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文婕 《采.写.编》2022,(9):160-162+153
新媒体语境使得受众群体对时间、空间的理解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并直接影响到受众群体理解生活、感受生活的方式。从新媒体语境受众群体突破时间维度的限制、突破空间维度的限制角度出发,就出版编辑如何应对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新媒体事件不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受众的能动性不断增强,借助新媒体提供的多种方式参与到新媒体事件的传播中,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媒体事件的传播过程,可以说是受众不断实现自身在事件传播中参与性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新媒体事件受众参与的内涵、参与度、原因和影响的分析,以引导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媒体更加重视受众参与的实现,发挥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空间的新闻伦理失范的表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较强的冲击力,极大地抢夺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致使其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基于此,传统媒体逐步借鉴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方式方法,这一方面使得传统媒体很好的适应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传统媒体新闻伦理的失范。  相似文献   

4.
岳琳 《新闻前哨》2021,(2):25-26
新媒体是在媒体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能够为更多受众参与提供条件的媒体形式.新媒体传播,要注重这种受众参与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新媒体传播中,提高受众的参与体验效果,同时也要强化媒体传播的质量和效率.新媒体传播要想实现社会广泛关注,就要将受众文化的民主化、多样化以及个性化进行探究,加强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5.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被广泛使用后,"积极受众"、受众能动性等概念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注意。本文认为,与电视传播不同,新媒体孕育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在传播方式上,体现为受众参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开放性文本的出现、媒介对受众个体的社会化建构;在传播文本方面,体现为意义的"内爆"和本文的失真。同时,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受众的参与空间、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之相应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信息内爆"弱化受众能动性、碎片化阅读削减传播效力、媒介成瘾导致受众行为失范、复制技术降低受众创新力。新媒体对"积极受众"的建构与解构并存。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报纸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新媒体的时效性、丰富的表达形式以及不受空间限制等方面,这些都是传统报纸无法比拟的。因此,传统报纸要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寻求自身的生存方式,就需要有明确的定位、非常强的专业能力,同时深入研究受众群体,并与新媒体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晶 《传媒》2017,(13)
新媒体自出现以来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并参与着受众群体的文化生活,通过多元化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影响着受众群体的价值观、审美观,而其自身在迎合、引导受众群体的同时,也受到受众群体审美趣味的反作用,不断衍生出新的样貌.本文着重探讨了新媒体形式与受众群体审美趣味的关系,通过对新媒体形式总体特征和影响受众群体审美趣味的因素的分析,探究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深层辩证关系,把握新媒体形式更迭的内在流向,以期充分发挥媒体对受众群体审美趣味的积极的导向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新媒体形式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全媒体环境下,广播电台只有不断挖掘自身优势,主动整合新媒体,探索新的时代下受众所需求的内容产品,才能突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迎来新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李健 《报刊之友》2011,(1):105-106
在过去,传统媒体营造的传播环境中,受众大都是被动的接受者,是观众.是听众。而21世纪以来,新媒体一出现,便以提供给受众充足的能动空间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追捧,传统媒体也意识到这种崭新模式带来的挑战,积极地应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那么新媒体究竟是以什么赢得了受众的青睐,而传统媒体又是以什么为参考进行改进的呢?本文将以“关系传播”为话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健 《今传媒》2011,19(1):105-106
