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勇 《青年记者》2008,(1):13-15
现金流出现问题: 南都提价的真正原因 南方都市报堪称中国最厚的4开小报,它日均出版100多个版,最多时出到200多个版,最少时也有七八十个版.但它在市场上的零售价格过去一直都是1元钱,这个价格显然不是最贵的,因为广州、深圳市场上的同类报纸几乎都是1元钱.作为一份最厚的小报,它却不是最贵,显然它并不正常.  相似文献   

2.
"自残",还"自重"? 2007年11月1日,南都将其在深圳发行的报纸售价从1元提高到2元,成为中国最贵的都市报,创造了当今中国报业市场上的又一个第一.南都人凭着他们勇敢的心为中国的报业市场开创了很多第一,称他们为中国报业的先行者一点也不过.  相似文献   

3.
2018年初,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顺应中央要求、行业大势,按照集团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成立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以数据生产为核心、以智能技术为驱动、以行业标准制定为抓手,致力成为区域和行业公共治理链条上的一环,在"办中国最好报纸"的基础上提出"做中国一流智库媒体"的愿景。2018年底,探索不到一年,南都举办首届南都智库产品发布周,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城,举办9场活动,发布个人隐私、政府治理、新经济新业态等方面8份报告,进一步坚定智媒转型的决心,引发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4.
常听一些社长(台长)、总编辑感叹:"太累"。社长(台长)说:什么都要抓,发行、广告、人事、财务……大小事都找我,打个盹的时间都没有。总编辑说:最辛苦是管业务。上要服务大局,下要贴近百姓;新闻无小事,哪个环节都不敢马虎。可不是?一天忙到黑,还要加晚班,且日复一日,没完没了,真是忙碌、劳累啊!莫非真的没办法为自己"减负"?  相似文献   

5.
报纸要办好,最忌讳的是华而不实,最需要的是实事求是.不要认为长期延续下来的做法就是正常的,不要认为很多入都在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反问:读者真的需要这样吗?市场真的需要这样吗?  相似文献   

6.
孙芳亮 《出版参考》2006,(17):34-35
无意之中成被告 文静接到诉状时,真的吃了一惊. 诉状是她前夫张子明告她,称她曾向他借过一万元钱,至今未还.虽说他们已经离婚了,但钱还是要还的.接到诉状,文静怎么也想不起有过这样的事.她跟张子明离婚时已把所有的东西算得清清楚楚,假如她借了他一万元钱,他怎么会不拿出来算呢?现在离婚已经两年多了,怎么突然间又冒出来她借了他一万元钱了呢?  相似文献   

7.
陈栋 《今传媒》2007,(9):9-11
2006年12月30日,《南方都市报》把一份沉甸甸的168版"十年南都"隆重纪念特刊献给了广大读者.1997年-2006年,为了盘点《南方都市报》这十年历程,该报推出了系列活动,包括巡展、藏报、专刊、盛典等.这一切均"以更浓重的笔墨来为时代作卷,为十年家国的变迁作注,为媒体与时代的关系作证"为统领,不论是选题策划,还是文字、图片和报道形式,"十年南都"系列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评价:"这(特刊)是我平生之所见最具有诚意的总结."但在笔者看来,"十年南都"系列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南都十年历程的梳理与总结,还体现了传媒人"让理想推动现实"的信念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彭剑 《青年记者》2008,(1):18-20
报纸收入结构中"广告独大,发行倒贴"的局面,是报纸长期以来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南都大胆发动提价,直指这一痼疾,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大家对提价的后果作出了种种猜测,担心是否会造成南都的读者流失或发行下降.  相似文献   

9.
一、注重图书策划,优化"三农"选题 <人民日报>曾经报道:为农村出书,帮农民致富,重庆市"两元钱实用知识丛书"发行200多万册.纵观当今图书市场,卷轶浩繁,然而,多数不过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两元钱丛书"偏偏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处,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局面,何以至此?首先是市场定位妥当.此套丛书,以不增加农民读者负担、靠规模赢利为指导思想,在书价普遍提高的图书市场,反其道而行之,坚持"一书一题,每册图书不超过两个印张,定价不超过两元钱",从而在图书供给与广大农民读者普遍较低的经济承受力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相似文献   

