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政治因素一直是讨论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与《西厢记》的重点,但把《水浒传》和《西厢记》结合起来研究,可发现应有四个主要方面影响着金圣叹的“腰斩”:一,历史来源;二,人生观与世界观;三,文学批评创造性;四,文法艺术要求。正是在这些诸多因素的交织下,金圣叹斩定了《水浒传》与《西厢记》。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功过一直是文艺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文章从金圣叹腰斩《水浒》的思想基础及金本与全本《水浒》思想内容到艺术成就的比较,认为金本所以几百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就在于它保留了《水浒传》的精华部分.金圣叹腰斩《水浒》不是有过而是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3.
辩析太平国史家罗尔纲先生“考订”的《水浒传原本》之伪,及其重复的他人“发明”的“金圣叹并未‘腰斩’《水浒》说”之误,兼驳其反“两种《水浒》说”之道而提出的“两截水浒说”之断难成立。  相似文献   

4.
张评本《金瓶梅》成书年代辨说王辉斌作为清初著名文学理论家的张竹坡,虽英年早逝,但其对《金瓶梅》的批评,不仅上承金圣叹的“腰斩”《水浒传》,下启脂砚斋的《红楼梦》,而且还以专论的形式,突破了自李贽开创的以评点形式研究小说之藩篱,给中国文学批评史增添了光...  相似文献   

5.
金圣叹本《水浒传》在结尾第70回中让卢俊久梦见一个长人执弓收捕了梁山好汉,并让卢俊义看到"天下太平"四字,用"长人"来预示"天下太平",不但有历史依据,而且有深刻的文化含义。在中国文化中,"长人"常常用来表示"祥瑞"之兆。理解"长人"意象可以更好地把握金圣叹的心态与他腰斩《水浒传》之含义。  相似文献   

6.
腰斩《水浒》的金圣叹,过去有许多人吹捧过。买办文人胡适,就把金圣叹誉为“十七世纪的一个大怪杰”,把金批《水浒》说成是“一部永不会灭的奇书”。解放以后,仍有人把金批《水浒》捧为“最佳版本”,并说金圣叹“生得无愧清白,死的尤为壮烈”。然而,鲁迅早就写过《谈金圣叹》一文,指出“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这是对金圣叹及其腰斩《水浒》的深刻批判。为了使大家进一步批判金圣叹其人其行,不妨为他写个小传,看看这个号称“狂生”“怪杰”的人,究竟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金圣叹腰斩本在清代的长期流行,并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艺术价值优胜劣汰的结果,也并非完全出于读者喜爱的自由选择。它在清代的被接受,和它"政治立场正确"以及没有犯忌讳的征辽情节有着极大关系。金圣叹腰斩本的长期、广泛传播,是绝大部分出版商在特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及文化政策的威压下牟取商业利益的一种趋利避祸的选择。在巨大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腰斩本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为了自身的传播,写进了忠义思想及招安、投降的内容。明朝末年金圣叹删去《水浒传》投降打方腊的故事,用评点的方式对其忠义思想进行改造,宋江成了假忠义而真造反的革命英雄。因此“金本”《水浒传》盛行300余年。写了投降打方腊的《水浒传》几近绝迹300余年。1949年以后,金圣叹被骂作是“封建反动文人”而遭批判,“金本”《水浒传》停止出版,而将几近绝迹达300余年的《水浒传》“挖掘”出来,大量出版发行。一生喜爱“金本”《水浒传》的毛泽东,晚年读了这种《水浒传》后批评它是“反面教材”;1998年中央电视台以这种《水浒传》为底本拍摄电视剧,宋江成了令人憎恶的人物;新编的《中国文学史》“补写”了这种《水浒传》几近空白300余年的“文学史”。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至今仍无改变。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流传最广的有两种:一是一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全传》,一是七十回本《水浒传》。前者叙述了梁山起义的全过程——从聚义,到招安,到征辽、征田虎王庆方腊,直到宋江等人被毒死;后者是清人金人瑞(字圣叹)所传的本子,结束于英雄大聚义,金圣叹添上了一个卢俊义的“噩梦”,梦见梁山全体英雄为张叔夜所擒。后人说金圣叹“腰斩”水浒,就是因为他一刀砍去了英雄大聚义以后的所有情节。平心而论,《水浒》中最精彩的笔墨主要集中在前七十回。当然,在《水浒全传》中,七十回以后到受招安以前,也有不少精彩的章节,如李逵元夜闹东京、李逵大闹忠义堂以及后来负荆请罪等。  相似文献   

10.
《序二》与《序三》《读第五才子书法》,由于处在道统语境与审美释义的对话困境之中,金圣叹预设:“忠义”与“水济”的现象对立、“朝廷”与“绿林”的现实对立、“施、罗”创作的本质对立,从而确立其腰斩和评点《水浒传》的理由与权力。再从《水浒》与其他“圣贤书”、“才子书”的对比释读,完成对文学文本的审美释义,从而确立其独特的小说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1.
金圣叹一生才高行僻。他留给后人的主要著作是他用毕生心血评点的“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其中最能够代表他的思想观念、阶级意识及艺术成就的是他评点的七十四《水浒传》。因此这本书也就成了后人评价金圣叹历史功过的主要依据。可是,对于金圣叹在《水浒传》评改中去其忠  相似文献   