在过去,传统媒体营造的传播环境中,受众大都是被动的接受者,是观众、是听众。而21世纪以来,新媒体一出现,便以提供给受众充足的能动空间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追捧,传统媒体也意识到这种崭新模式带来的挑战,积极地应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那么新媒体究竟是以什么赢得了受众的青睐,而传统媒体又是以什么为参考进行改进的呢?本文将以"关系传播"为话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对人们传递信息、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视觉空间、互动体验、个人感受以至于生存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视觉传达设计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时期,如何让新媒体拥有更多的受众,提高受众满意度,成为媒体从业人员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出发,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历程及其改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为新媒体大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蓬勃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读者(受众)问卷调查,了解认识西安晚报及其创办的新媒体的传媒受众喜好,研究西安晚报分众传播的优势和不足,并就如何办好西安晚报和新媒体,实现传统媒体资源下的转型和媒体融合,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读者(受众)的反馈,在过去的一年里,西安晚报及其新媒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有力的文化根基,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公共话语和各抒己见的交流平台,受众拥有了一定的话语空间。一些学者意图利用新媒体打造一条专属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道路,就"非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提出一系列想法。传播时代进程对昆曲发展的影响使得社群培育的实际操作或许还有可斟酌的空间,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受众如何获取昆曲社区的资源基础是其中的主要方面。传统昆曲建立对应社区的条件在现代化语境的框架中似乎面临着一些缺失。昆曲的社群模式在传播时代进程中经历了高低起伏,受众参与昆曲的行为方式虽然同前大众传播时代保有相似之处,但受众的行动意义在现代化演进过程中有了实质性的转向。昆曲的社群模式与昆曲文化在传播时代进程中经历了从本质意义(历史观)到精神实质(受众行为)上的断裂,昆曲社群模式的断裂、传受关系的质变,皆显示出昆曲在现代化语境中的回归与旧有方式存在着本质差别,那它的回归是有限的。正视非遗资源获取的困难与不便,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培育昆曲社区。  相似文献   

14.
潘亚平 《中国广播》2014,(11):64-66
本文分析了广播存在的危机、面临的挑战,提出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实现突围的办法即搭建与受众的互动平台,满足受众自主选择节目的需求,实现广播功能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侯雅惠 《视听》2023,(5):154-157
移动场景的出现使贺岁广告的创意与表现方式更加丰富,贺岁广告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了与受众的良好互动,达到了更好的营销效果。移动场景的时间、空间、人、物、关系和价值六大因素为贺岁广告的创意提供了思路。贺岁广告主要从利用时空搭建营销场景、利用社交关系强化场景连接、利用内容提升场景体验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实现了受众从被广告场景吸引到拥有良好体验的跃迁。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18):32-35
随着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的变化,纪录片也应当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去面对新的形势。《客从何处来》第二季将"明星效应"与新媒体的特点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而"明星纪录片"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很多成功的案例。借助"明星纪录片"吸引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关注,进而开拓纪录片的发展空间,这对中国纪录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攀 《中国广播》2014,(11):41-42
在当今新媒体打造的舆论阵地上,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相对较低,如何让更多的时政新闻适应新媒体语境、善用新媒体技术,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广播时政新闻报道需要不断调整语态,以适应新媒体舆论传播环境中的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岛内民众对两岸未来发展态度的变化使得对台广播需要借助当前形势实现突围。但是由于多元化媒体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对台广播原始生产能力受到冲击,可利用的传播空间也不断被挤压。因此,需要通过即时的传播平台,借助互动沟通信道的建立,利用受众资源获取节目灵感,并从新媒体发展要求出发,遵循"内容为王"的规律,进而扩大对台广播传递空间,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实现自身的转型,是必然选择.地方电视媒体要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全媒体转型战略,才能扩大影响力、争取话语权,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坚持“内容为王”,提高节目内容质量 节目内容的品牌化一直是电视媒体追求的目标,在全媒体时代,提高节目质量更是地方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必由之路.只有充分重视受众的实际需要,满足受众的视听体验,提高为受众服务的意识,节目内容体现出专业化、个性化,才能很好地解决地方电视节目鱼龙混杂的问题,对广大受众产生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传统媒体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受众日渐分流,广告收入逐年下降,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任务更为紧迫,已经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广播电视媒体具有内容制作优势,视听新媒体具有传播经营优势,二者强强联合、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对此,要通过功能融合、流程再造,推动内容创新、传输覆盖、渠道拓展、平台运营、组织重构、信息安全等各个环节的协同演进,实现—用户可选择、受众能互动,大屏带小屏、小屏回大屏、多屏联受众",方能不断丰富拓展网络视听新空间,构建网络视听新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