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新加坡高等教育枢纽包括学生枢纽、高技能人才枢纽和知识创新枢纽三个层次.新加坡通过制定外来人才与创新创业政策、全球校园计划、生物医学科学计划、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校园计划以及与著名大学合作组建大学联盟等举措推动高等教育枢纽建设.与此同时,新加坡在建设亚洲高等教育枢纽进程中,面临着国际学生招生数量不断萎缩、国内民众的反移民情绪不断高涨以及如何处理国家高度干预与学术自由、基础研究与科研成果商业化的关系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
阿联酋通过发布国家创新战略以及制定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等方式为区域高等教育枢纽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吸引国际分校、打造高等教育发展新引擎、构建知识与创新枢纽以及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等举措成为阿联酋建设区域高等教育枢纽的重要路径.与此同时,阿联酋在建设区域高等教育枢纽的过程中,面临着从知识消费国转变为知识生产国、市场与利益驱动导致供大于需的无序发展、缺乏统一的质量保障机制、高等教育机构研究能力和投入不足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中国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战略行动深嵌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共存的新时代背景之中,既应符合以建设"国际教育枢纽"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跨境教育的国际通则,又应承担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土使命.当前,"国际教育枢纽"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学生枢纽、技术劳动力枢纽、知识/创新枢纽.中国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区域布局中,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是两个战略重点.在全球视野与中国行动的双重考量基础上,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应定位于学生枢纽类型,宜坚持"点"的建设思路,采取打造"留学中国"特色的发展策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应定位于知识/创新枢纽类型,宜坚持"面"的建设思路,采取打造"本土留学"特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2004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建设区域教育枢纽的设想,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特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建设区域教育枢纽,建立与“一国两制”相耦合的特区高等教育,对于香港和内地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彰显“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价值。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政策既是对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回应,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呼应,更是对“一国两制”的响应。根据“一国两制”理论,基于“全球—国家—地方”分析框架,探讨“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发现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选择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多元化三大发展战略和建设路径,在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深化区域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初具形制,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人员流动、项目流动和机构流动为标志的三种主要跨境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在一些跨境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在国际组织、区域国家政府、高等院校等协力合作下,一种新的区域跨境高等教育合作模式——跨境大学出现并迅速发展.通过对典型案例巴伦支海跨境大学的产生背景、运作机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建议我国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和在“一带一路”区域开展跨境高等教育活动时,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跨境大学的价值与作用,积极构建“一带一路”跨境大学;推进学位学历互认,加强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多方筹集资源,拓宽办学实体来源;畅通沟通和协调机制,助推跨境高等教育深入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6.
跨境高等教育由学生和教师、项目课程、教育机构这三个方面的跨境流动来进行。由于国际学生的流动人数众多,招收外国学生不仅有利于加强国家间文化、政治、贸易、经济关系的长期发展,提升国家的竞争力,更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笔者从经合组织与我国学生跨境高等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发展跨境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并从经合组织及其成员国的宏观政策对发展学生跨境教育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在宏观层面上发展学生跨境高等教育可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职能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创新”是高等教育职能更新第四阶段的根本标志。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职能,应当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首要目标。为了研究创新人才,将人才定义为“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比较适宜。创新人才质量标准,可以从创新知识系统、创新能力系统、创新素质因素三个层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初步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历史任务,需要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同时,社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攀升,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加大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力度,实现多元化办学,加快大众化发展进程,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进入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指引下,培养“最具革命性的创新一代”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有赖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高等教育创新的目的是通过对教育结构要素的重新组合或对教育生产函数的重新设计,为发展我国的知识生产力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发展知识生产力,应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教育”、“和谐发展”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也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根本要求。实施高等教育“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的同时也是创新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千百万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通过加强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实施战略管理、课程设置的全面化、建设全面社会实践的教育机制以及创新实施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价等途径来实现高等教育“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以及打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马来西亚高校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流入.面对全球化挑战,马来西亚高校主要通过东盟国际学生流动项目、创建国际化高校及与国际组织合作等路径来实现国际学生的流动.与此同时,马来西亚在建设亚洲高等教育枢纽进程中,面临着国际生源被稀释、过度依赖国外人力资源、国际学生学习经历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再有,如何处理好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也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生产与创新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面对知识社会对人才和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应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实施政府放宽控制的政策;合理分类,优化结构,实施多元办学体制并存;科学设置,创新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加强合作,保障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3.
高技能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描述了当前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象,分析了国家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改变高技能人才短缺现状的努力,介绍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的重大突破--高级工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衔接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大学与城市/区域的互动与共生发展由来已久。相较于奈特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叙事中的高等教育枢纽,我国在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实践始终伴随着宏观战略、地方政策以及现实需求间的耦合与张力。就长三角等区域/城市群而言,其庞大的地理空间尺度和域内各城市间发展模式的差异性,致使在形成高等教育枢纽的过程中呈现出“双层嵌套”样态,即若干各具特点的城市级枢纽共同构成区域/城市群级枢纽。有鉴于此,或有必要在关注长三角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态势的同时,对其内部市域高等教育枢纽的建设模式加以分析,从而加深对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形态的认知,继而生发出对既有国际化理论之于本土实践适切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商科高等教育落后于发达地区,其突出表现在创新型职业经理人的培养方面。民族地区商科高等院校应从完善创新环境、更新培养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和拓展实践教育等角度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实现我国商科高等教育改革整体推进的同时,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刘静 《上海教育》2001,(11):46-47
高等教育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骨干人才和作出知识贡献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到动力和辐射源的作用。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应该从“理想素质”“知识素质”和“人格素质”等三个方面为国家培养具有知识创新攻坚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现代化跨世纪的人才。一、理想素质是成功的动力凡事都要有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可能成其事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商科高等教育落后于发达地区,其突出表现在创新型职业经理人的培养方面.民族地区商科高等院校应从完善创新环境、更新培养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和拓展实践教育等角度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实现我国商科高等教育改革整体推进的同时,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好奇心和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生活驱使下,高等教育正以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整合资源、服务个人价值实现。一个以集知识发现、传播和应用为基石,以教育服务为方式,以文化为承载,以促进人的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目标的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正在形成。在此趋势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主要任务是重塑战略定位、再造发展策略、改革教育服务模式和重置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论高等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为主旨,创新型国家建设更明确地要求高等学校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这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意义;二是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通用型人才;三是加强教学过程的创新;四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五是增强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六是加强教育环境的创新。只有切实采取以上这些战略措施,才能确保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高校应打破传统教育的观念、体制、运行机制等制约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的"瓶颈",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重新界定自身的地位与作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本文阐述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培养特征和培养渠道,重新界定了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我国高校在今后的改革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改革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