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四册所选用的《晏子故事两篇》、《公输》、《唐雎不辱使命》充分展示了晏子、墨子、唐雎这三位古代杰出的论辩艺术家的论辩艺术。一、巧设陷阱,请君入瓮墨子听说强大的楚国将要攻打弱小的宋国,并且委派公输盘  相似文献   

2.
墨子救宋     
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公输盘奉命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鲁国的墨子得到消息,走了十天十夜的路,赶到楚国郢城,找到了公输盘。  相似文献   

3.
初中文言文篇目中有三位使者可谓外交天才,这就是墨子、晏子和唐雎。他们心存爱国,特别能言,且各具特色。略作分析如下。出身于宋国的墨子听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成,将以攻宋"这一紧急情况后,便昼夜兼程十日十夜,只身一人赶往楚国,力劝公输盘和楚王放弃攻打宋国。他仅凭巧妙锋利的言辞,就使得公输盘和楚王理屈词穷;又凭借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终于阻止了一场战争的发生。而墨子此番之所为,宋国君却丝毫不知。墨子可算是一位民间外交家。  相似文献   

4.
开心剧场     
(话说,墨子趁着天下稍稍平定,带着众弟子周游列国,顺便游山玩水。当他们来到鲁国时,在大街上……)
  报童:特大新闻!公输盘(鲁班)为楚国制造大批攻城器械,准备攻打宋国!
  墨子(一听报童喊,脸色大变):Oh,my god!这该死的公输盘,太不厚道了。我还准备去宋国旅游呢!可不能让他破坏了我的计划。(转身)禽滑釐(墨子的大弟子)!  相似文献   

5.
墨子破云梯     
墨子和他的墨家学派是一个科学家团体,他们在数学、物理学、医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墨子还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般(即鲁班)相媲美。墨子很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般还要高明。墨子非常反对为了争城夺地而使百姓遭受灾难的混战。一次他听到楚国要利用公输般发明的云梯去侵略宋国,就急急忙忙地亲自跑到楚国的都城郢(Ying)都,劝公输般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  相似文献   

6.
一、“齐”字不该去掉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第四册《公输》一文:“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起于鲁,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文章下面的注释说:“齐行:疾行。(据《吕氏春秋》《淮南子》校补)”从意思上我们也能看出:“齐”字强调了墨子听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己成,并且将要用它攻打宋国之后,尽快去劝阻公输盘的急切心情。如果丢掉“齐”字,就不能体现出墨子途中行程之速。  相似文献   

7.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在我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创立的墨辩逻辑 ,比希腊的亚氏逻辑早一个世纪。他的《非攻》《兼爱》《公输》等文中都有极强的逻辑力量和反对战争、扶助弱小的思想主张。他不仅在理论上提出“非攻”的主张 ,而且重视实践 ,身体力行 ,想方设法阻止战争的爆发。初中语文第四册中所选的《公输》一文 ,就记叙了墨子以巧妙、锋利的言辞和周密的防御手段制止了公输盘助楚攻宋的战争 ,解除了宋国的危难。墨子前往楚国 ,一见公输 ,二见楚王 ,三见公输 ,矛盾的发展是步步深入的。墨子用巧妙的言辞和宋国的战备阻止了一场…  相似文献   

8.
一、“齐”字不该去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第四册《公输》一文:“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起于鲁,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文章下面的注释说:“齐行:疾行。(据《吕氏春秋》《淮南子》校补)”从意思上我们也能看出:“齐”字强调了墨子听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己成,并且将要用它攻打宋国之后,尽快去劝阻公输盘的急切心情。如果丢掉“齐”字,就不能体现出墨子途中行程之速。二、“争”同“诤”语文教科书注释13:“知而不争:知道这(道理)而不(向楚王)据理力争。意思是不劝阻楚王。”而《…  相似文献   

