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喆 《家长》2009,(Z1)
写在前面的话: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吗?他爱玩哪款游戏?那款游戏哪个关卡最刺激?他是谁的"粉丝"?他都"稀饭"她(他)哪些地方?他每天除了写作业,还愿意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2.
正一我是陈文,是个游戏宅人,他们都叫我蔫文,因为我貌似缺乏点精气神,其实原因我知道,不是我不显眼,而是身边有两颗闪耀的星星,把我衬得瞬间黯淡无光。圆寸帅哥阿K是我的兄弟,人不坏但嘴忒碎,有次我看见他一本正经地把一个递情书的姑娘教育哭了。"你这样你家长知道吗?你了解我吗就喜欢我?你知道我身高体重星座血型就叫了解我?你只不过把你的少女幻想附加在我身上而已。"我  相似文献   

3.
打雪仗     
李爽 《红领巾》2013,(1):30
终于盼来了雪,因为有了雪,我们就可以打雪仗了。一年四季中,只有在这个季节才可以玩这样的游戏,我们等了好几个月,你说能不兴奋吗?老师刚说完"下课",我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教室。我们在雪地上奔跑、打闹,还可以随意地躺在地上,一点都不用担心衣服会脏。最高兴的是,我们可以用雪当武器相互进攻。那一个个雪团  相似文献   

4.
同桌的你     
<正>"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和时间赛跑,而当有一天突然开始想念同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慢慢变老了。所以我样能做的(?)是一(?)珍惜想见的机会,‘同桌我想你了'。"中学时期,你知道谁是你最亲密的人吗?爸爸妈妈?老师?密友?让我们来算一算你的时间表吧!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每天的黄金时间,贴身陪伴你的人是谁?毫无异议的是——同桌!  相似文献   

5.
翟江波 《课外阅读》2012,(23):60-61
先做这样一个游戏,假设可乐两元钱一罐,两个空罐可以换一罐可乐,如果给你6元钱,你最多能喝几罐可乐?这个游戏,我们问过身边的很多人,几乎90%的人在推算后都说":是5罐吗?"这个游戏,让我们发现了空罐就是闲置的资源,空罐就是价值,每个人都有空罐,都有很多资源闲置着,如果被充分整合,我们将惊叹自己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标:成功地被厂家招工人员认同录用面试时回答问题的几项原则:角色原则你,是带引号的“推销员”,你要向招聘人员展示你的才华,你的心态,你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他是“顾客”,你要向他证明你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需要原则要了解对方的需要,帮助他满足他的需要。当招聘人员提问时,我们要善于发现他的需要,而且让他感觉到你就是他所需要的人。一般人说话都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明的,一个是暗的,有时隐含的意思才是实质,才是他问题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善于动脑筋,掌握他的问题的真实目的。例如,他问:“你如果到我们厂里…  相似文献   

7.
雪莱尔 《家长》2009,(2):7-9
写在前面的话: 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吗?他爱玩哪款游戏?那款游戏哪个关卡最刺激?他是谁的“粉丝”?他都“稀饭”她(他)哪些地方?他每天除了写作业,还愿意做点什么?他的爱好是始终如一,还是“朝三暮四”?除了说“多吃点儿饭,快写作业,早点儿睡觉”,你和孩子还能聊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编剧史航告诉我一个很有趣的游戏,最早是从美国传来的。这个游戏叫做"读书之耻",玩法很简单:在一群朋友聚会的时候,轮流坦承一本自己本该看过实际上从未读过的经典名著。你说,没看过莎翁没什么,我连圣经都没读过;我说,金牧师《我有一个梦想》我都没听完。大家轮流坦白,往往能有各种惊人发现,使得人们拍着大腿指着对方大笑:"平时看你浓眉大眼,原来也是这副德性啊。"所有人坦白完一轮,彼此相视一笑,气氛无比融洽。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心理游戏。  相似文献   

9.
[作家作品]你想像中的怪物是什么样的?如果他能帮你每天实现一个愿望,想好了没有,你最想实现的愿望是哪些?一百多年的一天,五个孩子在沙坑上玩耍时,一不小心就发现了一个带有魔力的怪物。怪物自称名叫"桑米阿德",能帮助孩子们每天实现一个愿望。  相似文献   

10.
我爱刘胡兰     
在那个时候,打玻璃弹珠是我们最爱的游戏。我的周围有四五个小伙伴,每个人的准星都差不多。临时工哥哥就喜欢和我们玩打弹子,我们一般都带二三十个弹子,他只带三四个,可是他有大弹子和小弹子。他要打别人的时候就换大弹子,别人打他的时候就换成小弹子,他每天都要赢走我们二三十颗弹子。  相似文献   

