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说司马光在洛阳闲居时,一日外出游山,登上岭头,即兴吟诗曰:"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身旁的游客听了不以为然,说:"你这是吟诗吗?"司马光对身旁游客的提问不置可否,只是继续吟道:  相似文献   

2.
豆鼓是与新石器时代祭祀礼器“豆”的形状相仿的一种陶鼓。“跳岭头”以豆鼓为主要打击乐器,主要流传于桂西南壮、汉族杂居的钦州、灵山、浦北等地。“跳岭头”的“傩”要素主要有傩豆、傩舞、傩锣、傩面具、傩格等。“跳岭头”的基本程式是设傩坛、开傩坛、跳日午、捉傩妖。“跳岭头”的主要特点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以豆鼓为伴奏乐器,跳与唱分开,在舞的基础上融入民间杂耍和武术同时;叙事完整,唱词诙谐风趣,人物形象鲜明等。  相似文献   

3.
无悔的选择──记上饶枫岭头小学汪一枝老师一家本刊记者宋发庆人的一生有很多择业的机会,可是上饶县汪一枝一家三代13人却选择了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在教书育人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成为全省闻名的“优秀教师世家”。最近,记者采访了上饶县枫岭头小学副校长汪一枝。汪...  相似文献   

4.
北宋史学家、诗人司马光闲居东都洛阳时,曾经登上岭头吟过一首七绝。诗曰: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归一望。据说,当司马光刚刚吟完一、二句时,旁边有两个年轻人不以为然,鄙夷地说:这算什么诗!可是,三、四句一出,两个年轻人瞠目结舌,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上述轶事见诸宋人金盈之编撰的《新编醉翁谈录》一书中。司马光的这首岭头吟诗,巧用了诗歌表现手法中的“逆振法”,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何谓“逆振法”?就是开头故作平淡无奇,毫无深意,甚来,无诗意可言。然而,接着异峰突兀,结句出奇制胜,神采飞扬,令人惊…  相似文献   

5.
启蒙那天     
彭湘 《湖南教育》2011,(11):55-55
我的上学生涯竟然是从哭闹耍赖开始的。那年刚满五岁,看着已上二年级的姐姐背着母亲缝制的花书包,跟在父亲身后从远处岭头翻过,不见了踪影,走向岭那头令我无限向往的神奇世界,我便吵闹着要去上学。母亲不允,我哭闹了一上午,还将母亲洗衣服的木盆连同衣服、搓衣板、洗衣皂一齐掀翻。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兄弟三个人.各推着一车瓦器过山岭。第一个走了一小段,就把一车瓦器打碎了。第二个人推到半岭,车翻了。第三个人推到岭头,不料手一松。也翻车了。  相似文献   

7.
“跳岭头”流传于今广西南部的钦州市,是当地壮、汉民族每年农历八月至十月间在社坛或庙坛前戴面具舞蹈表演的融宗教性和戏剧性于一体的前戏剧形态。“跳岭头”文本是“跳岭头”的文字载体,其名称可划分为四类:以“××科”命名的文本。以“××灯”命名的文本,以“××脚(或格)”、“××偈”命名的文本,以普通词语命名的文本。各类文本名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本名称的多样性则是“跳岭头”前戏剧形态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过分水岭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一夜声。诗意溪水本是无情的,却又好似有情,进山三天了,它陪我一路同行。到了岭头就该和溪水分道而去了,潺潺的溪水声就像在和我依依惜别。编辑洪静过分水岭@温庭筠!唐 @青池 $小千插画工作室~~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部湾地区的"跳岭头"民俗文化是脱胎于傩巫文化的产物,以萨满为表演主体,以"玛纳"为主要象征载体,在浓重的象征意味中体现着泛灵信仰和泛生信仰相结合的特点。在人类学视域下,北部湾地区的"跳岭头"民俗文化显现出儒学的礼、乐、仁等特征。无论从其体裁还是内容,"跳岭头"民俗文化显现了其儒学确证性,对研究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乡土乐舞、宗教学等多学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诗歌的海洋中,有一种较为另类的诗,它在行文上有其鲜明的特色:诗的前一部分语言上故意显得平白如话,甚至不像是诗歌的语言;而后一部分却在前一部分充分铺垫的基础上,异峰突起,化腐朽为神奇,卒章显志,给人以极强的审美享受。这类诗姑且称之为蓄势诗。《登山》即可作为这类诗的典范,相传为北宋司马光暮年登山时所作,全诗如下:“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乾  相似文献   