10.
“看了《南风窗》几期文章,感到不错,办得很活。文章别具一格。”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如是评说。一位报业行家说:“过去,我们这些新闻出版界的人都有一个愿望,办一份真正有特色的新杂志。如今看到《南风窗》,我们都说:有了,就是它!”它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刊物,获得如此好评? 《南风窗》是一份新闻性、社会性、综合性月刊。打开创刊号,扉页上的《告读者》,谈的不是自己创刊的主旨,而是刊物发起的一项活动:《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文章说: “假如您是市长,您想为广州做什么好事呢?”“假如您是市长,您有什么兴利除弊的措施要实施呢?”“广州的事情是大家的。想,要大家一起想;做,要大家齐心做。这是一篇不是发刊词的“发刊词”,它告诉读者,《南风窗》是大家的刊物,是大家发表意  相似文献   

1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玩是读者对党报的强烈期盼,更是党报争夺读者、抢占市场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三贴近"?笔者以为,要坚持以读者为本,将"读者视角"贯穿新闻采编和办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记者》2012,(10):64
既是一个广州、深圳两大城市夹击下的"小城",又是一个没有农村、几十个镇街接连成片的"大市";既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又拥有全国地级市中数量最多的五星级酒店;既占据数千亿的GDP总量,又有着极不均衡的人口结构。东莞——这样一座如此特殊的城市,报业如何"生长""转身"?城市怎样影响和塑造着报纸的品格?东莞报业的探索中有哪些地市级媒体中共同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底,具体地说是12月27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在提价约两个月后,举办了盛大的深圳广告和发行客户答谢酒会,并宣布"本报成功变脸,零售量稳居榜首"。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之一,南都提价的成败得失,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读者本位"? "读者本位"是一种新闻理念,要求办报人围绕读者的阅读需求来设计新闻产品,按照读者的阅读特点来确定新闻的表现形式,使之最大限度地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2008,(1):80-80
在深圳都市报零售市场上,<南方都市报>一直以来以较大优势领先于其他都市报.但是随着近期<南方都市报>的零售价格的变动(即零售价由过去的1元/份调整到2元/份),深圳原本平静的零售市场立即发生了新的变化.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11月份<南方都市报>零售价格调整之后,其在深圳的销量下降了接近一半.原有读者大量流失,有阅读需求的多数都市报读者大量向<晶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等报纸转移,使得这几份报纸在深圳的销量出现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6.
广州珠江公园的红酒吧、磨碟沙公园的文化会所近日因"高档"关停。广州市纪委对媒体表示,接下来,"公园内的高档餐饮项目,合同到期一个关停一个"。什么是"高档私人会所"?广州市纪委的认定标准是——价位高、范围小,采取只接待熟人的会员卡经营模式。"高档"一词也经常出现在中央和地方纪检部门的禁令中,纪委都如何认定"高档"呢?记者通过对中央纪委网站的通报进行梳理,简单列出一份有关"高档"的官员吃、喝、行等方面的"负面清单"。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国报业广告收入与去年同期比较实际上的跌幅大约应该在20%左右!这是一个极为严峻的状况。如何解读这种状况呢?尤其不能绕开的问题是:报业是否至此真的进入了无可逆转的"寒冬"?报业能否救赎?何以救赎?报业如何做好经营?这些都是媒体人尤其是报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报纸是特定的传播价值的生产方式报纸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一整套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从信息的筛选把关、到加工制作、再到复  相似文献   

18.
我供职的南方都市报,不久前打出了一个口号:"南都,无处不在."这无处不在的含义,除了包括无处不在的影响力以外,自然包括在各类新闻现场,都会出现南都记者的身影.理所当然的,远程报道成为诠释其"无处不在"内涵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论是海地的地震现场,还是国内最近的旱灾、矿难现场,南都记者几乎都是"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9.
罗赟 《中国记者》2012,(9):88-89
2012年6月,南都全媒体集群与广州闪购软件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战略合作,国内领先的传媒创新先锋"南都系"正式进入移动电子商务领域.这次战略合作将以南都全媒体集群的传播优势作为渠道,打通手机售物、媒体售物、POP售物、网络售物、见物售物等各种销售方式,为广告客户拓展商品销售的渠道.也就是说,当创新的交易方式不断出现,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在《南方都市报》的各类媒介形式上已经完成统一.  相似文献   

20.
南都提价引起了报界和理论界以及读者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笔者以为,南都提价也许会成为中国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拐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