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P2P技术迅猛发展,当然在P2P给人们带来欣喜的时候,也给人们带来了烦恼。据调查统计,P2P流量占整个互联网流量达到60%-80%以上,对Web、e-mail等其他网络服务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如果仅仅是进行带宽的扩容并不能实质地解决网络的拥塞状况。  相似文献   

2.
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P2P应用,P2P应用产生的庞大流量给P2P流量识别带来了巨大的考验,针对P2P流量识别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云环境的识别模式。该模式将P2P的识别系统架设在云中,利用Ma-pReduce系统架构和云环境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应对海量P2P流量识别,缩短流量识别时间。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流量监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P2P应用。P2P应用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使得网络变得越来越拥塞。本文在分析了与P2P安全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详细介绍P2P流量监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相关技术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重点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P2P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互联网的传统观念,而成为在流量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新型应用,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与此同时P2P蠕虫也成为目前P2P应用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在P2P蠕虫的特点、分类、传播模型、检测及其防御机制等方面做了综述性的分析,并分析了一些典型仿真软件的优缺点,对开发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P4P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通过像PPLIVE、Emule、BitComet等网络应用软件了解了P2P技术。这些P2P应用给网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乐趣和便利。但随着P2P应用不断深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由P2P引发的很多争论也从来没有平息过,其核心就是P2P应用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并且相关应用往往不可控制,既占用了运营商的有限网络资源,也不符合传统通信的运营模式。面对这些问题,最近一种新的技术被提出,P4P全称"Proactive network Provider Participation for P2P"即增加P2P客户端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通信与合作,降低骨干网络传输压力和运营成本,并提高改良的P2P文件传输的性能。与P2P随机挑选Pee(r对等机)不同,P4P协议可以协调网络拓扑数据,能够有效选择Peer,从而提高网络路由效率。对目前P2P存在的问题以及P4P的相关内容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P2P的定义及特征,并从对等的角度分析了它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当前各种P2P流量识别技术及研究进展,最后对P2P流量识别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P2P流量监控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P2P应用,P2P应用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本文对P2P流量的监控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如今新媒体的多重承载下,收看奥运,春节晚会等直播的渠道变的多元,同时流畅、清晰、高体验画面感也成了网民热议的关键词。但是很多热衷于视频观看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因为带宽障碍,直播或点播视频节目而不断的缓冲的经历。基于人们对收看体验的要求P2P成了近几年视频领域应用最广的基于互联网下载、上传同时进行的技术。它基本成为了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解决视频流畅性能的首选技术。就P2P技术的优势以及瓶颈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望对未来研究网络视频向更流畅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校园网在网络结构、用户上网习惯等方面的特殊性,P2P流量成为校园网网络堵塞的主要原因。为保障关键校园网业务流量得到保障,如何有效识别和控制P2P流量成为新的课题。本文研究了P2P流量的识别及其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
对等网络(P2P)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流量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宽带资源,对互联网构成了威胁,而P4P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宽带资源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P2 P应用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应用之一,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影响了网络带宽资源及网络安全。深度包检测技术是P2 P应用识别中广泛使用的技术,而模式匹配算法是深度包检测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深度包检测技术,需要高效、可靠的模式匹配算法。对一些常用的模式匹配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晓歌  李娜  焦琳 《内江科技》2007,28(5):109-110
本文立足于P2P协议最基本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P2P流量识别方法,对P2P流量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连续性和端口离散性两个P2P流量统计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流量统计特性的P2P流量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13.
P2P技术的发展给网络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基于这一网络传播模式使用作品也引发了许多网络版权问题。本文分析了由P2P文件共享服务模式所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并从技术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4.
P2P软件使用用户版权侵权问题的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秀莲 《现代情报》2005,25(8):8-10
P2P软件在Internet上的广泛使用给网络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作品版权侵权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探讨了P2P使用用户的行为性质,提出了不仅适用于音乐作品,也适用于文学、芙术、虚拟数字资源等作品版权保护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P2P流媒体系统中积分检测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基于P2P方式的流媒体协议都假设节点是合作的,而没有考虑到存在自私节点的问题。本文提出了P2P流媒体系统中一种积分检测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节点通过自身或子节点共享数据流获得贡献积分,贡献积分越高,节点获得数据流的优先权就越高;为了贡献积分最大化,节点有选择地对它的子节点进行检测来促进子节点数据的共享,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分析和模拟实验表明使用该机制能解决长期历史积分问题,提高合作者比例,并维护了较高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6.
熊皓  田嵩  杨月英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4):194-194,196
P2P网络的应用有很多,文章对p2p对等计算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对对等计算在安全问题上进行需求分析,提出设计的思想,为以后解决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宋利 《人天科学研究》2011,(12):118-119
P2P-IPTV系统是目前IPTV应用技术发展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针对P2P-IPTV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介绍了传统的IPTV中CDN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在讨论了P2P-IPTV技术解决上述难题优势所在的基础上,分析了IPTV网络中CDN与P2P技术结合点。  相似文献   

18.
P2P业务的不断增加,造成了网络带宽的巨大消耗,甚至引起网络拥塞,降低其它业务的性能,造成了巨大的IT资源浪费。通过并不安全的网络环境获得的应用程序和P2P协议,可能使得病毒和恶意代码得以躲过安全审查潜入企业内部网络。通过一种P2P流量控制模型,实现分类、标识和控制P2P流量,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P2P技术成为目前网络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由于具有通信过程不易受单点故障影响以及易于扩展的特性,使其得到广泛应用。首先介绍P2P相关技术,详细设计基于P2P的师生互助系统的功能模块,研究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系统的实施可以方便师生实时共享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表明:系统运行性能稳定,对师生互助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P2P技术和应用是日前Internet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P2P让人们通过互联网自接交互,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高效、有接共享和交互,随着P2P研究的进一步深入,P2P技术正在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