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快速老龄化为首都养老服务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且北京现有的医疗资源、养老机构及从业人员均无法满足首都养老服务业的需要。为适应首都老龄化日趋严峻的社会形势,我们应充分发挥以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重要作用,并以"机构养老"作为有益补充,进一步完善首都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有效促进"医养结合"。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养老问题正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结合乌鲁木齐市的养老现状,我们认为社区养老模式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的模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着问题:政策缺乏统一的协调、运作机制和保障;资金短缺,来源方式单一;社区服务工作不能适应社区养老的发展;社区养老的宣传力度不大,对社区养老的认识不足。搞好社区养老服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把社区养老模式纳入到乌鲁木齐市的"和谐社区建设"中;丰富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实行科学化、行业化的管理;加大对社区养老的宣传力度,提供老年人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3.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是北京市为夯实居家养老服务基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社区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而提出的创新性工程.应该从两方面破解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在建设、运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是政府强化顶层设计,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运营主体通过借力与"造血"并举,完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养老方式多样化的探索-互动式异地养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对多样化养老方式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发展互动式异地养老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并且具有可行性.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互动式异地养老在实践中还存在法律责任不明确、保险费用的异地支取问题、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老年人的安全问题等诸多难题.总之,异地养老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外,还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个性特点、身体状况,以及所去城市的自然状况,开发异地养老的市场不能"一窝蜂".  相似文献   

5.
文帝"养老令"是汉代养老敬老的一个重要法令.养老令实际包含两种养老方式:受鬻法和赐物存问.受鬻法至少在吕后二年就已实行,并在两汉时期一直得到延续;赐物存问则从文帝元年正式开始,后任皇帝在重大事件时,也经常赐物存问老人.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出发;而后者是出于尊重、存问老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养老伦理道德形成了"尊老"、"敬老"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但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养老伦理道德的宗法观念、和谐保守思想、人治制度、礼制机制,和集体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的法制意识、开拓精神、法制要求、平等竞争机制和个人合理私利的获取等发生了冲突,因此,我们要对传统养老伦理道德进行重新定位,积极发挥养老伦理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和经济的急剧变化让"中国式养老"面临着诸多难题。结合国外及我国"以房养老"的发展状况,分析目前我国"以房养老"遭遇的挑战和困境所在,为未来"以房养老"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乡村社会的习惯法里,子女所承担的养老责任是存在性别差异的.一般是由儿子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女儿在出嫁前侍奉父母,出嫁后一般不承担自己父母养老责任,但是她作为媳妇则要承担赡养公公婆婆的责任.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出嫁的女儿却参与自己父母的养老过程:通过对村庄一养老个案的分析,阐释了家庭养老中的性别差异变化.研究发现,出嫁的女儿参与自己父母的养老过程的原因在于家庭成员间关系越来越理性化.养老本该是儿子的义务,并且此义务承载着天然的伦理性意义,"儿子养老"演变成"女儿参与养老"表明,支撑家庭养老中性别差异的价值和伦理基础已经被侵蚀.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居家养老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和紧迫.要解决好中国的养老问题,必须在养老模式上弃旧从新.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已在一些地方试点,但还难以普及和深化.要建立居家养老新模式,需明确社区养老服务定位,转变养老观念;国家在养老问题上应实现角色转换,加大政府主导力度,树立政府责任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的养老观念与该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安排紧密相关.对于当下正在经历社会转型的中国人而言,人们的核心养老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上的裂变,但中国人的总体养老观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重大变迁:子代养老内涵发生变化,“独立养老”观念逐渐形成,日渐注重精神养老,更加期盼制度支持.当代中国人养老观念的转变,既是经济社会环境深刻变化的反映,更是国家战略变化和国家意志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深入,农村养老社会化是基本趋势,农村养老模式多元化是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发展进行历时性考察,剖析农村养老模式从一元的家庭养老走向多元的社会化养老的内在逻辑。考虑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多元化的现实条件,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多元化的路径选择应当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提供养老住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提供养老服务,以社会保险养老为支撑提供养老资金,构建出"家庭+社区服务+社会养老保险"的新型多元组合型养老模式,以满足农村老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天中学刊》2015,(2):60-62
"以房养老"是我国在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过程中为有房产的老年人开拓养老资金新途径的尝试,但试点还没开始便遭各方质疑。质疑源于民众对养老政策存有争议、养老观念、心理不适应现实的变化等方面。国家应从加强政策解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确保"以房养老"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吴珊 《科教导刊》2020,(3):189-190
"文化养老"概念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既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彰显了当代人文关怀精神.发展老年教育成为构建文化养老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认为高校老年大学要充分发挥在文化养老方面的优势,要着眼于以下方面:学为结合,打造老年文化品牌;推进教学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突出学员在发挥"文化养老"作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与农民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农村老年人。为此,探寻了一种新型的适合现代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通过对推进农村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在政策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支持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进。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模式必须遵从农民的需求和意愿,达到以农民满意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以6省194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托,认为农民基本养老需求呈现"一强多样"的局面,社会化的养老方式越来越为农民所接受。年长者比较认可子女养老和社会养老,但不同地区的农民养老选择差异大,西部农民更认可社会养老方式;养老给农民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因此,政府必须履行农村养老公共服务的责任,并针对东、中、西部的特点开展农村养老制度的创新设计。在培养和完善农民公共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养老文化,逐渐构建一个多元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的老龄化加速,而家庭养老的功能减弱,针对次现状提出解决养老问题的办法如加强养老保障金的发放,社区养老方式等.但是由于我们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又制约着养老方式,所以作者认为家庭养老在很长一段时期是存在的,围绕着家庭养老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倡进行家庭养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体制。这一养老体制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和历史根源。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家庭人口规模的缩小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养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改革现行养老体制,建立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多种形式并存的社会化养老新体制,以做到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老龄化形势愈加严重,旅游养老发展形势良好,老年人的旅游养老消费带动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旅游养老市场的形成,老龄化所引起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最终促进了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为满足老年人旅游养老需求,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旅游养老产业"应运而生。文章在旅游养老产业化理论及旅游养老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养老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重点探讨了旅游养老产业化发展的阶段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这为我国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智慧养老的发展.智慧养老作为信息社会养老方式的重大创新,一经问世便得到了...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体医养融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医养融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践调研等方法,在新时代健康中国理念的引领下,从"体医养融合"的社区养老实践出发,阐释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面临的现实问题.研究认为,提升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支持力度,培养社区养老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夯实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新时代"体医养融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途径.基于此,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进行阐释,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