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太极拳功夫,于细微处见玄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多年来笔者一直感到此可意会之,体悟之,神通之,用语言表述颇为艰难。一些武术书、刊介绍的拳技图片,其间不乏神功妙技,但是笔者感到有时未必是那么回事,因  相似文献   

2.
《武当》2000,(4):56-65
“太极十三丹“或”十三丹太极拳”,后人惯称“十三丹”,是李瑞东老先生颇具匠心的重要创作。它在李派太极三大主拳中属人盘拳(五行捶)这一体系。由于它取十三种动物之特性和动作特征,相形取义,缘理悟化而成法式,故而形成了罕见的作势风姿和特强的导引功效,备受后人珍爱。术数十三,本于八、五,蕴含“演八卦、运五行、调阴阳、合太极”之理。而以物象演法定式又寓“亲和自然,爱惜自然”之义。换言之:依法演武,演武合道(自然之理)。  相似文献   

3.
胡明华 《武当》2013,(7):14-15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据专家考证,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先贤曾说过,"打拳打个理","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一、太极拳具有哲理性太极拳的拳理源于《老子》和《易经》。因此,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便把太极拳与中国古典哲学联系在一起,认定太极拳是哲学拳。太极拳与哲学的关系源远流长。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古典哲学,也不会有当今  相似文献   

4.
张宝银 《武当》2008,(8):56-56
△“虚领顶劲”身中正,“低头弯腰”因为甚?练时身形倒也正,用时忘得干干净。△推手要求“松轻灵”,一迂劲来力就生,先天本能未改掉,光练套路艺难成。 △要想空灵必须轻,唯松唯轻才能灵,用力必然僵与笨,又僵又笨谈何灵。  相似文献   

5.
根据笔者数十年对太极拳的习练探究,要做到周身俱能轻灵,必须掌握这样三点:即,四肢要完全纳入被带动的状态;用守窍之法,拿住丹田练;以喉头发劲,进行呼吸。首先,四肢要完全纳入被带动的状态人的四肢,在习惯上是自动、直动的。太极拳用的是意,不在外面。这里的意.非意念之谓.乃专指太极的一种特殊打  相似文献   

6.
赵炬 《健身科学》2011,(12):39-40
太极拳是一种按照道家阴阳学说的理论,通过柔和缓慢的形体动作修身养性,去寻求人体自身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的运动形式。太极拳运动是历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它融养生、健身、防身于一体,是一种动中求静的运动。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心静意导,呼吸自然;中正安舒,松柔连贯;动作圆活,周身协调;轻灵沉着,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的从陈式太极拳"倒卷肱"的技理分析中探究太极拳中所蕴含的智慧,对于进一步了解太极拳内在思想理论及太极拳技巧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藏体育》2011,(4):37-38,2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形式的体育项目之一,很早以前就在我国民间有广泛的流传。几个世纪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运动。特别是近年来,许多人经过锻炼后认为,打太极拳除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9.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的方法,以新时代“知行合一”理念为切入点,审视太极拳的技理生成过程。研究认为,太极拳哲理是联通阳明心学与太极拳理论的桥梁,为在“知行合一”理念下审视太极拳提供了学理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知行观念已经借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形成了新时代的知行观念。因此,“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知行观,为太极拳招熟、懂劲、神明的三层功夫习得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正 《武当》2012,(5):20
太极图的阴阳相生、阴阳转化原理,是太极拳习练的主导思想,蕴藏于太极拳各式之中,习练者务必加以重视。下面以揽雀尾为例作以解析。从揽雀尾的左拥式开始,收右手右脚,然后抱球,右脚向前迈一步,右手手背向前,左手手心向前,跟在右肘内侧。重心前移,两手由左下向前向右上做弧形搠的同时向右转腰,呈弓步。接着,两掌到尽头时同时翻掌,身体后坐,腰向左转带动大小臂及两掌,由右上向左下依  相似文献   

11.
张宝银 《武当》2011,(8):22-23
在各种太极拳名家大著中,大都附录有王宗岳《太极拳论》。在所附录的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对于"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一句,大都持如是说。仅杨式太极拳名家陈龙骧先生、李敏娣女士伉俪编著的《杨氏太极拳法精解》大著中,为"本是舍己从人,多悟舍近求远"。对此,笔者感到是正确的。在太极  相似文献   

