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浩 《教育教学论坛》2022,(18):173-176
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改革的根本要求。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应在注重传统优势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同时,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导向,积极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贴近学生日常习惯,不断增强教师队伍互联网思维,以创新教育模式和手段为基础,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以创新教学评价为支撑,提升教学评价亲和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综合考虑和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2.
刘艾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50-151
要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内涵,建构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动态与静态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评价原则,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塑造、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将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融合,应注重发挥教师主导功能与彰显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丰富思政课程党史内容支撑,建立红色资源实践教育基地,利用新媒体融入思政课助推党史学习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与其它课程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具有政治思想性与理论知识性相统一、即时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和模糊性与精确性相统一的特点。教学评价设计应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特点,注重评价目标的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结合、评价内容的政治思想性与知识理论性相结合、评价结果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评价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坚持评估的政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知识、技能、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原则,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评价应考虑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多维度切入。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困境,网络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挤占以及大学生原子化思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的认同感水平低下,涟漪效应的结果就是思想政治教师工作热情下降以及师生之间的不信任关系恶化。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进行变革与创新,区块链所具备的技术优势、创新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具有很强耦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区块链价值赋能,构建"学习账本"新型模式增强大学生自律学习能力,以分布式学习提升大学生参与度,同时通过新型信任机制的建立促进师生良性互动,顺应"区块链+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时代,引入接受理论对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颇具现实意义。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期待视阈,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实现师生视阈融合、提升接受效果的基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的根本;促进大学生第二文本的生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的关键;建构知行统一的课程评价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是必要的教学方式。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存在教师较难融入虚拟教学情境中、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缺乏统一的线上教学平台和缺少在线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单一在线教学面临的挑战出发,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介绍了依托超星学习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实践,并提出了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高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构成一个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具有法律意志性、政治导向性、针对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评价理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理论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所应遵循的原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师生关系阻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通过促进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实现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信仰践行等途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论断的理论与实践回应,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能够纠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辨缺席”现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教学思维,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遵循“建设性”达到“理论的彻底”,又要坚持“批判性”最终实现“彻底的说服”、“掌握群众”,实现以“破”促“立”、“统分结合”、“有机结合”。二者辩证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教学内容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2.
以工学结合为契机深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认为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进入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使教学时空得以拓展与延伸,这就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两个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研究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有利于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高校应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完善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各类平台,重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研究性教学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应着力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形式以及考核评价体系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区块链让人们进入了数据自由传输的时代,加速了智能时代的到来.从区块链的技术实质来看,"大数据算法→多中心溯源→价值互联网"构成了区块链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逻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区块链深度融合提供了思路.但也应当看到区块链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风险挑战,多中心结构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地位,脚本语言的可编程性改写思想...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四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特点,聚焦教材重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点,创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形式和平台,探索推进差异化融合、针对性融合和多样态融合的实践路径.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治高度、时...  相似文献   

17.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行了多年的探索,采取了一系列与职业技术院校相适宜的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预期的实践成果:创新教学理念,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创建新的价值评价标准,建立多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该文借鉴“ 服务学习”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教学模式,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教学互通的平台,扩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作用的功能空间,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 职业性”,促进了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化,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具备创业综合素养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与教育模式,已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路径。高职院校应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念,着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融合,协同构建课程—教学—实践体系,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协同增效[1]。  相似文献   

20.
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法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方法的优化选择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部分。要合乎实际、恰如其分地科学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实现,应优化选择、合理应用目标评价法、总结评价法、过程评价法、标准评价法、传统评价法、实时评价法和统一评价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