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课程理念下和谐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构建和谐教育时,要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为前提,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矛盾为核心,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途径,以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文 《甘肃教育》2007,(1X):5-5
实施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活动和师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以加快发展推进和谐.以先进文化孕育和谐.以民主法制和平安创建保障和谐.以环境建设促进和谐.以先进性引领和谐”的基本点,认真创建和谐校园,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3.
校长领导力与和谐校园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师生身心的发展,为和谐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是关系到新时期我国教育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条件,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柱。校长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实现校长领导力,从理念、管理机制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创造出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几年来,我校坚持把创建和谐校园纳入学校长期发展和总体规划之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德荣校、特色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此,结合我校的探索,就创建和谐校园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一方面,和谐社会为和谐教育的发展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构建则需要和谐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6.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固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相似文献   

7.
实施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活动和师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以加快发展推进和谐,以先进文化孕育和谐,以民主法制和平安创建保障和谐,以环境建设促进和谐,以先进性引领和谐”的基本点,认真创建和谐校园,努力构建和谐教育。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1.领导班子和谐是学校和谐的关键。建立和谐的校园,领导班子既是组织者、推动者,又是示范者、引导者。领导班子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如果领导班子不团结、不和谐,精力和时间都耗在闹矛盾、泄私愤、打内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学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块重要阵地,其校园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和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校园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团结师生,促进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创建和谐的校园呢?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一、以"三公"为原则,协调好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校园文化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宏扬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要构建好学校的和谐校园文化,一要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三要加强和谐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党所追求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落实到学校教育,就是要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生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着力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形成和谐的管理、教学关系,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要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途径是和谐教育。和谐教育作为一项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它不同于其他以物或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虽然作为一种社会系统存在的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并不能自动创建和谐社会,但是教育可以为培养创建和谐社会的人发挥作用。如果说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和谐教育,那么其关键就在于教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心灵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校园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这只交响乐中的重要乐章,已是衡量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怎样才能创建和谐校园呢?一、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放在首位教育要从关爱开始,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动力。构建和谐校园就要坚持“以人为  相似文献   

14.
自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各大高校都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结合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也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和谐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理念,把和谐社会的创建与和谐校园的创建相结合,为创建和谐的大学校园做贡献。基于此,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方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手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创建和谐稳定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八个关系在改革与发展中构建和谐高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教育是基础.高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紧紧抓住改革和发展这一要务,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学校建设中的问题,构筑一个充满活力、包容开放、平等融洽、安居乐业的和谐校园,在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实现高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决策,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全面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层面的具体体现。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一、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7.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在和谐校园创建中普遍热情高涨并大力推进。然而其进展与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唯有切实把握住师生成才这个学校发展与校园和谐的关键,以改善师生成才环境作为创建和谐校园的突破口。才能有效推进和谐校园的创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教学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己任,努力创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班集体,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那么,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呢?我个人认为,班主任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严格规范学生的品行,充分尊重学生的诉求,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从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班集体。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是学校教学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是确保学校和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更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当前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阐明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力求总结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从而确保学校消防安全的高度稳定,保障学校教书育人的平安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20.
"以美育爱,和谐发展"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特色学校创建目标。我们从十多年的创建工作实践中体会到:特色学校的创建,应以学校制度来规范,以教科研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堂为落脚点,以学生、教师和学校和谐发展为归宿。我们通过教科研并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依托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