12.
“代理架”是一代大师和兆元对太极拳的独到诠释,简单明了的三个字,道出了和式太极拳是以理说拳、以拳明理、理技相合、理养结合的理论内涵,一个“理”字表达了和式太极拳的哲学思维,理是什么,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理就是太极、阴阳、动静,这是万物之理。文章通过对和式太极拳代理架的“理”的分析、探讨,以更深刻地了解代理架“理”之内涵,认识和式太极拳在太极拳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这也是一代大师和兆元对太极拳发展不可抹杀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郝瑞科 《武当》2008,(1):23-23
武式太极拳动作简洁紧凑、小巧灵活、虚实分明、连续顺随,讲究意、气、力与拳势的相互融合,是一种集技击、健身、修身养性功能为一体的太极拳式,尤其是它的理论研究方面,内容博大精深,与太极拳练习丝丝相扣,故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推崇。  相似文献   

14.
"一开一合,足尽拳术之妙。"拳经将"开与合"提升为修炼太极拳的总原则,并列为要领之首要位置,绝不是楼阁虚设。它内涵的广泛性、修炼的一致性、体悟的持久性,实应引起每个拳友高度重视并贯穿于练拳的始终。本文仅就个人管见谈点粗浅体会,望企名家指教。何谓开合?动之则谓开、静之则谓合。动静即是阴阳,阴阳便是太极。太极拳的开合既有有形的开合,又有无形的开合。就其盘拳走架的外部形态而言,开与合,是指动作的屈伸、进退、俯仰、起落等等。伸和进谓"开",屈和退谓"合"。如:以腰脊为原点,鼓荡丹田,催动着意气力以螺旋、弧线的形式向四肢百骸以致足尖手尖的运动叫"开";反之,从四肢梢节回归到丹田的运动叫"合"。细研之,开合有内开合与外开合  相似文献   

15.
翟维传 《武当》2008,(1):21-22
武式太极拳为河北永年广府人武禹襄所创,由第二代宗师李亦畲进一步继承完善,发展成为一大具有鲜明特点的太极拳流派。武禹襄、李亦畲开启太极拳理论研究之先河,他们的著作至今在太极拳界奉被为经典。武式太极拳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喜爱,正是它在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太极阴阳的变化之理,一招一式中规中矩,举手投足讲究分寸,蕴含着丰富的太极哲理。如在走架上要求做到松柔圆活,连绵不断,出手高不过眼、远不过足;在开合上求做到开合有致;在虚实上要做到虚实分清,有虚要虚透,实要实足之说;在技艺上要求不丢不顶、沾连粘随、引进落空、借力打力,追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神奇境界;在功法上要做到周身一家,劲整浑圆、内外相合、阴阳互补等。这些都是武式太极拳的艺理精华,技击原则和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16.
极至 《武当》2011,(9):63
2011年6月26日,"声远杯"传统杨式太极拳精英赛在浙江金华市体育馆举行,来自浙江全省各地市的近千名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比赛。一代宗师、杨式太极第五代嫡传傅声远大师及第六代嫡传傅清泉大师莅会指导,浙江省武协副主席陈顺安先生和徐树荣秘书长到会祝贺。本次活动由金华市武术协会主办,傅声远杨式太极拳培训总站承办。大会分别进行了集体和个人二十八式、  相似文献   

17.
薛蔚昌 《武当》2013,(4):20-21
当今的太极拳已经不再是张三丰的原创太极拳了。相反,它走了"外面"——"实势"化,庸俗化了。准确地说,成了假太极拳。也因此,带着"四大固疾"(周身轻灵做不到,气与拳架两张皮,腰带动不了四肢,膝关节之痛难避免),本身解决不了,又难自圆其说。如果用"极"拳、"虚势"的打法,这"四大痼疾"就迎刃而解了,不复存在了。譬如"轻灵不了"的问题,那是因为你用的是纯"实势"(习惯力);若用"意"["意、气、神"与"腰脊"("胸背开势"、"顶沉对拔")机理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8.
《老子》作为一部研究“道”的哲学著作,对作为体育学这门具体科学内容之一的太极拳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老子》所阐述的“道”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以及功理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太极拳正是历代武术家主动使武术运动符合“道”的要求而创造出来的一门拳术。由于这种关系,人们在学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可以而且应该由太极拳之“技”进而明“理”,由太极拳之“理”进而悟“道”,不断自觉地提升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运动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拳理深邃精密,技法独具风格。文章以太极拳拳理为指导,对太极拳运动“三层九级制”习练标准、方法及太极拳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揭示太极拳运动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练习法则,即:“明白原理,练熟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从而为更加科学有效地指导人们进行太极拳练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笔者学校在七、八年级推行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在集体合练时,学生做的效果正如一位班主任所说:学生不是在打太极拳而是在做太极操,没有太极味。看似一句玩笑话,却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学生在演练太极拳时没有太极韵味,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