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要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面对学生的"屡教不改",班主任老师"山穷水尽",气咻咻地抛出杀手锏——"回去叫你爸妈来!"  相似文献   

2.
吕静华  刘惠 《家庭教育》2007,(7X):32-33
幼儿园有位小朋友的爸爸,每次接送孩子时,从不正视笑脸迎上来的班主任林老师,老师跟他说话时最多也只是点点头。林老师觉得很委屈:我不够好?他看不起我?觉得我不配教他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王锋 《教育文汇》2011,(3):20-20
不知从何时开始,城镇里的不少学校盛行让家长在学生家庭作业或试卷上“签字”。一开始,这个点子还蛮新鲜,也受到了部分家长的欢迎。时间一长,问题便暴露出来了。有不少家长说:这样做是不是老师在给自己“减负”?  相似文献   

4.
建业双语幼儿园是一所社区幼儿园.开园之后,我们遇到的新课题,也是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开展在园幼儿的家长工作.我园许多家长忙于生意,只关心孩子的吃、睡、玩,不理解教师工作,对幼儿园、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漠不关心.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我们在开展传统家园联系工作的基础上,又尝试进行了"编外教师"活动,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相似文献   

5.
一大清早,屁股还没坐热,班长就气喘吁吁的冲进办公室:“老师,江XX的头又破了!”一般情况下,身为班主任的我肯定第一反应是——立刻去班级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可这时我却出奇的冷静,并没有立刻去教室,因为这种事是自开学以来发生在这位江XX同学身上的第三起事儿了。  相似文献   

6.
一天下午,我正在教室里上课,领导通知我到教务处,原来是我们年级的一个老师体罚了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家长强烈要求调班,其他班主任没有一个同意接收的.最后找到了我。我体谅领导的难处.也意识到让一个“差生”中途调班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所以我没有立即答应领导.而是主动提出去劝说家长。  相似文献   

7.
李敏 《教书育人》2006,(2):55-55
中午刚到学校,刘娇娇的妈妈已经等在办公室门口了。看她一脸的怒色,我想,说不定哪个孩子又惹了她们家的“小公主”了。果然,进屋后不等我坐下,她就拿出一张纸条摆在我的桌子上,“李老师你看。这还像话吗?”  相似文献   

8.
“我们家孩子,家里亲戚、朋友都夸他乖巧懂事,在学校怎么这个样子,这不可能。…‘我请你到学校来谈谈你孩子的情况,难道还说谎不成?你这做家长的怎么这样说话?”一天下午,某学校一办公室传来这样的争吵声。可以想象,这种情形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是没法进行下去了。  相似文献   

9.
我的老师     
说起老帅,就能想起刘炜老师,她是我三年来的班主任,也是我非常敬佩的老师:刘炜老师30多岁,中等身材有点发福,白嫩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薄薄的嘴唇,嘴角略微向上翘,看上去并不太漂亮,但是在我的心里,她却像人使一样美丽一我每次感冒,刘老师都上课前摸摸我的头,下课又摸摸我的头,看我是否发烧,还叮嘱我要多喝水.她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  相似文献   

10.
“丁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顾老师刚才叫我‘晨晨’……”课前五分钟,我和寻常一样提前到班级做上课的准备工作,二一班的女孩子兴奋地跟我说着她的开心事。颐老师是新来的班主任,经常对孩子们说一些特别暖人的话语,或者弯下身来摸摸孩子的小手……  相似文献   

11.
星期二早上,我象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桌子上已经放着课代表收齐的作业。我拿起笔批了起来。批到芳芳同学的作业时,我愣住了。“老师,我发现你最近变了。”这行小的不能再小的字挨挨挤挤躺在作业本的一个角落里。说真的,我有点儿忐忑不安。心想:孩子眼里的我,是否是真的变了呢?于是,便回问芳芳,“变得怎样了?”第二天,同样的一行小字悄悄地告诉我“变得不如以前爱笑了。”  相似文献   

12.
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家庭和学校就会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很多无用功。在家校共育方面,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搜集了一些老师对家长的建议和期望:  相似文献   

13.
有家媒体载文说:“当下一些老师,在孩子犯错误后,动不动就给家长打电话,请家长来一趟,这无疑是教育者最大的败笔。”该文认为,只要尊重学生和相信学生,就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对此观点,我确实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4.
享耳 《家长》2012,(2):51-52
错误和失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应将它们看做是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切不可听到"请家长"几个字便感到不舒服。朋友打电话跟我说:"我女儿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坐不住,总爱摆弄小玩意儿,搞小动作,常挨老师批评不说,  相似文献   

15.
老师,别忘了鼓励家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鞭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学生是这样,在和家长的交流中,这也非常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翠萍 《宁夏教育》2011,(10):66-66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通讯手段的发达,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变得便捷起来,"家访"慢慢被人淡忘,"请家长"却在校园逐渐流行起来。教室里、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训斥学生:"如果你再这个样子,就请你把家长叫来,如果家长叫不来,你就别想上课……""请家长"到学校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论事情大小,动辄就把家长请来,我认为很不妥。"请家长"要慎重,不能随便拿这个来威胁学生,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7.
徐魏 《家庭教育》2009,(9):36-37
一位中年妇女打入热线求助,说:“我的女儿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坐不住,总爱摆弄小玩意儿,搞小动作,常挨老师批评不说,我们做家长的还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谈话。我丈夫脾气不好,一听说老师请家长谈话就火冒三丈,有时还会打孩子。我又气又急,既不能说不让老师请家长,也挡不住丈夫发火,更捆不住女儿的手,只是暗地里恨她不争气。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一个老师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个老师在进行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时会是非常轻松的,因为有家长这个坚实而有力的后盾在支持着、拥护着。但是如果没有建立一种正确的关系,那么与家长打交道就是老师工作中最头疼的事了。  相似文献   

19.
和许多幼儿园一样,我园每学期都有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来园观看幼儿在园的半日活动。这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家园联系方法,但是每学期只“开放”一次,而且每次都是家长看老师“表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数量上看,我们都感到这种联系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保教工作,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家园之间的沟通呢?我们从国外幼儿园的“义工”活动中得到启示,有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老师有请     
萧菲 《新读写》2011,(7):6-6
刚上完“拿破仑”,英语课代表径直找到我:“班主任请你和李(李为我的同桌)去一趟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