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专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的现状,明确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的关系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并总结劳动教育与食品专业实践协同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实施专业劳动实践教育提供参考。只有深化专业劳动教育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蔡金桔 《考试周刊》2022,(28):121-126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劳动教育,强化小学生劳动观念以及培养小学生劳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具有综合的育人价值。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结合教学现状初步探讨融合原则和实践策略,旨在通过学科中的德育与劳育相融合,促进小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应立足初中生物学教学实际,从生物学课堂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社团活动强化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劳动教育、教学评价量化劳动教育等四个维度有效渗透劳动教育,构建基于生物学学科特点的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汽车类专业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职业规划,开设“‘车工匠’洗车劳动实践”课程。该课程顺应新时代劳动教育需求,通过理论学习、实操践行、志愿服务、思考总结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素养,有效实现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与志愿服务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我校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深入挖掘地域特色资源,整体架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通过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劳动实践、评价变革等,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探索出新时代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李蕾 《贵州教育》2011,(9):11-13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就是要探索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构建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中小各学段要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为目标,使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高中地理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兼备的学科,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地理教师要找准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契合点,在地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当中渗透劳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探寻提升学生实践力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陈玲萍 《科教导刊》2023,(23):85-88
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拥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融入新工科的实践教学中,构建基于真实劳动实践场景的“两结合、三实际、四维度”的“劳动+”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用劳动教育赋能实践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习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劳动态度、劳动观念以及劳动精神,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构建及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培养德学兼修、爱岗敬业的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王吉利 《学周刊C版》2023,(2):118-120
在素质教育背景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符合素质教育改革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养成自主劳动的好习惯。立足小学语文课程,追问教学过程,促使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生成和劳动智慧生长的双重过程。在这样的劳动润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涵化其人格素养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张潇 《中学教学参考》2022,(28):77-79+83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与手段,正随着新课改推进、新课标实施和新教材使用,越来越受重视。中学地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符合新时代教育、地理学科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具备德育、学科和课改三重价值。中学地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要夯实地理课堂“主阵地”,塑造劳动观念;淬炼地理实践资源,提升劳动技能;构建地理学科多维评价体系,培育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劳动教育旨在把先进的劳动形态、劳动意识、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融入劳动教育教学,注重在真实社会情境和实践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劳动能力,体现人的主体性发展需求和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围绕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教育者可以设计基于现实问题解决或现实任务实施的主题课程,以实验研究、探索创新为主的创新类课程,以及基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自选课程,构建起既融合又独立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让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契合学生成长需要,又满足社会的现实期待。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面临着劳动实践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不足、劳动实践内容的信息化转向缓慢、劳动价值认识的淡化等问题。信息化新态势带来的劳动教育现实困境,需要从构建劳动教育有力依托、适应社会信息化新要求、瓦解劳动功利化倾向等方面寻求科学的应对策略,多方位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劳动是人们利用其文化知识、实践技能、科学思维,通过创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产生新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劳动。创造性劳动教育的主体具有“师生双主体性”,内容体现“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性”,实施过程体现“认知与实践深度融合性”。为此,我们需要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造性劳动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工作时,会更加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创 新精神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是目前各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基 本要求。尤其在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 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有更好的发展。在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什么学科都需要要求学生具备 创新精神。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利用 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实践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 创造能力。因此,本文主要以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专业学生为 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原则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实训创新结合实践锻炼,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 到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