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族的语言文化是民族的精神之根.可以说,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者,是传承、升华、创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延绵不绝的链条.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那么,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人文精神。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民族精神的熏陶功能,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作为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国学经典,还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用民族精神来修炼人格,借圣贤思想来启蒙智慧,用文化经典来涵养生命。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因此,教师要尽力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课堂收益,课后受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点面结合共同发展、课堂内外同步提高,学以致用取长补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观,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是学生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它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继承文化遗产,促进个性完善,培养高尚人格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文化人格是指体现一定文化精神的个体品格,尤指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体现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的综合品格。衡量一个人的文化人格的价值标准主要是看其人生境界所达到的高度。语文教育应把塑造理想人格和提升人生境界作为根本的培养目标,要发掘经典文本的文化蕴涵并拓展文化领域以促进文化人格的培养,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宝贵资源,其中不仅凝聚了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因此,本文从传统文化层面出发,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一、意义与价值分析语文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而传统文化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值得语文教师充分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给以足够的课时保障。笔者认为语文是直接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学科,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承担着育人的任务,要培养人的修养,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学生思想启蒙、人格塑造等方面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王彦 《学语文》2013,(3):7-8
语文是交往的重要工具,它作为传统的基础学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学习语文不仅因为它是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学习,“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培养优良品德,发展思维,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增强民族自信心,是新形势下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国学经典,利用网络技术,坚持知行合一,是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是有益并且有效的。网络具有快速性与共享性的特点,教师利用网络可对所教授的阅读教学内容收集并编制有关背景信息,提供给学生,供其阅读参考。学生则可以由教师提供的阅读信息中产生阅读兴趣,扩大视野。有助于对阅读的深度理解,并会主动地选择与自己知识水平相近、适合个人兴趣的材料。提高阅读能力。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又是网络的编制者、组织者。通过师生交流,教师可以从学生处获得反馈,收集意见,改进网络设计,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物质结构理论是中学化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物质结构理论的作用入手来阐述它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从而强调高等师范化学专业开设"物质结构"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多元化趋势下,形成了以"90后"为主要群体的中职生,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这一新形势对我们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但一直以来,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中职教学质量的创新性浅见,希望对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民俗文化的编写主要存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对民俗文化元素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体现民俗文化导入的原则。因此,应该明确对外汉语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定性、定位、定量,确定科学的编写原则和编写方式,在提高民俗文化编写质量的同时适当增加民俗文化的内容,加强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和读本的文言文,均是文质兼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蕴含着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人文营养。教师应当充分发掘文言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坚持“熏陶”“感染”的教育策略,立足文本,多渠道实施,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丽波 《海外英语》2012,(14):107+130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内涵,势必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歧义。尤其在英语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从"全人教育、文化透视"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该文基于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尝试从活跃校园文化、构建语言环境、构建教学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几方面探讨英语素质教育的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7.
何冬兰 《海外英语》2012,(6):97-98,10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语言学习也不应该仅限于词汇和语法,更多的应该是文化的渗透。文化因素是影响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升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必要因素。文学名著是语言的精华运用,且通俗易懂,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绝佳材料。该文以《百万英镑》改编小说的教学过程为例,就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以名著阅读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促进英语整体水平的提升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艳 《海外英语》2011,(6):55-56
笔者认为高校英语教学应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导入文化,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文化导入的原则和方法,以期用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从提高而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高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语文课程”的提法内涵丰富,厘清其内涵,澄清相关认知误区,有利于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高语文课程的实施质量。第一,“传统”强调文化贯通古今的特征,“古代”则是时间维度的分类结果,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有可能造成育人目标的偏颇并使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受到局限。第二,“优秀”是传统文化的成分而非标签,传统文化教育要关注文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第三,“进语文课程”兼具增量、提质两种意思,当务之急是找准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重要交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中高考相关命题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民族杂居地区初中生书面表达问题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原因.抽样统计调查研究表明,学生书面表达中的语言问题的产生与学生的语感能力、其社会语言背景、其居住地有较为普遍的相关性.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感培养的研究.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言技能训练,加强教师的语言理论修养,提高教师纠正语言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