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编选了魏学咿的《核舟记》一文。课本对“其船背稍夷”一句中“船背”的注解是:“船的顶部较平。”《教师教学用书》也提供了隋树森先生的分析:“背”字在这里应当解作“上面”。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  相似文献   

2.
一、“船背”应解释为“船底”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一句中的“背”字,《辞海》中有两种比较接近的注释:一是“脊背”,二是“后面”。课本采用了前一种,将“船背稍夷”译为“船的顶面稍平”,将“背”解释成“顶面”了。这样解释不符合文意,理由有三: (一)这里的“背”应取《辞海》中“后面”一说为宜,即“物体的反面”。《周易》王弼注曰:“背者,无见之物也。”意思是说“背”就是看不到的地方,而核舟的顶面一眼就能看到。故不能把“船背”解释为“船的顶面”。 (二)“背”本有反面之意。《核舟记》把船的中、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初中语文第四册《核舟记》一文中,“其船背稍夷”一句,课后注释是这样的:“背,脊背。这里指船顶。”教师参考用书中摘引隋树森先生的文章,也认为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是“顶部”,并引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作为例证。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在此提出并与各位专家及广大师生探讨。首先,在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因此,笔者认为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将白居易诗中的“船背”理解为“船顶”,也正是根据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征决定的。因为雨…  相似文献   

4.
记忆力是学习的基本功 不论小学还是中学,老师都会给孩子留一些需要记忆的作业。比如语文老师、外语老师经常会要求“记单词、背句型、背名人名言、背精彩的课文”;数学老师要求背“小九九”,背各种数学公式,背不同类型的例题。每个学科大抵都是如此。为什么要训练孩子们“背”的功夫呢?因为这是学习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5.
初二《核舟记》中,说“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落款和篆章一共刻了十八个字。“船背”是什么地方?课本注为“船的顶面”,似有不妥。“背”是脊  相似文献   

6.
“北”的本义是相违背。《说文·北部》:“北,乖也,从二人相背。”乖,违反,背离。古代称打败仗时和敌相背的方向逃走为“败北”或“北”.“北”引申指打败仗。“北”在甲骨文时代已普遍借用来表示方向。于是.又造一个“背”字,分担“北”的本义。“北”“背”成为古今字。“北”的本义在古老的成语中还可看到。  相似文献   

7.
“败北”就是打败仗的意思。“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古时两军作战,打了败仗向后逃跑的一方,总是以背对敌的,  相似文献   

8.
有一所小学规定:该校4300多名学生每周一到周四都不用背书包回家,书包统一留在班级保管。据了解,学校这一做法的初衷是想从“作业改革”上来探讨学生的“减负增效”。据校长说“,不背书包”是学校一次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的“减负”问题,确实有必要好好探讨。从作业改革的角度来考虑“减负”问题,也算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学生“不背书包”,不等于教师不布置作业,而是要布置有实效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率。学生的“包袱”问题,绝不仅仅是“背不背书包”这么简单。既是学生,总得背个书包才像样,才像个读书人的样子。但是,小小年纪却又背个格…  相似文献   

9.
初三刚开学第二周的一个早上,“老师,我来背Section A的3a部分”“行,背吧!老师听着”。“这声音应该是安吧。”我在心里高兴的想着,“安已经很久不背课文了!”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1.“读读背背”重在“读”与“背”,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2.创设与儿童年龄相符的语言氛围故事情境、教学游戏等,为学生积累语言搭桥铺路。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阜阳县宁老庄高级职业中学校长刘公言“荣获”“背馍“校长的称号是因为他老母亲说的一句话。一次,刘公言又像往常那样回家背馍,他老母亲难过地说:“你这孩子呀,上学时就背馍,现在能挣钱了还背馍。”就是这位“背馍”校长,一心扑在职业教育事业上,把一度被人称为“死鸡”的宁老庄高级职业中学救活了,还获得了阜阳县委,县政府和阜阳地委、行署命名的“文明学校”称号。  相似文献   

