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志凌 《新闻世界》2013,(10):95-96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多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一个“新媒体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当今的报纸副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刊,而是一种被赋予了许多新职责的知识宝库和宣传园地。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一直是广播和电视等线性媒体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这些媒体给了主持人越来越大的展示空间,一些节目以主持人的个人魅力来吸引受众,主持人也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了节目的发展,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虽然平面媒体与视觉媒体的主持人所承担的工作和发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新闻是对最新的客观事实的报道,那么对这些客观事实后面所反映的精神现象的人文关怀,就是副刊新闻性的具体表现。它的体裁可能还是传统的、文学化的,但是,它的题材直指现代生活的最前沿。下面我们将从理念与操作两方面提出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主张“大副刊”的前提下认为:所谓报纸副刊,就是以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报纸为其载体,符合报纸本身的基本属性,与报纸新闻、广告、资讯相区别,独立传播文学、科学、艺术及其它相关文化、知识、资讯(或传播“大文化”)的一切报纸作品、形式及其版面语言。  相似文献   

5.
于勤 《记者摇篮》2007,(10):29-29
随着电子媒体、网络媒体、通信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空前的竞争,报纸副刊一度萎缩。"减副"曾是许多报纸"新闻立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传播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信息传播已经进入到文、图、声、像,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展示的全媒体时代。在这种全新的传媒生态中,报纸文艺副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如何成功突围成为摆在传媒人面前的迫切现实问题。报纸文艺副刊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从根本上坚持"三结合",即:副刊编辑方针既要与正刊结合,又要形成独特的版面风格;副刊作者队伍中既要有专业作家,又要有来自底层的声音;副刊内容设置既要有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又要有长篇文艺作品连载,才能够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破冰前行,努力开拓一种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包括军队报纸在内的传统纸媒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对军队报纸副刊形成较大冲击。要突出"重围",就必须能"攻"善"守"。  相似文献   

8.
胡中惠 《记者摇篮》2007,(8):41-41,32
曾经辉煌一个世纪的报纸文学副刊已经风光不再。美人迟暮,英雄日老,曾经拥有相当数量受众,一度被誉为"报纸灵魂"、"作家篮"、"读者精神家园"的报纸文学副刊,自上世纪90年代始,随着经济大潮  相似文献   

9.
随着报纸的数字化转型,副刊越来越成为报纸版面中不断被压缩的对象。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副刊转型既是媒介生存环境所致,也是副刊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新媒体时代,我国报纸副刊无论是在强调内容改革的精品化、生活化,注重渠道改革的多元化、全面化,突出形式改革的丰富化、独立化,还是追求经营改革的品牌化、精准化,讲究人才改革多能化、广泛化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定义”告诉我们,副刊是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给读者提供关的享受的固定版面。而当下,如果囿于传统的理念和模式办副刊,必定失去昔日光彩和众多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副刊要焕发生机,重塑辉煌,就必须求新求变,紧紧抓住“文化”这根主线,彰显文化魅力,助推产业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网络终端提供给人们随时互联、获取信息的便利。传统副刊该怎样在新媒体时代,既保持自己的人文特性,同时又提供吸引网络读者的新闻元素,努力保有忠实读者,同时扩大网络受众面,这是摆在很多副刊人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12.
新闻采编与报纸“大副刊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记得一位老报人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在副刊。"因此,在专副刊上下功夫,力争办出特色来,成为近年来报业同行不约而同努力的办报方向之一。历来副刊不副,它与正刊之间虽有区别,但  相似文献   

14.
何为报纸副刊?通常的定义是:报纸上用非新闻体裁传播思想、理论、知识和提供文化享受的专版。很明显,副刊版面是非新闻版面,其稿件体裁又是非新闻体,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副刊刊载的内容不需要具有新闻性呢?答案是否定的。副刊虽然姓“副”,它不是新闻纸,刊载的文章也不是新闻稿,但是副刊绝对是离不了新闻性的。副刊的新闻性,是指副刊所载的内容与客观外界正在发生着的变动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有人称副刊为准新闻版。  相似文献   

15.
报纸副刊被新媒体时代赋予更多的职责,需要重新定位,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势进行版面创新,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就此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陆应铸 《新闻通讯》2011,(10):58-59
副刊是一份综合性报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报界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是:报纸靠新闻“打天下”,靠副刊“守天下”。报纸新闻做得好,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可以抢得更多的份额.吸引更多的读者,而副刊做得好则可以留住更多的读者,巩固既有市场。实践证明,副刊不“副”,在新的办报条件下,副刊的内容、题材不断地丰富、延展,副刊的构架、形式也在不断地重组、刷新,许多得到市场认可的晚报、都市报,副刊版面富有创意.稿源充裕,名家荟萃,夺人眼球。种种迹象表明,报纸副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试以包括《盐城晚报》在内的晚报、都市报为例,谈谈副刊文学性延展与旨趣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冯桢 《新闻采编》2004,(4):30-31
报纸在市场化的新形势下越来越成为“新闻纸”,使某些报纸的副刊因被排挤而处于边缘化的“失语”状态。副刊的文化价值日益衰微,副刊的人文关怀功能被报纸的“功利性”无情取代,带不来经济效益的副刊似乎成了报纸不能承受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18.
19.
顾玮 《新闻战线》2012,(10):101-103
专副刊的立身之本在于"慢新闻"。所谓"慢",是做深度,深度锻造品牌,深度决定影响力。经过"1+x"的再度发酵,提炼出比"快新闻"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统、更有内涵的新闻产品,这正是"慢新闻"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20.
“副刊式微”的观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很有市场,但与此同时,许许多多的报纸办起了周末版,月末版、特刊等。《攀钢日报》也有了自己的《时事生活周刊》。此间,甚至有一些新闻类报纸也已经副刊化了,像《南方周末》和《21世纪经济导报》用艺的形式、故事的形式、散随笔化的笔调来表述新闻、阐述观点……纵目报海,我们不难发现,“副刊式微”之说,只就“纯学副刊”而言尚可,一般报纸副刊面临的实际境遇是在新闻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