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转换。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因此研究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探寻思维模式与语言模式相对应的规律,转换翻译视点成为搞好翻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翻译中的视点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转换。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因此研究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探寻思维模式与语言模式相对应的规律,转换翻译视点成为搞好翻译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存在句作为英汉两种语言共有的特殊句型,在句型结构上受思维模式的直接支配。中国人习惯于整体思维,注重整体和部分的和谐统一;西方人擅长分析思维,喜欢先部分后整体;中国人重视感性思维,强调语言的意合,西方人注重理性思维,强调语言的形合。英汉思维模式的这种差异使得英汉存在句句型结构差异较大,掌握英汉存在句所反映出的英汉思维习惯差异,对于英语教学和翻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英汉存在句与思维习惯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英语教学和翻译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4.
思维模式的差异是影响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汉词序和句子的不同。本文在简要介绍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基础上,又对英汉各自的词序及句子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翻译实例,初探了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词序及句子结构的翻译所造成的影响,并给出了解决这个差异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英汉翻译中结构转换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给双语转换造成诸多的困难。排除和化解英汉思维差异的干扰和影响,认知两种语言结构互为转换的内在规律,是提高翻译精确性的必择之路。本文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英汉思维模式的对比以及两种语言特点的分析,探索出翻译中的结构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思维模式体现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而逻辑思维又是翻译活动的基础。本文拟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水平上的不同表达方式出发,初步探讨了英汉思维模式差异与翻译活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和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提出应该重视英汉思维差异对比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并对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思维是分不开的。而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英汉词序及句子结构的上。该文在简要介绍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翻译时词序及句子结构的影响的同时,并结合具体实例给出了应对该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二者紧密相连并相辅相成,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英汉翻译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英汉思维方式的转化。介绍了英汉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表现,针对英汉思维表达的不同方式,从词语层面和句子层面具体阐释了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了排除思维差异对翻译消极干扰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许小祥  邵亚奇 《海外英语》2014,(21):246-247
语言和思维是分不开的。而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英汉词序及句子结构的上。该文在简要介绍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翻译时词序及句子结构的影响的同时,并结合具体实例给出了应对该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刘炜  吴国初 《考试周刊》2011,(30):95-97
翻译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与重要体现,翻译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译者对两种语言差异的熟稔程度及对语言驾驭能力。目前高职英语翻译教学都以教授翻译技巧为主,忽视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及思维差异的理解及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往往收效甚微。本文作者以英汉对比方法为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思维差异在翻译上的折射进行归纳及梳理,并认为英汉对比应贯穿于英汉互译教学的始末,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和对翻译的影响.旨在通过这种对比,提高翻译中的准确度,使译文更地道,更符合目的语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二者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本文拟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英汉思维形成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揭示英汉思维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进而探索英汉互译中排除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表层操作,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思维模式的转换。文章从宏观上剖析了英汉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西思维差异与语言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关。中西思维方式不同,其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大相迥异。英汉两语之间的翻译实质上是思维模式的转化。翻译实例说明,这种转化是必要,可行的,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和主要体现形式。文章以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为出发点,通过整体与局部,综合与分析,具象与抽象,主体与客体,含蓄与直率,直觉与逻辑思维的对比,阐述英汉语思维模式的差异。翻译过程中,了解英汉思维模式的基本差异,积极的进行思维模式的调整和转化,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分析英汉民族由于传统的不同而导致的思维模式的差异,探讨英汉表现在“形合”、“意合”、主语、谓语及句式等语言结构的不同,从而揭示了思维模式、语言结构的差异对翻译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英汉文化差异中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各有其独特的神韵,了解英汉思维差异对理解英汉句子的结构差异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翻译实例说明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指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重现英汉思维差异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9.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教导学生在英汉互译时把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影响考虑在内,使他们在翻译时注意转换思维方式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文章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思维方式的差异给翻译教学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消除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敏 《海外英语》2011,(6):13-14
该文首次提出了翻译教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翻译技巧教学法、语言对比教学法与思维对比教学法,并一一进行了综述,重点是英汉思维对比部分。由于视点、角度、学科的不同,在英汉思维特征的界定上并不十分统一,甚至还有些混乱。该文试图从众多文献中去芜取精,归纳出三个最本质的英汉思维对比特征。这些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语言对比相辅相成,并对翻译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