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之林 《考试周刊》2011,(63):113-114
“1+1”高效课堂的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与“作业前置”。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教学的前提.但没有高效课堂教学也无以展示“自主学习”。“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推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引导学生走创新性学习之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NP+VP+得+NP+VP”结构在汉语中有很多,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NP+VP+得+NP;+VP”,如“张三打得李四站不起来”、“他吓得小孩哭了”等,第二类为“NP;+VP+得+(NP.’s)NPi+VP”,如“他兴奋得脸红了”、“他走得脚疼了”。虽然两类就看上去相似,但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3.
歧义现象体现了汉语语法的精细,其实质是一种形式对应多种内容。本文探讨“N1+V+N2”结构造成的语境歧义及其成因,并就其中的主语“N1”所承担的语义角色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N1+在+NPL+V+N2”可以分化为十个歧义类例。“在+NPL”可以专指N1、可以专指N2、也可以兼指N1和N2、还可以在某些语用场景下专指N2或兼指N1和N2。“在+NPL”指向N1时,表示的是N1的定点位置,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受V的影响;“在+NPL”指向N2时,可以表示N2的起点、终点或定点,这主要决定于V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考察湖南境内湘语九个方言点的“V+X+N(L)”结构类型和地理类型。湖南方言“V+X+N(1,)”的类型共有四种,除了普通话中常见的句型“在+N(1.)”、“V+到+N(1.)”外,还有“V+体貌助词州(L)”和“V+体貌助词+在+N(1.)”。  相似文献   

6.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科目设置,二是录取依据。我们怎样来理解山东方案“3+X+1”呢?  相似文献   

7.
"1 3 N"是指在拥有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以及根据个性需求获取的N个资格证书."1 3 N"模式主要是利用证书的导向功能和督促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获取证书的效率和权威性,降低获取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刘爱青 《职教论坛》2005,(33):13-15
"1 3 N"是指在拥有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以及根据个性需求获取的N个资格证书."1 3 N"模式主要是利用证书的导向功能和督促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获取证书的效率和权威性,降低获取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中,“(N)+V得+NP+VP”句式屡见不鲜,前贤已经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克,通过从(N)、V、得、NP、VP五个部分着手,对此类句式的成分构成可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于永伟  金鑫 《文教资料》2010,(32):155-157
“1+3”教育模式,是对通识教育的最新尝试。教育模式的改革必定会引起教育管理上的相应变化.本文以高校“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问题为出发点.探讨了“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问题的特点和基本对策.旨在为“1+3”教育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中“N+之+VP”结构。是常见但复杂的一个结构。其之所以复杂的主要原因,是其中的“之”用法非常灵活。据我们分析,其中“之”,可作助词、副词、连词或代词四大类,又可细分为十五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在+处所词+Vp”与“VD+在+处所词”是表达动作或状态发生处所时常用的句式,文章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句法上探讨了主语为受事时.这两类格式对动词句法形式的要求:两类句式是否都能在把字句中出现:动词带有附加成分时。两类句式的合法性。其次.语义上探讨了句式中动词和处所词的语义特征:语义指向和语义表达功能的差异。最后从语用上探讨了语用焦点、语用意义以及动作对象的定指性。  相似文献   

13.
"想+N(P)+V"格式是"想+V(P)+N"格式的转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名词和动词都能够自由地进入"想+N(P)+V"格式,它会受到结构、音节、感情色彩、功能指向等诸多语法条件的制约。文章探讨了进入"想+N(P)+V"格式的语法条件。  相似文献   

14.
咸安方言中“把+NP+VP+上”结构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把”字句,有其确定的语法功能和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析N,N-二(1.甲庚基)乙酰胺(N503)萃取Fe^3+的机理,并在结合软硬酸碱理论和萃酸等温线的基础上建立了N,N-二(1-甲庚基1乙酰胺萃取Fe^3+的等温线模型,对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同时,运用界面吸附理论进一步阐述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出“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数学人才,高师院校数学课程必须进行改革,而“3+1”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通过实践检验,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具体来说:“3+1”模式就是把大学四年分成两个阶段,“3”就是大学前三年主要学习数学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公共课,主要是打好基础。“1”就是大学第四年主要学习应用性、实践性和技能课等。加大学生的实习和实践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其指导思想就是“三个面向”——面向基础、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和“重组基础、拓宽口径、综合交叉、提高素质”,以及依托师范、突出学术、强化技能、增强应用。  相似文献   

17.
动宾结构“V+O”扩展成“V+N+的+O”有两种情况:一种是“V+O”的自然扩展式;另一种是“V+O”的强制性扩展式。本文分别对这两种扩展式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首先说明了“V+N+的+O”的句法特点及句法功能;接着分析出自然扩展式“V+N+的+O”充当中的“V”与“N+的+O”的语义关系,充当的语义角色为:准客事、受事、成事、位事和使事等;然后进一步分析了“N”与“V+O”的语义结构关系为:V+N属+的+O、V+N施+的+O、V+N受+的+O、V+N对+的+O、V+N自+的+O和V+N使+的+O,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此结构可能产生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数+量+动”结构进行分析。在典型构式“数+量+名”的基础上形成的“数+量+x”构式,其构式义有三项内容,即1、“数+量”对“X”进行计量;2、构式整体上是名词性的。且这种名词性不随其内部成分的变化而变化;3、X位置上的词语在该构式的层面上表现为名词性。而在语义层面上这个位置上的词语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等。因此,“数+量+动”作为非典型构式,是典型构式“数+量+名”的继承和引申,其“动词”及整个结构的名词性是“数+量+X”这一构式赋予的,是一定认知机制制导下构式压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汤景鑫 《现代语文》2009,(10):46-48
本文从配价语法、语义指向和语音特征等角度对“N1+V1V2+N2”句式进行了分析,讨论能使其产生“致使”意义的制约条件,并分情况讨论了V1V2可能有的配价组合方式,得出了“N1+V1V2+N2”结构只有在V2是一价动词时才能够产生“致使”义。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2+1”培养模式应根据各系各专业的实际情况落实好“2”阶段的教学和“1”阶段的实习就业问题。文章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分析,提出了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举措:1)校企合作参与“2+1”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共同教育管理监督;2)培养专而广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率;3)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