12.
胡适在“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念”的基础上,第一次运用现代的“文学”理念对《水浒传》进行研究,从方法论上彻底改变了金圣叹评点学说的影响,突出《水浒传》的叙事艺术和版本价值,梳理出小说的形成过程,揭示了早期长篇小说的成书规律,从而实现了《水浒传》从传统向现代的研究转型,对后来之“水浒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评价了江蛰君《论水浒戏》一多方面的学术价值:肯定江辨明了两类水浒戏曲彼此间对立的政治倾向;理清了水浒戏曲、话本与《水浒传》小说产生的过程,赞扬了歌颂起义英雄的水浒戏,批判了丑化农民起义的水浒戏,并对金圣叹腰斩《水浒》持基本肯定态度;与此同时,本作还对43集电视剧《水浒》的主题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4.
元代著名长篇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从清代评点家金圣叹主观臆断为四剧后,一直成为文学史上一个争论问题。 本文只想从今传的《西厢记》的五剧考证,金说是不成立的,肯定其五剧的存在。 金圣叹善于“腰斩”,他曾腰斩《水浒》,成为奇迹,得到世人好评,但用其法去腰斩《西厢记》却不可以。 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剧本本身找原因,是最有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文学评点大家,其评点的《水浒传》、《西厢记》影响甚大.而他本人学识广博,对儒释道均有涉猎.金圣叹佛学根底深厚,经常聚众讲经说法,对佛教颇有独到的研究.然而,在他批点的《水浒传》中,却有很多对佛教以及僧人的讽刺和批判.一方面,由于《水浒传》本身对佛教多有贬斥态度,金圣叹得以借题发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金圣叹自己对伪佛学和伪僧人的不满.归根结底,金圣叹并不反对佛教,反对的是“伪佛教”.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金圣叹是评点派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深广的批评家。他写的三篇《水浒传》序言和《读第五才子书法》,以及七十回本《水浒传》的大量见解新颖独特的批语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水浒传》艺术成就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理论推向了高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金圣叹的文学批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认为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金圣叹的出现,“使群星黯然失色”(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研究金圣叹和《水浒传》的著名学者张国光教授在《金圣叹学创论》一书中强调指出:“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主要反映在《第五才子书》(即他所批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的序、批文中,而《读第五才子书法》,则是他小说理论的纲领,是我们打开尘封蠹蚀了许多年的金圣叹小说理论遗产的宝库之锁的钥匙。我们要深入地研究金本《水浒》并进行全面研究《水浒》的各种版本的历史演变,评论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艺术,也得首先读懂、讲通《读法》,并对它作出恰当的评价。”这里,张教授充分肯定了《读法》的理论价值,还提醒人们应对《读法》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鲁迅与胡适共同研究了金圣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就古本之有无、评点之得失、腰斩之功过以及作品的思想倾向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从比较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古典小说研究者艺术鉴赏上的差异和思想观点的高下。  相似文献   

18.
论金圣叹评《水浒传》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圣叹是我国封建社会较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所评点的《水浒传》,很早就在国内流传,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对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观点,长期以来便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近几年来,在批判继承文学遗产工作中,有些人提出应该予以重新评价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历史地具体地来研究一下金圣叹是怎样评点《水浒传》的,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金圣叹的文学批评观点,也有利于清醒理解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学批评的实质。本文试图就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批评观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指教。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成功的人物性格塑造 ,是小说成熟的标志 ,那么 ,系统的人物性格理论 ,便是小说理论成熟的标志。金圣叹认为 ,“性格”是小说《水浒传》令人百读不厌的美感力量的源泉 ,认定小说的本质特征是“因文生事”。“因文生事”是以性格为神明 ,事体为骨髓 ,辞采为肌肤的小说构成系统。“文”是小说家追求的美学目标 ,“事”是“文”的载体。论文探讨了“文”在《水浒传》中的具体形态及金圣叹的评点 ,认为金圣叹所说的“文”是人物性格得以展现的行为过程。文章分析了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 ,并与黑格尔的典型性格理论相比较 ,认为二者的理论内核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20.
一部《水浒传》,有“许多文法,非他书所曾有”,读过以后“令子弟平空在胸中添了不少文法”。这是金圣叹对《水浒传》高超艺术表现手法的评价。在《水浒传》众多“文法”中,对比法无疑是施耐庵运用得相当出色的一种,这在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体现得尤其充分。金圣叹曾这样评点该章:“独能于这一幅之中,寒热间作,写雪便其寒彻骨,写火便其热照面……为艺林之绝奇也。”或许正是因为对比法则出神入化的运用,才使这部分成为《水浒传》中最光彩照人的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