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它向我们展示了底层社会的经历,底层社会的情感;这是一种被漠视的沟通,是被蔑视的群体  相似文献   

2.
崔岑 《东南传播》2022,(12):106-110
中国社会结构以及传统伦理道德观决定华语电影与底层叙事休戚相关。导演们通过变化视点聚焦、排列叙事结构、描绘叙事空间等方式,展现底层个体境遇,映射现实伦理秩序,在眷注与思量现实伦理问题的同时,实现对中华传统伦理观念的呼唤与寻求。电影作为感化受众思想及心灵的载体,承载着独特的伦理道德内蕴。而一部优秀的华语电影,其伦理取向必然指向社会正义,以诗性关怀去建构影像世界的伦理道德法则,实现对现实社会的回应与关照。  相似文献   

3.
北京电影学院近日放映了一系列日本独立电影。  相似文献   

4.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和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医文化元素在电影中有着不同形式与程度的表现。人物传记片是中医文化元素最为集中的电影类型;以中医为主要题材的电影中,也有较为鲜明的中医文化印记;服务于电影类型融合策略,中医文化元素对氛围营造、剧情发展及角色塑造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较之专业技术层面的方药、针灸及按摩,中医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印记更易为观众所接受。因其显著的民族特色,电影还是中医跨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电影国际获奖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外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在对外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上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中国电影频繁摘取国际影奖,但在一片繁华的背后显示出中国电影外宣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独立电影三人类影片入手分析其原因,并试图从政策引导、业界重心、人才培养和策略把握上探究下一步电影外宣的发展对策,探索如何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6.
英国独立电影作为对抗好莱坞垄断本国电影市场的核心力量,其发展事关英国电影产业的全局,近年来市场份额呈螺旋式增长,上升趋势明显.英国独立电影的繁荣并非偶然,政府的大力扶持、电影承载的使命,以及电影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紧密关联构成发展的内在动因.同时,英国独立电影面临美国影片票房竞争的复杂形势,如何突破观众群体狭窄、数字技术挑战、盈利能力缺失和发行放映环节薄弱等发展瓶颈,是英国独立电影真正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漫威电影拥有广泛的传播范围与较高影响力,不仅在商业化电影领域进行了模式化探索,更已成为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其模式化的运营不断推陈出新,市场不断扩大,与其中融入的跨文化元素和陌生化呈现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独立纪录片自诞生之日起,似乎就与底层叙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观照的内容多在主流秩序之外,曾经一度有边缘化的迹象.但最近几年,一些聚焦底层社会的独立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和院线渠道上突然大热,这与它们关注的视角、表述的方式、情感的传递、价值观的倡导有着重要关联,也是独立纪录片向大众审美靠拢、亟待获得更大社会影响力的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在电影形态的影像传播中,具有深刻的表征意义,电影《2012》中运用了众多的中国符号,从中可以解读出影像对国家形象具有一定的表征作用。透过影片本身运用中国符号达到市场经济利益外,其也透过影像的视觉传播表征了本国与他国形象的不同形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电影与新媒体艺术的影像异同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业纷繁复杂,"独立电影"以其独立精神、人文关怀、理性视角观察并记录真实生活,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并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入手,从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的创作主体到传播平台再到受众反馈进行分析,从传播学角度对大陆独立电影的处境和命运进行初探,并最终给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夏李芳  董从斌 《视听》2022,(2):92-94
相比于文学,在影视创作中,以前底层主体很难进入传统的影视制作流程,而随着便携摄像机的出现、自媒体的发展,底层叙事从刚开始的一种文学现象发展到现在的底层主体亦可成为底层叙事者,无不说明其具有强大的魅力.影片《大象席地而坐》摒弃一切愉悦、主流的类型化表达,通过多线剪辑的方式,围绕底层叙事的模式,展示四位主人公在一天内发生的...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的独立影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多元化的技术环境也给我国独立影像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关注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回顾我国独立影像的发展,结合当下"三网融合"的现状与趋势,本文对我国独立影像的内容选题和媒介传播发生的一些变化进行探讨,并在探讨的基础上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促进我国独立影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近期《安徽日报》新闻图片中"底层影像"的梳理,指出该报对底层人物媒介形象的建构已经从"关注底层"转向"致敬底层"。通过对近期底层人物作为"主角"的影像故事的分析,指出这一叙事方法的转向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本文认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底层影像"可以更有效的"突围"。  相似文献   

15.
青春电影是台湾电影史上特有的类型电影,主题表现与影像风格以写实为主,新世纪以来,这种类型在继承以往青春电影的基础上,一批新锐电影人深入挖掘和探索这一传统的、独具特色的类型,影像表现方式也有了新的转向,在概念传达、视觉风格和产业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多种风格的尝试,已然成为台湾新电影崛起的重要标志和类型。  相似文献   

16.
高凯 《新闻世界》2013,(4):232-234
乡土电影对我国的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承作用,它通过影像叙事呈现了农村人文景观,塑造了农民艺术形象,表达了深刻的主题思想。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影的创作与生产逐渐走向商品化,乡土电影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了危机。为了更好地发展乡土电影,实现乡土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视性的和谐统一,本文将从叙事镜头、主题思想和农民形象三个层面探讨与研究如何运用现代影像实现乡土叙事的成功传播。  相似文献   

17.
刘明 《传媒》2015,(1):75-76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种,一方面传播着时代精神与人文情怀,能够净化情感、倡导德行、增强美感与传播文化,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另一方面电影产业化的产出与销售模式又以利益为最初动力与最终目标,对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形成诸多限制.文章反思了当下电影社会功能的缺失,并为其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天 《青年记者》2017,(9):75-76
我国的独立纪录片往往从个人立场和底层视角出发,以一种对主流意识形态补充或校正的姿态打破了过去传统专题片的独白、说教模式,将镜头对准了被社会所忽视的边缘人物身上.其所标榜的独立,不仅是创作行为的独立,更是一种精神和立场的独立.①在我国独立纪录片的拍摄对象中,有一种被称作“游民”的群体,他们无固定工作和居所,并随着时势浮沉游荡,其中一些人具有反社会的性质.在底层语境下,游民影像的创作意图、拍摄方式作为一种文化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等待被阐释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德勒兹的“行动—影像”诠释了20世纪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里“情境”与“行动”之间的二元生成机制。“行动—影像”理论将好莱坞电影类型转码为相关的结构性形式,从哲学层面把握了类型电影的构成与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20.
《海角七号》彰显台湾新生代导演深谙人种志文化阐释传播,他们一方面明晰了族内受众共同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唤醒并继续培养着人们的影像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取向,这都昭示着本土文化生态重构工程在影视文化产业中的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