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积极探索加强媒体建设的路径策略,提升新型主流媒体话语权、主导权,坚持建立和完善全媒体语境下新型主流媒体的互动与反馈机制,把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原则贯穿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发展始终。  相似文献   

2.
基层媒体作为地方时政新闻报道的主要平台,在引导当地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舆论导向作用。相比中央及省级媒体,基层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为此,基层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功能的同时,还要有"问题"意识,在内容选择上要"接地气",在形式上要更"鲜活"。  相似文献   

3.
媒体是政治沟通的重要渠道,党管媒体是党对各级各类媒体进行管控与规制,是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手段,是坚持党的领导在新闻舆论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推进和加强媒体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其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是:要坚持把党管媒体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党管媒体要以恪守党性原则作为根本遵循、要以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作为主要任务、要以创新媒体管理体制机制作为关键环节,不断提升媒体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媒体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辐射日益增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针对有些媒体出现的虚假新闻、低俗之风、小事件"添油加醋"等不良现象,媒体要通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化"走转改"活动、有效开展舆论监督等途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国梦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少社会问题在媒体的推动作用下迅速演化为媒体事件。在媒体事件中,主流媒体不应"失语",而应通过及时报道、议程设置、培育"意见领袖"来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弘扬社会公平正义的主流价值文化,提升主流媒体在媒体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6.
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媒体资源作为教学的载体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各类媒体资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笔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理念和文化意识,并且在教与学过程中处处体现真实交际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这种语言的运用产生真知真能真感,让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断言:"我们正在退出视觉的时代,进入听觉和触觉的时代。""!按照他以传媒为标准对世界文化及文明的划分,所谓"退出视觉的时代,进入听觉和触觉的时代"是指以文字为中心的书面文化逐渐被以电子、网络、媒体为中心的媒体文化所取代。的确,媒体文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符合媒体发展的规律。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探寻可行的融合发展策略,需要进一步厘清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从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整合媒体资源、强化互联网思维等三个方面加以推进,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媒体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媒体观强调融合党报与新媒体"两个舆论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原则,注重讲故事,开展"红灰黑较量",占领舆论制高点,强化互联网思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报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媒体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媒体观的思想根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媒体观通过主流媒体的实践具体化。通过提高统筹理论与舆论的本领,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培养网络传播人才,形成"两个舆论场"的融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传播格局,实现传播载体多元融合互动。  相似文献   

1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日前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当前"文化产业化"思潮在中国毒害甚深,阻碍文化的发展。他还特别建议媒体不要将娱乐版和文化版混在一起,应像过去一样区分清楚,从而给文化更大空间。冯骥才把文化比作需要跳和爬才能摘到的树  相似文献   

11.
党管媒体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舆论党性原则的最高体现。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有哲学、法理、政策、道德和学理等理论依据和党的建设与媒体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要在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政治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服从党的领导,做到令行禁止。  相似文献   

12.
一段时间以来,"三俗"文化有愈演愈烈趋势。本文从媒体间的恶性竞争、受众猎奇心理的自我放纵、传媒工作者文化道德素养的欠缺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造成"三俗"文化泛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规范市场竞争、强化媒介自律、提高媒介素养等方面提出媒体在制止"三俗"文化泛滥方面所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杨哲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2):80-83
文章通过对我国102所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分析,发现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脱离学生实际、"万金油"式的职业定位、专业不专的学生能力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应坚持"面向数字媒体行业"、"技术或艺术取向"等两个原则,在培养规格中应强调"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类素质的培养,并设计与确定了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人们进入一个自媒体时代。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师生关系民主化、受教育者学习自主化以及教育内容和形式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但同时,信息的碎片化造成价值选择的多元与开放,资讯传播的无序导致监管的缺位,时空交织的"压缩性"导致传统与现代的选择困境等,这些问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既根植于本土又面向全球,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虚拟网络,既根植于传统文化又面向现代化,才能与时俱进,保持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中的私媒体新闻发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新闻发布和新闻的搜集上,出现了一些被称为"私媒体"或是"自媒体"的网络新闻传播的文化现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即时新闻的发布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现象,一种非主流媒体的个体传播文化.在突发事件中,私媒体的报道对于新闻的及时性和透明性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报道不实或是报道的负面效应.使得新闻发布的权力、责任、管理、处罚问题凸显.从传播学理论角度看,网络时代突发事件中私媒体的新闻发布的问题,这包括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的权利,或者不知有关事件信息的虚假而进行传播的行为责任,以及"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等等,都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当代传播学理论研究在私媒体新闻发布上的反应应思考的问题是:1.私媒体新闻权利和问责,私媒体新闻发布对个人隐私构成的侵权的界限和责任;2.私媒体新闻发布过程中,新闻传播环节的"放大器"--网络平台的作用和责任;3.私媒体的"编造新闻"和"错报新闻"的概念的界定;4.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发布的新闻是否"虚假信息"的判定;5.政府媒体须互动以应对突发事件;6.个人公民、企业、政府三大网络要素构成了互联网的新闻源;7.新闻博客获得信息的可靠性、质量、真实性的监管;8.新闻博客散播谣言和诽谤的纠谬监管的缺位.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美育"课程,无论是教材架构还是课堂教学方面,均应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紧扣时代脉搏,坚持话题导入,凸显人文关怀,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积极引导。同时要尽量避免为追求课堂教学效果而游离于知识教学、将理性评价降格为低俗文化现象之简单罗列等弊病。  相似文献   

17.
在河南省中原崛起的过程中,河南广播电视媒体举起了"中原文化"的大旗,将其作为地方媒体的立足点和创新特色,既有利于河南省的形象传播,也有利于河南广播电视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河南广播电视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更要注意依托卫星频道和历史资源,打造文化特色栏目,来扩大媒体影响;同时进行产业开发,扩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报纸媒体"读书"类专刊的价值取向其一,报纸媒体"读书"类专刊是沟通书与读者的有效桥梁,形成了"浅阅读文本"的"文本"价值追求;其二,报纸媒体"读书"类专刊的价值定位在于思想性与新闻性并重;其三,报纸媒体"读书"类专刊的价值崇尚是提高自身文化品位,争取"文化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远程教育的媒体教学思想:从物性到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远程教育的媒体教学观经历了一个从关注学生的外在行为反应到内心文化人格的变化过程,当人类的远程媒体教学从单纯的以强调教学效果为旨归的学生学习中心主义,发展到更强调人文关怀意识的以学生的人性为需要基础的学习个性主义时,这恰恰说明,远程教育媒体教学在突出教学媒体"物性"的同时,也在最大限度地彰显着媒体教学的"人性"意义,教学媒体的"物性"其实正是为实现媒体教学的"人性"服务的,学习者"人性"的学习需要结果,竞然以教学媒体"物性"的媒体教学方式为前提,这进一步反证了远程教育媒体教学模式的复杂性、荒诞性和反讽性。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呈现自身的价值意蕴。从具体实践效果方面看,传统党史教育的实践属于学校教育范畴,由此导致接受过程中出现"浅表性"问题和"片面化"问题。从现实发展方面看,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融媒体传播为党史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对提升党史教育工作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澄明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的价值,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厘清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坚持以融媒体传播为发展契机,完善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坚持贴近大众生活,兼顾理论化与生活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