈如何应用“学习迁移”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概括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4.
李煜词有半数写到“梦”,从“知人论世”出发,了解其生平思想便会理解这一特殊现象,并且可用弗洛伊德理论剖析之;其涉及梦境的词可分成情欲恋情的春梦,怀乡恋亲、难忘故国的遗恨梦,世事无常、命运难测的虚无梦三类;其梦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摄像是电视片创作的前期工作,它是根据导演的要求,用摄像机将所要选取的画面“记录”在磁带上,这些画面素材是一切电视节目的“原材料”。画面编辑是电视片创作的后期工作,它是根据节目的要求对镜头进行选择,然后寻找最佳剪接点进行组合、排列的过程。在普遍意义上,“摄像”与“编辑”这两个词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种工种,即对摄像机和编辑机的操作,侧重于物理效果,是技术层面上的;二是指创作上的一个环节,侧重于意义的表达,是艺术层面上的。本文论述所涉及的“摄像”和“编辑”主要是指后面这种含义,但也常用来同时指创…  相似文献   

16.
论鲁迅《野草·希望》的思想倾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散文诗《野草.希望》的思想倾向性,是鲁迅研究界长期争议不休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人认为,《希望》中“虚无”的暗影遮住了希望。其实,如果看到诗人对虚无感的自觉抗拒,以及“我”这个艺术形象审美光辉对虚无感的客观抗拒,就会发现,《野草.希望》中“虚无”的暗影并没有遮住“希望”。  相似文献   

17.
“目标补救”的几种形式呼和浩特市第26中学赵岚音乐学科来说,这仍然是一种比较概括、比较抽象的表述,还不足以具体指导和检查教学,所以,必须再分化。“第三层目标”这才是具体的教学目标,一般指一个教学单元,一个章节或一个课题的具体目标,由此分列出来的具体行...  相似文献   

18.
新教材初中第二册《陋室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注释:“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这里沿用的是旧注,这只是字面上的通释,如果要真正理解“丝竹”在《陋室铭》这篇文章中的含义,光凭“看”是不够的,还应当“听”出来“丝竹”在这特写的语境中的弦外之音。其实,这里的“丝竹”与“素琴”是反义相对,“丝竹”不是指一般的乐器或音乐,而是指与村野、朴素相对的华靡、典雅的音乐。丝竹专用于指华靡、高贵的音乐,例子可以举出许多。《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  相似文献   

19.
刍议创新教育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新与“创新教育” 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创新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在1912年出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按照他的定义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结合”,这一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发明创造,它是实现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一种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学者借用这一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解释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现象,使得“创新”理论内涵一再被扩大。  相似文献   

20.
《管子》四篇的虚无和因循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无和因循思想是<管子>四篇中的重要范畴."虚无"指使内心保持空、虚的状态,"因循"指做事有所遵循和依从.二者构成一个有内在张力的统一体,是先秦道家为君主设计的一种内心修养方法.<管子>四篇的虚无和因循思想代表了道家暨黄老学派对修养、行为及其关系的看法,对它的探讨对于认识道家暨黄老学派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