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离家外出打工的民工们也日益增加,随之引出一系列关于民工的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据我观察,有些民工们,他们把孩子留在了老家,由老人去带,有些民工们把孩子带到了他工作的地方,但并不安排孩子就近入学,稍大点的孩子,如若有十一二岁了,便加入到了父辈的行列.话又说过来,绝大部分的外来民工的孩子们还是选择了就近入学的,如我们学校,就接收了不少的外来学生.  相似文献   

2.
教师对一个孩子的关注,尤其是对一个学困生的关注,往往会促进这个孩子的成长,甚至有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每接收一个班级多多少少都会碰到几个学困生,如今像我们农村小学更是如此。外地民工子女的大量中途转入,更是壮大了学困生的队伍。这些中途转入的孩子,尤其是转入小学高段的孩子,有好大一部分都是学困生,种种原因导致了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成绩比较差。因此,我决心要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注,努力让他们学有所获。具体我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1.在集体的关爱中增强自信心。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再加上这些孩子的家长忙于打  相似文献   

3.
左右 《家庭与家教》2005,(10):54-55
我女儿上小学六年级,非常懂事,是个热心肠,而且组织能力很强,在班级里的人缘也好,所以从上小学开始到现在一直担任班长,班级的活动给她组织得有声有色。明年就要升初中了,可最近我发现她的学习有所退步,我认为是她当班干部影响了学习,想让她别干了。我这种想法对吗?云南昆明潘娅敏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有所退步,就让他们放弃做班干部及参加课余活动的机会。许多学生逐渐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升学书”的“小夫子”。当班干部就一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前途吗?许多学生是学习尖子、工作能手,在老师家长的赞扬声和同学们的羡慕眼光中成长…  相似文献   

4.
问:孩子上初中以后成绩下降,小学时还不错,我觉得他是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请问应采取哪些措施?答:从小学升入中学后,学习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的课程一下子增加了六七门,任课的教师一人教一门来回地换。班主任不再老在眼前晃。小学时他们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字写若干遍,习惯于被老师看着,现在则不行了。中学的学习更要求自觉性,要求讲究学习方法。您发现的问题是对的,既然方法有问题,就从改进方法入手。在学习方法上,要让孩子掌握这样五个环节:预习:小学时孩子往往是做完作业就收摊,但是上了中学再这样做就不行…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为解决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我校成了余杭区第一批公办民工子弟小学。我是小学附设幼儿班的教师,从事幼教工作已16年,可从事民工子女教育工作还是第一次。有朋友曾劝我:“赶紧撤出来吧,当民工子女的教师会累坏你的。”说实在,当时我真的很担心。相对而言,这些孩子在很多方面尤其在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确实要差一些。开学初,就有孩子穿着拖鞋来园,有些孩子随地坐,至于饭前便后不洗手、乱丢垃圾就更普遍了。有两个孩子甚至没有在厕所解大小便的习惯,头两天都解在外面。其中有个叫天天的孩子就有乱丢垃圾、乱吐口水等不良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6.
午休     
吴芳 《学习之友》2012,(9):29-29
2011年6月1日,安徽合肥一所民工子弟小学里,中午不回家的孩子在午睡。这所小学没有独立的教学楼,教室由一栋居民楼的几间房间组成,却容纳了300多名学生。学校环境闭塞空间狭窄,教学设施简陋。然而孩子们说,在哪个学校不重要,只要有书读,能跟爸妈在一起就行了。  相似文献   

7.
高兆华 《教书育人》2007,(12):40-40
其一,"合作互动",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在平时的研课活动中,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听课者有时喜欢坐在学生身边.但是这些"不速之客"使他们很不自在,交流时唯唯诺诺,就连平时活泼好动的孩子也变得畏手畏脚.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制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本来就差,我们再突然插到他们中间,还不时地看看他们的作业,不时地和他们"互动交流",他们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吗?这种情景下,我们又如何看到师生们真实的课堂状态呢?  相似文献   

8.
潇翔小学要开家长会,一大早家长们便来到学校。踏着铃声,家长们走进了孩子的教室。他们来干什么呢?是来听老师介绍情况吗?不是。今天家长们走进课堂,是要同孩子们一起上课,亲眼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如何学习、活动。以往开家长会都是家长们坐在  相似文献   

