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说大城市里有很多药房,也许有长高药,于是芝麻巨人告别阳光村,向大城市走去。  相似文献   

2.
论大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获得了长足发展。大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大城市基本上是单中心集中的发展模式,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已经困扰着大城市,影响了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探索大城市的更好的发展模式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大城  相似文献   

3.
赵枫 《地理教育》2003,(5):73-73
到1999年底全国有8个城市进入大城市行列(不计港澳台,下同)。除西藏、宁夏、海南外,各省(多)均有大城市。拥有大城市数目较多的省(区)是:辽宁10个、黑龙江8个、河南8个、山东8个、江苏6个、河北5个、安徽5个、广东4个(具体分布见右表1)。大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是较大地域的经济中心城市,另一些则是政治、文化中心或交通枢纽,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目前全国已有50多个大城市的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00亿元以上(1996年统计资料)。我国这88个大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26%,却创造出了全国近43%的国内生产总值。上海、北京、…  相似文献   

4.
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是塑造大城市发展模式的三种基本力量。经济力量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力量是重要推动力;政治力量则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正是这三种力量的结合、互动和博弈塑造了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模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城市发展模式是当前中国大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往返于希腊     
《英语辅导》2004,(8):32-32
希腊有16个国际机场,提供通往欧洲各大城市的航班服务。另外,希腊还有直航班机往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亚洲各大城市。  相似文献   

6.
论大城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长期以来执行的“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的城市化方针,使大城市的发展受到人为抑制,造成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三大问题: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大城市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滞后性。本分析了大城市在我国城镇体系中的中介作用和地位;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比中小城镇能产生更好的集聚效应;大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的发展应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大学生患了“城市依赖症”,就业不愿脱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指责他们缺乏吃苦精神、奋斗精神,贪图安逸……但事实是否如此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大学生就业倾向大城市?带着这个问题本刊采访了致力于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北京大学的岳昌君教授,请他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为大学生就业做出了指导。记者:为什么大学生求职过于趋向大城市?能否引导他们去边远地区和小城市就业?岳昌君:大学生趋向大城市就业是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且正常的现象,绝大多数国家都有这个趋势。现在各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就是有集中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大学…  相似文献   

8.
走出大山     
黄也 《青少年日记》2009,(10):23-24
今天,我这个山中的孩子,要走出大山了。去欣赏大城市的繁华景象了,去聆听大城市的“鸟语花香”了,去感受大城市的夏日风情了,去领略大城市的别一番风趣了!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如何加快城市建设 ,合理发展大中小型城市 ,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 ,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一些观点强调西部大开发重点要以大城市为依托 ,继续开发现有那些大城市 ,增强那些大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使之成为更加强大的西部经济增长极。对此 ,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清醒地看到 ,这些大城市 ,尤其是西安、成都、重庆等大城市所患“大城市病”——“…  相似文献   

10.
一 长期以来,为什么大城市人口几经控制,总是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经济学者和人口学者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但是,笔者认为,中等城市不能够合理发展,是导致大城市人口难以控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它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在“控制大城市规模”与“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大城市人  相似文献   

11.
李剑萍 《教育研究》2021,42(3):23-2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治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区常住人口100万~500万的Ⅰ型和Ⅱ型大城市、500万~1 000万的特大城市、1 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总计超过90个,其中特大、超大城市已达16个,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2.5亿人,在校(园)学生近1亿人.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2020年10月,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又强调,要"完善城市化战略","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十四五"时期,推进大城市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带动教育体系自身提质升级,带动大城市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教育振兴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住在大城市,一年到头都是拥堵的交通、低劣的空气和噪杂的声音,生活品质实在不高。但为什么大家喊了很久,真正逃离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呢?其实大城市自有大城市的好处,这里聚集了许多中小城市无法具备的资源,无论是商业、医疗、教育,莫不如此;这里跳动着时代发展的脉搏,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首先在这里发布,一个人除非是时代的隐士,否则他就免不了要与城市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发达国家城市化新趋势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规律及最新发展特点入手,论证大城市、大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此基础上阐述中国大城市群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中国发展大城市群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的法定概念包括设市城市和建制镇两部分,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大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在20万至50万之间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 在行政管理的工作中,我国设市城市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六类,其中超大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特  相似文献   

15.
群言     
如果高职有40%到50%学生“专升本”的话,如果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都是办本科教育的话,那学生还不如都去读本科,国家也没有必要再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一次会议上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为什么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道理很简单,就是都想留在大城市,而且都想留在少数大城市。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指出,现在的大学生都愿意留在大城市,是因为这里还有希望找到工作,如果高等教育大发展,大城市里的人才太多,竞争太激烈,大学生就会离开大城市了。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水过地皮湿,如果是大水漫灌,那么水就流出去…  相似文献   

16.
《云南教育》2014,(6):1-1
近日,继年前发文要求各地“小升初”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后,教育部针对19个大城市再度重磅出击,打击择校热。这19个重点大城市涵盖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到2017年,重点大城市95%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我国应坚持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大城市不仅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科学管理,打造特色是大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教师博览》2014,(3):32-32
<正>教育部: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小学全部划片就近入学继年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教育部日前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19个重点大城市2014年制定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据悉,"重点大城市"是指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留大城市就业发展的意愿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在校和毕业学生开展留大城市发展意愿调查,从影响制约因素和人才政策的视角梳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构建有效指导大学生的就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声音     
《留学生》2014,(17):6-7
小城市好,为什么你不去住?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形成这个趋势,正在形成一些大城市群体,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客观规律。有人老说小城市非常好,甚至还有人说农村非常好,我就问你一个简单问题,小城市好,为什么你不去住?为什么你要挤在大城市里面,那一定是小城市提供不了大城市提供的东西,包括就业。为什么北漂?因为北京稀有一些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