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纳米金刚石颗粒的导热系数对温度和颗粒尺寸的依存关系。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模拟结果,采用了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计算了较长时间的热流自相关函数,并得到了导热系数的收敛结果。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颗粒由于尺寸的影响,导热系数低于体材料金刚石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出现一个峰值,该峰值点的温度小于体材料金刚石出现峰值点的温度;随颗粒尺寸的增大,导热系数增加,我们预测导热系数将在一定的颗粒尺寸时收敛于体材料金刚石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2.
冻土导热系数表征了冻土体传导热量的能力,冻土结构不同,导热系数不同。冻土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温度上升过程中内部结构时刻发生变化,从而导热系数时刻变化着。本文利用一种新型室内实验测试方法,研究了冻土导热系数的快速测试技术,并通过改良稳态法,研究了温度上升过程中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所得导热系数变化曲线同工程实践经验相符。  相似文献   

3.
正用普通水杯冲调饮品时,常常需用勺子搅拌,如果这时你手边没有勺子或筷子,那就尴尬了。你一定会说,那就改用普通电动搅拌水杯呗!然而,普通电动搅拌水杯需要经常充电或更换电池,这一特点为用户带来较大不便。何不试试我设计的具有温差发电功能的热能搅拌应急充电水杯。它的杯体由导热系数不同的两种材料构成。杯壁材料的导热率低于底板材料的导热率,使得热量向杯底传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SVM(支持向量机)研究了土壤含水率和孔隙率与土壤导热系数的关系,并建立了SVM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含水率与孔隙率建立的导热系数SVM的预测模型所预测出来的导热系数与试验所得的导热系数相差不大,可以作为确定导热系数的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有预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对青海地区不同土质的生土墙体材料导热系数与其干密度的关系进行了探析,并对适合生土材料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生土材料的干密度越大,其导热系数越大,反之亦然。同时通过试验对比发现,热线法更适合生土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测试。  相似文献   

6.
以变系数径向导热问题为研究对象,由傅里叶导热定律提出了较之文献更为合理的热导计算方法.根据流的相容性原理分别推导得出极坐标、柱坐标和球坐标系下新的界面半径和界面导热系数插值格式.通过几个变系数和非线性导热问题对插值格式进行考核,并与文献中的插值格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推导的格式充分考虑了变截面和变物性的综合影响,对于非线性和变系数导热问题能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谦 《大众科技》2009,(8):78-80
导热系数是分析混凝土结构受温度变化而产生变形及破坏的重要参数.文章根据稳态法理论应用恒热流准稳态平板法对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进一步获得较为符合实际的导热系数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薄膜的导热系数进行数值模拟.非金属材料氩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势采用12/6 L-J势能模型,金属材料钨使用MEAM势能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非金属材料氩的导热系数与已有实验结果符合较好,但金属材料钨的导热系数结果较实验结果小1~2个数量级.研究结果表明,引入自由电子导热模型能较准确预测金属材料钨的导热系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人在冰水混合物中到底能活多久?通常,人们把2.5℃海水温度称为海上"濒危低温",列为海上运动的"禁区"。根据国际海难统计资料:全世界每年发生海难近万次;沉没渔船、货船几千艘;死亡人数10万多,其中80%落水者是在穿着救生衣状态下被冻死的。由于水的导热系数比空气大26倍,一个体温在37℃左右的正常人,瞬间进入0℃~2℃的海水中,巨大的温差使体内热量迅速流失。尤其是裸泳(只着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利用基于线热源法的热特性分析仪(KD2Pro)测试各类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探讨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0%、30%、60%、100%)、不同水泥量(354.5kg/m3、433.3kg/m3和557.1kg/m3)对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通过对本试验结果的分析可知: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和水灰比的增大,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天水河谷阶地某地源热泵工程为例,基于岩土热响应的原理,现场进行了岩土导热系数测试,利用线热源模型分析和计算了测试数据,发现测试循环水温度与时间对数线性拟合程度较高,进而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竖直单U型地埋管岩土体导热系数2.33W/(m·℃)、热扩散系数1.67×10-6m2/s,流速为0.6m/s情况下,单位井深换热量达48.9w/m。导热系数推演过程表明:容积比热容取值会影响到钻孔热阻,对导热系数计算结果没有影响。而且随着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运行时间的变化,岩土的换热能力将受到影响,建议间歇式运行换热系统。  相似文献   

12.
电主轴产生的热误差是引起机床热误差的关键因素,严重制约机床加工精度。精确预测热变形,可以提高机床加工水平。作为热分析边界条件中关键参数的导热系数,反映固体间传热性能,影响温度场、热变形位移场的精确性。本文以100MD60Y4型号电主轴为研究对象,研究导热系数影响因素,提出基于改进蜂群算法的电主轴导热系数优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得到更精确的导热系数。与经验值相比,主轴前、后轴承处温度计算最大误差、平均误差分别提高大约3.69℃、2.97℃,3.02℃、2.94℃;主轴三个方向热变形量计算最大误差、平均误差分别提高约0.31μm、3.97μm、13μm,0.243μm、1.056μm、8.87μm。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保温材料容重大、强度低以及导热系数大等问题,结合发泡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保温材料:发泡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即把加入玻化微珠的砂浆进行发泡处理。该保温砂浆具有较高的强度、较低的容重同时又有比较小的导热系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陈志华 《金秋科苑》2013,(24):111-111
目前的相关规范规定对外墙的热工性能采用平均传热系数的概念来讨论,即将组成外墙的各种材料所具有的导热系数与该种材料做成的构件的垂直于热流方向的表面积的乘积之和去除以外墙的总的表面积,得到的平均导热系数被认为更能够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硅酸盐水泥和自燃煤矸石细粉、粉煤灰等混合材料,采用预制气泡后混合的方法制备出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并研究了自燃煤矸石细粉、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对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自燃煤矸石细粉、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干表观密度的增加,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也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有限长度的单层碳纳米管的导热系数是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NEMD)进行研究的,本文对导热系数与温度和直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研究了长度为24.5nm的具有不同直径-(6,6),(7,7),(8,8),(10,10),(15,15)的碳纳米管在温度范围为200-700K内的导热系数。值得注意的是单层碳纳米管的热导率在200-700K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而且降低地越来越平缓。与小管径的单层碳纳米管不同,具有更大管径的单层碳纳米管具有更高的热导率。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保温材料检测中的几个重要指标:导热系数、燃烧性能、密度、抗折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吸水率及水蒸气透过系数、热荷重收缩温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蛭石、泡沫、粉煤灰等掺料分别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等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掺合料的掺入量的最佳比例,使得混凝土达到良好的隔热性能。又通过各种不同比例的对比试验,分析抗压强度、导热系数的规律变化曲线,得出掺合料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与传统的环戊烷发泡剂在相容性、流动性以及导热系数的对比试验,使用六氟-2-丁烯发泡剂后泡沫导热系数改善5%以上,缩短泡沫固化时间1min,提升泡沫流动性5%。六氟-2-丁烯作为发泡剂用于聚氨酯硬质泡沫的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0.
冯建江 《科技通报》2010,26(4):586-590
地热换热器设计的主要影响有岩土的导热系数全年的冷热负荷及其相对的比值回填材料的导热系数循环液类型及所允许的最高和最低温度等。通过对每一影响因素的计算分析,明确各个因素对地热换热器传热性能的不同影响,从而降低工程的总投资。为此,地热换热器设计时必须考虑主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