9.
我们现在读到的历史记载,是事实吗?如果不是,那真相是如何被岁月烟尘掩盖的呢?纵观历史的长河,无论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是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无论是楚汉之争还是一次次的欧洲争霸之战,战胜者都是要么英明神勇、要么大仁大义,战败者要么荒淫无道、要么愚不可及。胜出的历史法则果真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吗?近日,习《公输》一文,对此产生了深深的疑惑。文中写道:墨子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自告奋勇地去楚国说服公输班和楚王,经过一番辩论,使楚国放弃了攻宋计划,捍卫了和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公输》篇里有“胡不已乎”一语,课本上没有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教学参考书》把它译作“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我们认为这种翻译是不够妥当的。理由如次:《公输》开篇第一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将以攻宋”,就是“将要拿去攻打宋国”。可见云梯还没有投诸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输》中“吾请无攻宋矣”的解释,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我申明不去攻打宋国了。”(于在春:《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有的说是“我不攻打宋国了”(天津市塘沽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课本古代诗文译注》)。前者把“请”解释为“申明”;后者把“请”略去了。据我所看到的训诂字书,似乎没有把“请”释为“申明”的。把“请”省略掉,则是采取了消极的回避的办法。这是个省略了兼语的兼语式句子。全句应为:吾请公输无攻宋矣。“公输”为兼语。“请”是动词,意义和现代汉语的“请、请求”相同,含有客气的成分。原文开头一句是“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这里又用“吾请无攻宋矣”(“我请公输盘不要攻打宋国了”或“我  相似文献   

12.
小手词典【墨守成规】m7sh6uchénggu~形容固守现成的规矩,不肯改进。★这是个重要考点,“墨”不要写作“默”,“成”不能写成“陈”。成语故事《墨子》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气走了十天十夜,“手足重茧”而不休息。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说着…  相似文献   

13.
《公输》一文是记载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非攻”主张的一篇动人故事。主要讲墨子设喻说理,指责楚国对宋国的侵略企图,从道义上和行动上折服楚王,迫使楚王放弃用兵,深刻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全文除了开头记叙故事的缘起以及后面几处简短的交代外,都用对话揭示矛盾,展开情节,揭示人物的思想活动。从对话过程看。墨子很懂得论辩的方法。他善于巧妙设喻,引出结论。这正体现了墨子文章的特点。墨家的文章,一般都十分质补,并不注重  相似文献   

14.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门徒有一个任务,就是他们必须记载老师的言行事迹。这个风气是孔子弟子开创的,后来的诸子百家都继承了这一风气。《公输》就是墨翟弟子记载的墨子止楚攻宋的事迹。中学语文课堂上讲《公输》,一般都认为这篇文章体现墨家“非攻”思想。这是不错的,但仅仅讲这一点还不够,应该通过《公输》这篇课文,将墨家学派的特点讲出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首先,《公输》不仅讲“非攻”,而且体表现了墨家“兼爱”的精神。墨家思想有十大纲领,《墨子·鲁问》载墨子说:“凡入国,必择务(选择要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告诉)之尚贤、尚…  相似文献   

15.
一、公输(节选)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相似文献   

16.
哉,是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如: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公输》)——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而唯独这座山以钟命名,这是为什么呢?焉,常用作语气助词,也用作代词。焉作语气助词,常用在句尾,表示语意肯定。例如: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愚公移山》)——冬夏换季了,才来回—趟呢。  相似文献   

17.
章登享 《学语文》2002,(3):11-11
《公输》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代表作。全文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详细叙述了墨子劝阻公输盘和楚王停止攻宋的经过,充分体现了墨家学派论辩艺术的特点。从全文来看,墨子的论辩艺术主要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8.
《公输》一文记载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没有一兵一卒的墨子,没有一官半职的墨子。没有雄财强势的墨子,却成功地阻止了楚王攻宋,他是怎样取得成功的呢? 墨子劝阻楚王,没有摆出一副正义者的面孔指责楚王攻宋不义,而是先给楚王设了一个圈套:假设出一种不合常理的偷窃行为,然后问楚王“此为何若人”?诱使楚王说出“必为窃疾矣”;然后拿楚国与宋国对比,类推出“王之攻宋,与此同类”的结论,令楚王折服,放弃攻宋。真是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呀!  相似文献   

19.
《公输》一中墨子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通过艰苦的斗争,最终阻止了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充分体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但通读全,总感觉凭墨子之舌并不能使公输盘、楚王理屈词穷,实力体现并不能使楚王他们的侵略野心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20.
教《公输》一文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PK掉墨子?这一问就如一块石头,掷到平静的湖里,顿时激起阵阵涟漪。学生讨论了起来,七嘴八舌地想方设法去"对付"墨子。看得出,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师:请第四组的同学来做墨子,第五组同学做楚王,下面辩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