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浩 《网络传播》2010,(6):44-45
当南丰县委书记傅清将博文《今年蜜桔节怎么办?说说您的金点子》发布后,很短的时间里点击率达到6400多,跟贴292条,来自省内外的广大网友踊跃建言的热情让他始料未及。傅清开设的博客有一个很亲民的名字:民生博客,这是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新闻网站江西文明网于2008年7月21日推出的专栏,  相似文献   

2.
王静  边文婧 《兰台世界》2013,(17):19-20
本文在剖析网络博客的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网络博客在档案领域中的发展现状、网络博客推动档案研究和发展的作用,提出了部分博客已经具有了档案价值,具有了被保存的必要性这一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美国《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每40秒钟,就有一名新的博客诞生。而在中国,也是8月,IT界资深传播和媒体专家。王俊秀灵机一动,将英语“Blog”翻译成汉语“博客”,就此,博客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4.
博客的文化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使得整个社会的私人化与公众化主题有机地融合,全民共享博客文化,不仅意味着“精英”与“草根”之间的文化对接成为可能,而且也意味着现代新兴群体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体验方式有了全新的改变。博客具有技术简单,形式明了,无成本、无编辑的特征,体现了民众的信息能动性,在网上重建了信息主体,打破了传统信息发布的层级体系,在报道事件真相的权威性和及时性上超过了传统媒体。但也存在加剧文化缩减现象、对传统伦理价值产生强大的冲击和信息真实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博客的网络社群发展模式及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博客社群的产生动因出发,分析了基于博客的网络社群的发展模式,即单一博客社群模式、主题博客社群模式争边界博客社群模式,并从社会结构体系、技术结构体系和主题领域三个方面对三种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对博客社群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博客,网络的第四灵感 Blog迈步向企业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log强大的功能逐渐得到企业的认同,从此Blog开始了企业应用之旅。  相似文献   

7.
网络博客和播客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在当前社会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它们的产生和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播客和网络播客在一定程度上是新闻传播的另外一种方式,本文就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博客与播客的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希望两者能够按照正常的传播模式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8.
孔令彬 《新闻窗》2007,(2):99-100
在某网站评选的“2006年网络明星”中,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黄健翔在列。黄本是央视体育频道的足球解说员,2006年11月16日,黄从央视辞职。如果没有网络,如果没有博客,相信黄将和其他从央视辞职的主持人一样,要么跳槽,要么过另一种平静的生活。但一切因为网络而改变,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黄健翔迅速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再早一年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与黄健翔借助网络成名之前已有的名声不同,她崛起于市井之间,但同样借助于网络的力量而迅速走红。  相似文献   

9.
“强国博客应该是与强园论坛一脉相承的,比较适合文化层次较高的网民群体,特别是现有的强国网民。”  相似文献   

10.
罗攀 《青年记者》2006,(20):71-71
博客在互联网上从安营扎寨、星星点点,到遍地开花、呈燎原之势,仅用了短短3年的时间。在博客王国里,每一个Blogger都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我手写我心”,每个细节都由自己主宰。这种满足了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的条件而实现了“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得到了  相似文献   

11.
网络博客的诞生,是一种新媒介的诞生,它本身就传达出新的"讯息",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网络博客的诞生,是一个新文本的诞生,它是多重寓意的蕴涵体,是多面内容的容纳体,是多层意义的集合体,在不同的话语层面,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网络博客的诞生,是一类新符号的诞生,在不同的话语空间,指涉出新的所指含意.  相似文献   

12.
“博客”可以说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在《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摩(Dan-Gillmor)的眼里,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  相似文献   

13.
名人博客塑造的媒介文化奇观——兼谈网络自由的幻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亚楠 《新闻记者》2006,(12):48-49
2006年9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其中活跃博客作者(平均每个月更新一次以上)接近77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其中活跃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人。就在这欣欣向荣的博客群中,还有一个无法忽略的文化现象——名人博客的兴起。本文将就名人博客所塑造出的媒介奇观进行剖析,对博客的文化意义进行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4.
博客是英文“Blog”的音译,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以网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相似文献   

15.
博客在全球的发展状况 博客——是Btog的中文译名,即网络日志。它又被人们称为“网络出版物”,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目前,它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的网络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亮 《网络传播》2006,(12):42-43
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民生新闻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特别在实践领域,从广播电视媒体到平面媒体,民生节目专版遍地开花,从关注百姓生活中的琐碎事务,到引导社会公共生活,其跨媒体的普适性、新闻内核的贴近性、受众话语权的扩张性,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杂志的诞生应该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这家杂志从网络文化的内外外外的各个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探讨网络文化勃兴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虽然这是一个平面传媒,可是却在对网络文化的传播研讨上,有着一个积淀宝贵经验的可轻性。由此,我也来谈谈我对眼下一些网络热潮——比如博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名人博客:网络的又一场娱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2到2005,中国博客走过了由兴至盛的最初三年时光,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末,中国注册博客数量达到了3340万,而平均每5.8秒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博客者。2005年9月,国内著名的门户网站新浪率先建立博客频道,携名人效应圈地博客,徐静蕾、巩俐、冯骥才、余秋雨、余华、吴小莉、阊丘露薇、潘石屹、郑渊洁、高晓松、李大双、李小双等众多来自演艺、体育、媒体、地产、文化等等各界的名人陆续加盟新浪开通个人博客。在蓬蓬勃勃的发展之外,还有另一番或愤怒、或声讨、或忧虑、或鄙视的论调,“名人博客”到底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尹玲 《出版广角》2019,(13):47-49
我国文化守正创新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益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依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其传承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编辑出版家的出版活动.在文化守正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版肩负着固本强基,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出版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守正创新的助推器.因此,当代出版人需要在出版内容、出版传播方式以及出版体制等方面实现出版业的创新性发展,完成出版产业的历史使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促进文化互鉴,展现大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