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小学阶段唯一的古典名著单元。这一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四篇课文的编排由易到难,旨在揭开古典名著的神秘面纱,引导学生走近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初步感受古典名著语言的特点、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进而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解读文本,选择与学生心理发展和语文能力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因文定教,以学施教。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智慧生长与情智发展的生态场,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要时时关注作为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的学生,处处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知识经验、情感兴趣等出发,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终身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灵动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以学定教”“以学施教”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情需要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做到眼里真正有学生。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更应努力做到以学定教、以学施教。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追求真实有效是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目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与环节,从而真正实现因学施教,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遵循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能力,为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实现初中语文"因学施教、立足课堂"策略已经成为了全体教师一个大的教学目标,现如今,初中教学课堂存在着诸多不足,存在课堂融合不够,学生动力不足,教学课堂设计模式化等。"因学施教、立足课堂"对初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面对现在的教学现状,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实践措施及意见。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综合学科,是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通过阅读古典名著不仅有利于加强小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优良品质,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阅读古典名著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在小学语文阶段开展名著教学提出了三条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有误区,学生的读有困难。教师只有认真与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及其编者对话,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的“度”,以激发兴趣为导向,以课后练习题为抓手,适度而教,才能提高该单元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课前预习的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教师和学生也都对这一模式非常认可。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开展,许多教师和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弊端。不少教师认为,这样的学习模式会导致两极分化的学习效果。因此,探讨新的初中语文教学理念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就是一项新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逐渐被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但是其实施路径还在探索之中,故而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古典名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发挥古典名著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以此为背景,文章将综合运用文献研读、案例分析等方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简要概述和分析小学高段语文古典名著单元的编排意图和思路的基础上,围绕“统贯”和“超越”两个关键词,从整合单元教学体系和实施单元教学计划两个角度,立足单元整组视域,探索小学高段古典名著教学的实践策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完成单元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领会古典名著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追求有效乃至高效,教师在思考相关策略的前提下,力图课堂教学适应课程改革之需要,适应人才培养之需求。本文从立足课堂,因学施教所做的思考值得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1.
千千 《福建教育》2010,(5):18-19
面对男孩危机,幼儿教育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如何转变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男孩的各项素质?各专家和教育人士提出了相关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97):37-39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充分重视语言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当前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需求。对初中语文学科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这是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独特的人文内涵,将课堂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在推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的同时,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文章简单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初中生语文学习特点,提出了"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提倡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整本中国古典名著,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是极有帮助的。文章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单元活动为例,探索在“双减”政策与新课标背景之下,小学高年级如何指导“整本书阅读”,以期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减轻其畏难情绪,并初步养成整本书的阅读习惯,感悟古典名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期,在小学教学中做好教育引导,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教师需要结合"以德施教·以爱育人"的基本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关爱每一名小学生,用自己的德育素养影响学生,在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用爱去助力学生的成长。结合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实践,探索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汪黎 《文教资料》2012,(20):167-168,177
"因性施教"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被广为探讨①。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因性施教"其实是一个暗藏悖论的矛盾之策,是一种只看重眼前教育效益的短视教育理念和行为。通过反思男女两性的差别究竟是如何被后天建构的问题,得出"因性施教"其实是漠视和延续该错误"建构"行为的结论。提出"因性施教"应该包括"根据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弱点,进行实践教育上的引导和弥补"及"根据个体在充分地自然发展和选择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多样化的兴趣、性格、特质和天赋进行有目标的方向性培养"两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南钢 《现代教育科学》2007,(2):69-70,42
针对我国出现的教师有偿家教和"因财施教"问题,辩析了因材施教与"因财施教"的区别和差异,对"因财施教"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做了系统分析,提出转变"因财施教"为因材施教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出现的教师有偿家教和“因财施教”问题,辩析了因材施教与“因财施教”的区别和差异,对“因财施教”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做了系统分析,提出转变“因财施教”为因材施教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教师为中心"等错误观念被我们彻底抛弃后,"学生为中心"的新观念并未随之生根。我们感觉到课改成功的新课堂,仍然被某种东西束缚着,仍然不是我们真正期待的新课堂。若从观念本身来思考,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新观念的内涵或理论表述存在始料不及的缺陷,二是过去被推崇今天仍然被视若圭臬的观念,隐含着新课堂真正形成的潜在阻碍。本文就第二种可能提出看法,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新课堂的真正实现,产生着并非全部为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男幼师培养要“以生为本”“因性施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为本"要求男幼师培养工作"一切为了男生、为了一切男生、为了男生的一切";"因性教"要求男幼师培养工作必须考虑男生的性别特征、专业思想、就业理想、学习环境、心理压力及社会对男幼师的专业要求等."以生为本"体现了男幼师培养工作的人本性特征,两性差异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是男幼师培养"因性施教"的理论依据,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生存状态及男生教育的落后面貌是男幼师培养"以生为本"、"因性施教"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标准蕴含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思考和实践中,逐渐探索形成了素养导向下“依标施教,以评促学”的教学主张。在论述该教学主张的缘起、内涵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总结相关教学实践认为,“依标施教,以评促学”主张的践行主要有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素养化单元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一体化设计“教、学、评”活动;以生为本,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运用课堂观察量表,反思“教、学、评”一致性状况等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