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雀记》的故事以耐人寻味的叙事艺术叙述了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暴案件,三个年轻人的生活因此纠缠不清,他们都试图冲破自己心里的阴影,找回自己,无奈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各自走向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结局。这被称之为宿命,这宿命实则来源于人内心的冲动和欲望,小说的结尾以纠缠的下一代的神秘预示着宿命并非天定。  相似文献   

2.
《堂吉诃德》这部经典作品一直被不同时代的读者和评论家作出自己的解释,焦点又都集中在对堂吉诃德这个典型人物形象的理解上。塞万提斯赋予了堂吉诃德不同的文化身份。这种多重身份的交织所产生的矛盾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富。本文从堂吉诃德的多重文化身份的角度来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人在纽约》与《绿卡族》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比较重要的涉外题材的电视剧。他们都面临着相同的宿命结局。微妙的区别在于《绿卡族》是中国人混了美国身份回来了,而且带回了美国的先进的观念和经营理验,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这较之《北京人在纽约》,他们不仅仅走出去,而且还把目光聚焦于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由于面临的时代背景不同和出生地域的不同,二者的宿命程度却不一样。从这个角度讲,显示了一种超越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宿命观念在哲学和文学中源远流长,不能简单地判定它是对是错,尤其在文学中,“宿命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生发点。它赋予了文学以哲学的高度,而哲学高度也正是拥有终极关怀的人文学者、作家、诗人们的一种最高追求。宿命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表现为神秘感、对自然的崇拜以及或强或弱的偶然性。这些现代作家在处理宿命题材时大都保持从容淡泊的心态,同时造就一种“平淡自然”的风格,这显然与西方不同。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宿命观念的作家大多数都是独立于他们所处时代的主流话语之外的,且多具有哲学背景,但作家个体在宿命观念的理解和表达方面有很大差异。哲学范畴的宿命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现代文学作品的精神品格,值得当代文坛借鉴。  相似文献   

5.
6.
元代文人地位的沦落使他们徘徊于市民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这种双重身份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深刻的矛盾.他们既受市民意识的熏陶,又受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染,但他们终究是一群骨子里透着"传统"二字的书生,因此,他们身上的新兴市民文化意识最终也被消融在强大的儒家传统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主题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优化教育资源,彰显办园特色,提升内涵发展。为此,幼儿园应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利用本土资源,多措并举,以环境创设、育人活动等为载体,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和传承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阿乙的这篇小说表达了作者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农民生存处境的忧思。在我们这个危机四伏的大转型年代里,这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主题。如何艺术地呈现这一焦点主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们已经读到太多类似主题的小说了,但直白者多,含蓄者鲜见,  相似文献   

9.
矛盾概念并非只是马克思主义所独有,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韩非子》中早就提到了矛盾的故事,在《易经》、《老子》等古代著作中都有对矛盾概念的各种不同的理解。矛盾并非舶来之品,实乃中国土生土长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的小品文由前期浮躁凌厉之巅向平和冲淡之谷转变,追求一种闲适蕴藉、“自我表现”的趣味之风;但透过其柔和的笔调,却又可以发现其散文貌似平淡实质蕴含“苦”和“涩”之味。由此,构成了其小品散文存在平淡与苦涩矛盾对立纠缠的二元风格。具体言之,“平和冲淡”不是周作人散文的唯一风貌,“凌厉苦涩”也不是周作人散文的仅有格调。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是既“平和冲淡”又“凌厉苦涩”的,是由辐射性与内敛性这二元相结合的统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对立又纠缠。周作人小品散文纠缠于二元之间的复杂风格,既让我们看到了其散文丰富多彩的一面,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其颇受争议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首先界定一下什么叫作“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新的提法,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面非常之广,不仅仅是过去我们所想象、所讲到的儒家、道家、法家,而且也包括五四运动,甚至于包括革命的传统,等等,一直包括到从现在开始往回讲,都是我们的传统。因为,昨天就是今天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思乡文学主题的历时性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的思乡往往体现为对家园旧邦的具体情感指向,已连带着念旧感。屈原辞赋思乡将个人政治理想与社会群体命运紧密结合。造成乡思情感强劲的外部原因,大致有六点。思乡主题中有许多全身远祸、隐逸乡间的情感成分,此主题于魏晋、晚唐、清初为盛。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创作在理想与现实两个世界的彼此参照中展开,现实的揭露批判是其表象,而理想与寻路才是他创作的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鲁迅的人生理想由健全的人性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构成,这既代表了中国近现代改革最富现代性的认知和理念,也与孔子源自上古的人生理想相契合。鲁迅的探索,为中华民族建造立足于传统并回归传统的理想社会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与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对自然的征服索取、强调人在自然中的独立和自由形成对比,中国文化作为一种乐感文化,其终极指向便在人与自然的亲合一体,即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突破,新的文化不断被创造出来,可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我们依旧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面临的主体培养问题、内容针对性问题和主体坚守问题三方面出发,阐释了传统文化发展创新中遇到的困难,同时研究了解决思路和解决办法,进而总结出从政府、教育和家庭三方面一起努力来突破困境的方法。通过认识、破解困境以及后续发展几个方面,展开对突破传统文化创新困境的阐述,以期有助于破解传统文化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毛笔不仅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书写工具,更在他们的精神乐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古代文人通过咏笔、品笔、赠笔与梦笔,不断赋予毛笔以象征的意义,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嗜笔情结,并揭示产生这种情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其实在中国,只要赋予他新的时代内容和形式.为了能够使中国的艺术设计健康积极的发展下去,该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之吸收浩如烟海的文化元素,从而具有传统文化特色.本文从当代艺术设计现状总结"设计引导人"与"人引导设计"这个矛盾,然后再从传统文化元素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这一矛盾,得出传统文化元素对解决这一矛盾的优势,及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人类科技创新的历史表明,科技创新需要相适应的文化土壤,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思想观念中存在一些阻碍科技创新的藩篱,如天人合一、道统独尊、崇祖好古、经世致用等传统文化观念,以及派生到现代的“官本位”文化思想等。基于此,我们应该辩证看待传统文化、流行文化,打破有碍科技创新的文化藩篱,努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9.
20.
孟涛 《现代语文》2008,(2):86-87
从织云这一形象入手,分析她的悲剧宿命,解析男性意识对女性的渗透,解读在男权文化统治下,女性的"他"者地位及其无法改变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