9.
沈鹃 《学子》2012,(4):60-61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民工学校的特点是教育对象不稳定,学生层次复杂。由于家长们不停地换地方找工作,学生频繁转学,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课程知识,认知程度严重脱节,在语文学科学习上,出现了语文学困现象。笔者的学生小杰,是四年级转来的,他坐在班级最后位。开始上课,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学习是每个人一生都必须注重的事情。对于这些民工子女来说,要改变祖辈及父辈们的生活轨迹,学习对他们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事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面对现代生活,他们经常迷失了自己。  相似文献   

11.
许哲斌 《广东教育》2009,(12):36-38
一、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完成1—3题。 天才 刘万里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订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2.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对于成长在新世纪的孩子,社会的急速发展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全面的素质。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以外,我们还应该充分挖掘一切教育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间,课余生活指导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方面。为了使课余生活更好地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服务,我们于2001年5月,就当前城市学生课余生活的状况、社会大众传媒、电脑信息网络对儿童的影响以及家长对子女课余生活的态度,对广东地区三地(广州市、深圳市、中山市)五校(广州市中星小学、小北路小学、华南师大附小;深圳市深圳小学及中山市杨仙逸小学)二、四、五年级…  相似文献   

13.
暑假过后,许多孩子要做小学生了,孩子将面临着许多变化:学习生活环境由以家庭、幼儿因为主转变为以小学校园为主;幼儿园活动是以游戏为主,小学教育则是以学习为主,等等。家长应该怎样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引领他们适应这些变化,尽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请家长朋友读读下面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英语学习后进生,他们也许总会让你失望。可是,我要说:老师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是“潜力马”,需要我们伯乐般的信心、爱心、关心和耐心。请您给这些孩子更多的赏识吧,他需要你更多的关爱,用顺乎其发展规律的活动,点燃他智慧的火花,滋润他情感的幼芽,让他显示潜在的力量,获得学习的快乐,为他撑起一片学习的蓝天。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中小学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东 《河南教育》2004,(11):22-22
在美国中小学,课余假日活动被摆在重要的位置。学生们下了课之后,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非常关注。例如,喜欢音乐的不仅选的科目全部与音乐有关,而且课外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之中。爱体育的课余多半都花在了体育上,他们每天下午都去训练,还可以为比赛或者看比赛轻而易举地请到假,似乎这是一天中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课堂课余之分,因为都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相似文献   

16.
您的孩子会用剪刀吗?您敢让您的孩子使用剪刀吗?您是否相信一把小剪刀在孩子们的手中也能剪出神奇的世界?这些问题,对于北京市垡上小学的学生家长们来说,已不是什么难题,更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从1996年开始,剪纸艺术就走进了堡上小学的课堂。1998年12月,他们还和中国剪纸学会联合创办了“中国剪纸学会北京大兴剪纸学校”,这是北京市惟一一所剪纸艺术学校。剪纸成了必修课剪纸走进课堂成为必修课,这在本市尚属首家。在垡上小学,学生们每周都能享受到一节剪纸课。而且,学校还成立了剪纸小组,每周一、三、五活动三次,让…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解散“打工子弟学校”不止一次了,因为这些学校的校舍和师资基本上都不合格。但是由于几乎所有的民工都付不起贵族学校的学费,通常解散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是迫使这些孩子成为盲,要么是迫使这些孩子与父母骨肉分离回老家去上学。这是民工们不能接受的两难选择,所以窝棚一样的“打工子弟学校”能够在打“游击”的状态下顽强地生存。  相似文献   

18.
曾经结识过一位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老师,听他讲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所在的学校一直都十分注重有效教学,尤其是其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十分过硬.可该校初中部的老师们却并不欢迎本校的小学毕业生.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来自乡镇小学的新生.虽然那些农村的孩子在考分上暂时不占优势,但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却表现出了不错的后劲,其中有不少很快就能超越原本在城里大校就读的优等生们.一直以"有效教学"自居的学校就这样默默面对着"有效教学"带来的尴尬与无奈.  相似文献   

19.
专家认为,教育是有规律的,比如教育大纲规定幼儿早期教育达到的目标为“幼儿在各种游戏中欢度幸福童年”。当孩子对汉字、诗词还没有感兴趣的时候就强行让他们学,一旦到孩子上了小学真正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就开始厌倦,提早学习会挫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让孩子学什么最具有终身发展意义?我们认为———有一个孩子很聪明,大家都觉得他应该取得最好的成绩,但他总在关键时刻让人失望。父母从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进行培养,送孩子上各种艺术班和文化课,上学前班的时候,他已经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已经通过了初中毕业生才能达到的英语考试;他在课余获得的各种比赛获奖证书一个接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