11.
有人问一个据说"有点呆"的孩子:"你有两个苹果,我再给你三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呀?" 可那孩子每次都看着问他的人的手反问:"苹果呢?" 孩子其实是可以很容易看到真实、辨别荒谬的.尽管作为父母和教师的我们,常常自以为很聪明.但是,有一点则是很明显,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我们就没办法教育孩子,这是任何人都懂得的一种教育常识.但恰恰是遵守、捍卫这样的常识,却成为教育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花费大力气才能做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正>我对他说了一个寓言:从前有一个人,用水缸养了一条最名贵的金鱼。有一天鱼缸打破了,这个人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站在水缸前诅咒、怨恨,眼看金鱼失水而死;一个是赶快拿一个新水缸来救金鱼。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当然赶快拿水缸来救金鱼了。"青年说。"这就对了,你应该快点拿水缸来救你的金鱼,给它一点滋润,救活它,然后把已经打破的水缸丢弃。一个人如果能把诅咒、怨恨都放下,才会懂得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13.
“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就是这模样,那是个挤满了人的地方,仿佛所有的人都贴在一起。很自然地,你会觉得你能够认识每个人,可以了解邻里之间发生的每件事。但是实际上,很多隐藏在平常邻里关系之下的事情你根本不会知道。比如说,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一个邻居竟然是个武功高手,他住在那里有好多年,我一直都叫他‘老叔’,就算在最奇怪的梦境里,我也绝不会梦到他是一个武功高手。”周星驰说。  相似文献   

14.
上帝是公平的,它给予了你此,就不会给予你彼。 因而人生本来就不可能完美无缺,都是要多多少少带点遗憾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遗憾,你才会尽情去体悟生命的美好、你才会力图去追寻生存的依据。 可是,能把遗憾当作一笔财富去享用的,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有的人在命运的打击下一蹶不振,有的人却因此而获得了凤凰涅槃式的重生。 那么,史铁生呢,他属于哪类?郁达夫先生曾说过,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都表现出他的个性,“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倾情推出,著名数学特级教师贲友林,自《此岸与彼岸》之后的又一力作——浓缩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历程:30节课堂实录,3个教学视频,带你回到课堂现场;30篇教学手记,带你透视课堂背后;30个"关键词",带你追寻课堂佳境。在坚持中思变,于执着中求新:每一节课都有故事;每一节课都是历史;每一节课都在成长。发现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可能":让你感到温暖;让你看到希望;让你想到未来。  相似文献   

16.
<正>身边有一个朋友,从小跟着爷爷生活,爷爷每天都要喝一杯茶,他也慢慢养成了这个习惯,长大后也每天都要喝一杯清茶。周围的人都觉得他的个性清幽淡雅,为人处世也散发着一股温暖的气息。“告诉我你吃什么,我便能判断你是什么样的人。”法国作家萨瓦兰认为,食物不仅能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还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很多“秘密”。  相似文献   

17.
陈茜 《山东教育》2011,(32):21-22
姓名,对本人来说只是一个记号,可是在师生之间,它却是心灵之间的一座"彩虹桥"。作为一个老师,你能记住多少学生的名字?对于语数外老师而言,只带两个班,课时多,每天都与学生见面,肯定能记住学生名字的;但是"副科"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午休跨进这家公司,才发现公司有一个革我命的规矩:没有午休。上午下班时间:12:30;下午上班时间:13:00。中间这宝贵的半个小时只够吃顿饭、上个厕所的,还得紧着点用。哎呀呀,我那可怜的瞌睡虫啊!听老员工们说,这个规定由来已久,可说是雷打不动。中间有过几次员工抗议,但都被老板铁面无情地“镇压”了下去。老板说干工作就要一气呵成,最讨厌中途停停靠靠的。老板还说,国外企业中午都是不休息的,我们要与国际惯例接轨。最要命的是,他身先士卒,中午从来不休息,还自始至终精神抖擞。这可苦了我这个有着多年午休习惯的人。每天午饭后,上下眼…  相似文献   

19.
献绝招     
今天,我们班里举行了一次“教你一招”绝招汇报表演。最吸引我的是树老师的摸纸牌。他的纸牌游戏可真了不起,居然不看牌就知道是什么牌了。正当我们迷惑不解的时候,老师才把真相告诉了我们。他说有个小窍门,是把图钉夹在中指和食指中间,把这颗小图钉当镜子来“照”纸牌,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徐心怡同学的玩纸条游戏,也很让大家佩服。只见  相似文献   

20.
星期六,我闲得没事,便到朋友家玩电脑。我们玩的是动作性游戏。朋友心血来潮,把两个人的设置弄成一模一样。他说,这样就能同时控制两个人,胜利的机会也会变大。可结果大出意料,由于游戏时要保护两个人,因而本来一个人就可闯过五关的,现在两人玩却过不了第二关。朋友诧异道:“这是怎么了?我的水平退步了?”我暗想:“不,只是你能同时注意到两个人的身上吗?”在回家的路上,我细细回想这件事,发现:我们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又何尝不像那位朋友的做法,顾及太多,反而百“密”一“疏”?就拿穿衣服来说吧,我们每天在镜子前脱来换去的,大多不是从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