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档案》2008,(6):10-12
攀枝花——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一个阳光眷恋的地方。攀枝花的档案工作犹如兰台绽放的一朵火红的攀枝花,芬芳艳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勤劳的攀枝花档案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在依法治档、基础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与宣传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记录和保存了历史前进的脚印.同时也书写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光辉业绩,全市档案事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
用脚走出来的记者─—记攀枝花日报主任记者吴双焕鸣晓本栏责任编辑万木在百里钢城的攀枝花市,在那山山岭岭、沟沟汊汊,几乎都留有一个人的脚印。他用这双脚跋山涉水,风雨22年,走出了自己的新闻工作道路。他采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有不少稿件还在《四川日报》、《人...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者要永远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攀枝花日报经济部副主任漆贵全在参加采写《攀枝花英才谱》的过程中,我们攀枝花日报的编采人员,深深体会到: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工作者,要永远站在人民群众中间,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永远不落伍,才能...  相似文献   

4.
一次典型报道的成功尝试──关于《攀枝花英才谱》的体会攀枝花日报副总编辑吴双焕本栏责任编辑魏虹本栏编者按地处川滇交界处的攀枝花市,三十年前还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1965年,党中央一声号令,数十万建设者从祖国各地汇聚这里。三十年来,翻阅攀枝花市的建设史...  相似文献   

5.
在攀枝花闹市区内保存有一幢与现在攀枝花市几乎同龄的建筑,这就是原渡口招待所十三幢。这幢在攀枝花发展历程中有着特殊意义的建筑,在攀枝花日益走向繁荣的今天,犹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屹立于现代化的高楼之间。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危机     
“东北问题”,也是全国其它地方资源型城市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对于更多资源未枯竭的城市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未雨绸缪。在这些城市中间,四川南部以钢铁闻名的攀枝花可以算是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7.
李娜  高柱 《新闻三昧》2015,(1):43-47
在时代号召下,20多万三线大军,会战攀枝花,在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建起了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开发建设50周年,共涌现出各级各类劳模860余人。用100名劳模的笑脸组成攀枝花地图,寓意众多建设者的辛苦付出,让攀枝花更加美好,人民更幸福。  相似文献   

8.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现已成为各报台老总的头等大事。但怎样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老总们却有不同的思想、精神状态。一种认为只要不出错,就是正确的导向。不出错当然很好,但似乎有些消极;一种认为只要紧跟上级党委的安排,就是正确的导向。可紧紧围绕当地党委的中心工作,这很正确,但似乎有些被动;另一种态度是积极、主动、创造性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提供舆论支持与思想保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攀枝花日报的老总们就是采取这后一种态度。近几年,该报领导主动对舆论导向进行新闻策划,想出好的点子,并雷厉风行地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1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记者在四川攀枝花钢铁厂参观采访。近几年,攀枝花钢铁厂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攀钢规模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艰苦创业永不过时攀枝花日报总编助理孙志良我是一名年轻的编辑,未曾赶上轰轰烈烈的大三线建设,因而对攀枝花的过去知之甚少。不久前有幸参与了《攀枝花英才谱》的编辑工作,颇受教育和启发。凡是自己经手编辑的英才,我不知读了多少遍,唯恐笔一挥漏掉他们惊世骇俗的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推广,为适应攀枝花税务局办公自动化的要求,攀枝花税务局和西物电脑公司网络部在四川省税务局计算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开发了《攀枝花税务局文件、档案处理系统》。该系统根据国家公文行文规范、国家档案管理规范以及攀枝花税务局收发文、档案管理的流程,对收发文及档案进行计算机管理。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祖国的一块神奇宝地,既有工业开发的巨大价值,也有国防战略的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盛赞“这里得天独厚”。上世纪60年代,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做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1965年3月4日,毛泽东主席收阅吕东、徐驰所呈攀枝花特区筹备及工作打算的书面汇报后,当即批示“此件很好”。毛泽东主席的这一批示,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又名木棉花、英雄树,热带乔木,树冠高大挺拔,花朵硕大,娇艳而富贵。全国惟一的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地处川滇交界的横断山区,攀西古裂谷中段,金沙江与雅砻江的汇合处。这里阳光灿烂,日照充足,常年气温在15℃以上。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富藏钒钛磁铁  相似文献   

14.
百姓的郝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姓的郝记者哈尔滨日报记者晨阳编者按:今年3月8日,本刊收到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魏成群、丛荣同志的来信,信中说:“编辑同志:我们含着热泪向贵刊推荐哈尔滨日报一名女记者的感人事迹。哈尔滨人称她是我们百姓的好记者!”在此我们就转载这篇文章。在新闻圈里,郝志...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社会,就像一辆被科技拖着飞驰的马车,科技犹如脱疆野马越跪越快,使得马车失控颠覆的险情环生,人们面对“自由网”,不如是该欢呼还是该惊叹:这到底是大革命的前奏,还是大毁灭的序曲?  相似文献   

16.
继往开来再谱新篇──写在1998年来临之际《自贡日报》总编辑况显远“满山霜叶随风去,一树梅花报春来”。当我们还在品味着非凡而辉煌的1997年的时候,倏然间,耳畔响起了1998年新岁的钟声。岁月悠悠,光阴似箭。蔫然回首,《自贡日报》已满47岁。《自贡日...  相似文献   

17.
《记者摇篮》2008,(11):F0002
在筹备报庆的日子,我常在窗前,凝神看我们院里那颗大树,这颗有“阜新杨树王”美誉的大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我总感觉这是我们阜新日报的生命之树。我们报社何尝不是这样?一粒种子历经六十年的春秋,如今,她已是参天大树了!  相似文献   

18.
史燕 《传媒观察》2012,(8):40-41
"我就在现场!"这是每一个跑社会新闻记者的基本职业要求与工作常态,也是我们常州日报社会新闻部的行动纲领。而且,天气越恶劣、场景越恶劣、气味越恶劣……我们就已在路上,我们正赶向现场。  相似文献   

19.
史燕 《新闻通讯》2012,(8):40-41
“我就在现场!”这是每一个跑社会新闻记者的基本职业要求与工作常态,也是我们常州日报社会新闻部的行动纲领。而且,天气越恶劣、场景越恶劣、气味越恶劣……我们就已在路上,我们正赶向现场。  相似文献   

20.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工具,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发挥好这个作用关键在于:有没有民本的思想,有没有亲民的作风,有没有为民的行动,有没有利民的效果。泸州日报、泸州晚报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服务群众的需要落在实处,我们的路子就越走越宽,步子就越来越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