12.
“郭路浩来了,郭路浩来了……”听到这喊声,我们班的同学一拥而出,跑到了楼下,满怀喜悦地去迎接郭路浩。“我来背!”“我来背!”……同学们争着抢着要把他背回教室。“不用背了。”郭路浩的妈妈哽咽着说,“他已经不能再上学了,谢  相似文献   

13.
国庆节那天,肖菲带着四岁的儿子乐乐去超市,恰巧遇到一位老同学,他们也带着孩子在逛商店。老同学难得相遇,话自然多,再加上各自都带着孩子。于是,大家互相称赞起对方的孩子来。同学的丈夫夸奖乐乐道:“瞧,这孩子长得真漂亮。”见这样赞扬孩子。肖菲的脸上顿时光彩四溢。她对儿子说:“来,乐乐,背一首诗给叔叔阿姨听听。‘两个黄鹂鸣翠柳……’”肖菲起了个头。可儿了却管自看着货架上五彩缤纷的商品,摇着头说:“不!我不背。”“哇!乐乐会背古诗了,真不简单!”诗还没背,叔叔又赞扬开了。“我不背,就不背!”肖菲急了:“你背呀,为什么不背?在家里你不是很会背吗?”然而,乐乐还是不肯背,他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去。这时,肖菲的同学说了:“来,我们的楠楠背一首  相似文献   

14.
《醉翁亭记》上完了,我要求学生把它背下来,并强调背不出的罚抄课文三遍。第二天,我首先点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他除了把“伛偻提携”背成“区娄提携”外,基本过关。接着,我又点了一个中等水平的女生,谁知她仅背了第一句就不做声了。后面几个学生,除了一个背了一半以外,其余的全成了哑子。我有些生气。“能背诵《醉翁亭记》的请举手。”等了半天,六十六个学生中,仅有两双手犹犹豫豫地举起来了。“这篇课文就这么难背!?”“不难背你就试试!”一声嘀咕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教室,冷不防将了我一军。“好吧!我背一遍。”“背不出也要抄三遍。”一…  相似文献   

15.
背“小猪”     
游戏方法: 爸爸或妈妈将宝宝背在身上,坐在垫子或床上,前后摇晃做背“小猪”状,并朗诵儿歌《背“小猪”》:“背‘小猪’,卖‘小猪’,谁来买?妈妈说她不想买,爸爸说他没钱  相似文献   

16.
这里说的“记背”既指识记,又指背诵,统指在学习中对所有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复习要狠抓落实记背;而记背的真正落实,就得坚持“记背一二三四五”。  相似文献   

17.
要学好《有余数的除法》,必须熟记乘法口诀。教学前,拿出一定时间要学生背口诀很有必要。不但要会“按顺序背”,“任意指定背”,还要会“固定数字拐弯背”。比方见到“3”,要能背出一三、二三、三三、三四,……等口诀。“拐弯背”对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很有作用,应使学生人人熟练。另外,还可安排点填空习题,如()×5<16、6×()<41等,这是过渡到有余数除法法  相似文献   

18.
“背刺”是近年来产生的一个汉语新词,其构造和用法富有时代特色。本文首先介绍“背刺”的来源及含义;其次从结构和语义两方面分析其形成机制,认为“背刺”的形成受到古代汉语句法、类推和隐喻机制的共同影响;接着分析说明其句法分布,并从语言内外部探讨其流行的原因;最后讨论“背刺”的社会认可度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会想:语文作业有什么丰富多彩的,只不过就是“读读”、“写写”、“背背”罢了。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时,我也是这样给学生留作业的。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读读”、“写写”、“背背”这些常规作业形式,有些太单一,学生有时会感到枯燥乏味,作业质量不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也不大。后来,经过摸索,我发现,除了这些常规作业形式,语文作业还应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1984年,大同中学一位叫洪光磊的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幻想”的作文,那时她在文科班学习,她在文中写道:“每天的主要功课就是背!背历史、背地理、背外语……为了应付上课提问、测验、考试,最终是为了应付高考!”她把课间休息称之为“放风”。在好不容易挨到的“放风”时间里,她与几个同学一起议论“将来去办一所新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