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永志  吴天侠 《出版科学》2010,18(4):63-64,30
从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新变化入手,分析总结出版社在高校教材营销推广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教材推广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材问题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巍 《现代出版》2006,(1):11-22
从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计划至今,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随着在校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校教材的出版给出版社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观的商业利润。但值得重视的是,高校教材在编写、出版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教材的整体水平,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中国高校教材在编写、出版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期重点推出“高校教材问题谈”,记特走访了网内几所大学的名学,共同探讨高校教材在编写、出版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他们对当前高校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深刻见解,无疑会有力地推动我国高等学校教材的出版工作。本刊出时以采访先后为序。[编按]  相似文献   

3.
杨捷 《中国编辑》2005,(4):62-64
近年来,“洋教材”纷纷抢滩我国高校教材市场,已经对我国不少出版社(特别是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开发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随着教材市场格局的变化,作为出版人,应敏锐地在这些变化当中寻求生存的战略,其中,编辑思路的创新至关重要.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客观地认识“洋教材”和本土教材,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材是关系高校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适应新时期经济、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在对高校教材工作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教材工作管理工作的计划性与灵活性、教材的自编与选购、教材批量发放与单独零售服务、传统教材与现代化教材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教材在图书市场的份额也随之增加,高校教材的编发工作越来越受到出版社的重视.由此引发的选题策划重复、竞争手段不规范、竞争环境失衡等现象,给大学出版社的高校教材推广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杨红 《出版参考》2014,(12):29-30
正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高等教育各类学生3765.8万,非学历高等教育生394.8万,专任教师14.9万,总规模超过西班牙、阿根廷等中等规模国家的人口总数。十数年来的高校扩招,众多细分的学科门类,也让高校教材继中小学教材之后,无可置疑地成为又一个引人注目的出版增量市场,也成为各大出版社竞相抢滩拼争的新蓝海。  相似文献   

7.
郭洁 《现代出版》2001,(4):37-38
从1998年甚或更早些时候,许多领会了教育部更新教材的精神和富有创意的策划编辑们就已经开始了“面向21世纪新概念教材”的运作,他们立足于为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精心设计和组织,于是,一批内容全新、适合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优秀教材便陆续问世了。“21世纪新概念教材”的出版,对莘莘学子们来说可谓是一个喜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最新的教科书学到最新的理论、最新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掌握今后的实践中可以用得上的各门知识。但是,应该看到,“新概念教材”工程的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无论品种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  相似文献   

8.
高校精品教材是精品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大学出版社作为高校教材的主要策划者、生产者和发行者,对教材质量负有当然的责任,如果在出版前的编辑制作环节加强对图书教材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低质教材流人市场:如果在出版后积极收集使用者和市场对于教材的反馈信息,则可以在教材重印和再版修订时弥补缺陷,从而有效地改善图书教材的质量,延长教材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材的出版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专业结构设置的调整,高校教材的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各出版社要想在高校教材这块市场获取理想的市场份额,就得以满足读者对高校教材的需求为中心进行营销策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出版营销策略。下面分别谈谈高校教材的出版策略及营销策略。一、高校教材的出版策略  一种教材能否受到用户的欢迎,关键在于该教材的内容、质量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为出版满足高校用户需求的教材,出版社应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题策划,编写出版符合教学要求、定价合理的教材,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对教材进…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教材市场的开发出现许多问题,对高校教材的出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创新的思路和长远的眼光,针对客观现实环境采取行之有效的开发策略,以实现高校教材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材出版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高校教材出版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达2979万,整体规模居于世界第一。2008年,高等教育教材出版物达到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材的科学依据问题根据最近几年来的出版实践,深感通过正规的系统的教育,认真培养编辑出版人才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有些出版物不断传播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或黄色的内容,而且泛滥成灾,一部分出版物的编辑加工质量下降,都与我们的出版编辑队伍中一部分同志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编辑出版人才,是一项既迫切又有长远意义的基本建设。开展和加强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育,是解决这一任务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认真作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材工作,对于培养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13.
刘辉 《现代出版》2010,(5):34-36
解决高校教材退货率上升问题,在于从最终使用者、选用决策者、学校教材管理部门、书商、出版社五个环节入手,加强营销沟通和出版社内各环节管理和开发具有自我特色的教材。  相似文献   

14.
杨军 《现代出版》2007,(3):45-47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材图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出版社的教材出版进入了难得的"黄金时代",高校教材已经成为各出版社"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各出版社都不同程度通过自身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教材市场的变化,加强教材营销渠道的服务和建设.虽然教材出版成本比较高、程序复杂、服务要求高、推介难度大,然而一旦被采用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销售业绩,而且后期的维护成本和精力投入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受教育部社政司委托,由大学版协主办、江西高校出版社协办的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出版社信息员工作会议暨培训班于2005年7月9日至l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50多家大学出版社的6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进一步发挥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网络信息平台的作用;开发完善网站各项功能;探索新的网络营销模式;交流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会议主要内容是:提高认识,交流工作,上机培训。  相似文献   

16.
开发组在近四年的开发过程中逐步确立了适合高校教管理部门组织开发教材软件以基本工作为主以一般工作为辅的开发思路并且根据这种开发思路成功的开发了“高校通用材降材系统”目前,此系统正状态良好的运行在校教材管理部门,提高教材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武齐 《现代出版》2007,(2):27-29
一、大学出版社所面临的出版生态困境分析 大学出版社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出版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众所周知,大学教材利益丰厚,市场稳定,引起了越来越多其他类型出版社的关注,他们纷纷介入大学教材出版竞争的行列.加上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和国家允许高等教育投资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政策,都使得高校教材市场近几年空前繁荣起来.在大学教材市场,几百家出版社各显神通,推出了数万种教材,竞争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者"型编辑,提高高校教材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培养目标由单一的"精英教育"向多元的"素质教育"转变,办学体制由垄断的国家办学向"官办、民办"并举改变,办学模式由纯粹的"综合型"向多种类型扩展,教学手段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向"函授、自考、远程"多形式发展,带来了生机盎然的又一个高等教育的春天,也带来了一个高校教材出版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19.
张斌 《现代出版》2005,(3):50-53
关于旅游院校教材的建设,近几年整体呈现繁荣之势。从旅游教材的系列与品种来看,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旅游管理专业一个系列几十个品种,发展并细化到现今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会展管理及旅游外语等若干系列上百个品种;从教材出版的出版社数量来看,已由过去两三家出版社发展到近百家出版社参与到旅游教材建设中。但从已出版的教材质量来看,大家似乎有个共识,即多数教材质量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在教材的编写内容与方式上,剪辑性成果多、研究性成果少;理论内容多、操作性内容少,且多停留在“纸上谈兵”,与旅游行业需求相隔甚远;传统内容继承的多,创新内容少。  相似文献   

20.
论组稿质量方面的几个问题——以高校教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稿质量是出版物质量的基础,但目前对组稿质量的评价还缺乏明确的依据和标准。就组稿质量来说,应在组稿和接稿加工时注意定位质量、结构质量、呈现质量和版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