11.
形容雪刚开始下: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广西北部湾地区是民族交往融合频繁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或居民群落在风俗习俱上具有不同的特色,它是今天我们开发地方旅游化资源的宝贵财富。通过对其中的几个独特居民群落的产生、生活方式及化特色的透视,如骆越人袁食鱼蛇蛤蚌并有生食的饮食习俗、铸铜艺术、崇尚鸡卜及跳岭头等民间习俗,客家独特的化系统特别是客家图屋所反映的化功能,Dan家的谋生方式、聚居情况及古今生活变迁等,可折射出北部湾地区历史化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安全诉求:桂南“跳岭头”仪式文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领头”是广西南部汉族、壮族人民在过岭头节时举行的主要仪式。经过长期的变迁与调适,它在清朝末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与当地人们的心理愿望和诉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人们对安全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每天早晨,刘建德总是早早起床,沿着住宅小区的滨河小路跑步. 晨光从左侧的岭头映照过来,整个校园显得温暖而和谐.每当这个时候,刘建德都会感到欣慰:学校的变化太大了,与32年前相比,那可真是翻天覆地呀.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广西北部湾地区是民族交往融合频繁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或居民群落在风俗习惯上具有不同的特色,它是今天我们开发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宝贵财富。通过对其中的几个独特居民群落的产生、生活方式及文化特色的透视,如骆越人喜食鱼蛇蛤蚌并有生食的饮食习俗、铸铜艺术、崇尚鸡卜及跳岭头等民间习俗,客家独特的文化系统特别是客家围屋所反映的文化功能,家的谋生方式、聚居情况及古今生活变迁等,可折射出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打开《稼轩长短句》,就似有一股强劲的狂风袭来,又似站到了汹涌东去的大江之畔,亲临萧萧易水的送别场面,又如远观火山爆发的惊心动魄,又象进入练兵的教场、鏖战的沙场。这种逼人之势、动人之力首先表现在他的词很有力度。"岭头一片青山,可能埋没凌云气?"用"凌云气"来说明辛词的特异和特长之处是极恰当的。这种豪壮之  相似文献   

17.
要讲究语法     
我们对本省一九七一年度试用中学语文课本作了初步的检查,发现有的课文在文字上还存在一些语法或逻辑方面的毛病。现将“病句”摘录列后,略加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供参考。初中一年级:一六.《小小山村换新天》就在这个时候,岭头水电站已经发电了。(水电站“就在这个时候”发电,在这之前尚未发电。所以,“已经”应删去。)二一.《“利己”和“利人”》我们的任务,就是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成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土。(“我们”不是“一个”,数量词“一个”应删去。)初中二年级:  相似文献   

18.
诗词一组     
黄元访 《教育文汇》2007,(10):54-55,57
云山苍莽凡尘外,溪涧喧腾幽壑中。空翠养心兼养目,烟岚萦竹亦萦松。临渊观水羡鱼乐,入室品茗赏色红。借问神牛何处是?夕阳高卧第一峰。2007.6.16祁门牯牛降未共青山已十年,今朝联翩到新安。岭头松竹赏心绿,江上芷兰随意鲜。四载弦歌知子慧,八秋樽俎感君贤。白云苍狗随风逝,留得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鉴赏》2006,(5):35-37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得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将军形象?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  相似文献   

20.
1989年11月,是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六周年的日子。该所于今年1月18日,在岭头干部疗养院举行了工作会议,回顾了建所六年来的发展情况,展望今后工作,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11月经市编委批准成立。初期编制20名,1986年增至30名。目前,在职人员27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13人。所内设研究室、情报资料研究室和办公室,以及《广州教育》、《现代家长报》两个编辑部。广州教育学会亦挂靠在该所。研究室下设中学德育研究、小学德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教育管理研究、心理测量应用研究和经济、社会关系研究等六个研究组,分别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