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笔者到市郊农村收集古钱币,一位老先生提供了一枚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见图)。该刻花钱制作规范、工整,刻花细腻、美观,包浆老旧、自然,是一枚不可多得的刻花钱。刻花钱是厌胜钱,是俗称花钱或吉祥钱中的一种。通常是在铸钱局所铸造的普通钱币上,刻上花卉等图案,以增加观赏性。也有的刻花钱是民间铸币,民间刻花,和民间铸造的各种厌胜钱一样。该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就是许多刻花钱中很难见到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笔者藏有一枚"咸丰元宝"宝苏当五百大钱。钱径57毫米,穿径11毫米,厚4毫米,重64克。精黄铜质地,包浆坚实,温润有光泽,钱体突出部分磨损自然。文字清晰,字口深峻,除径稍小于谱载者外,钱文书法完全一致。"咸"字,第七笔的折弯钩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3.
陈国友 《收藏界》2012,(5):75-75
我早期集得的一枚“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是红铜质的,与其他“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不同。钱币的直径为44.5毫米,穿径5毫米,厚3.6毫米,重量是42.5克。此钱锈蚀较重,我用我研制的“小腐蚀去油除锈剂”数次清洗后,使其字口清晰,所拍的照片如图1。  相似文献   

4.
刘英杰 《收藏》2012,(21):85
何谓清代五帝刻花钱?从字义上讲,民间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清代皇帝铸行的年号钱收集在一起,便是五帝钱了;而钱币上再刻有吉祥图案等,即为五帝刻花钱。人们寄予它"无所不能"的魔力,往往用于镇宅辟邪、开张庆典等。  相似文献   

5.
我早期集得的一枚"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是红铜质的,与其他"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不同。钱币的直径为44.5毫米,穿径5毫米,厚3.6毫米,重量是42.5克。此钱锈蚀较重,我用我研制的"不腐蚀去油除锈剂"数次清洗后,使其字口清晰,所拍的照片如图1。据"诚轩古钱、银锭"2010年11月16日北京拍卖会图录第85页"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华夏国拍2010年秋拍会图录第97页,直径44毫米和44.5毫米钱,《金泉古韵》,第185页,直径43.8毫米钱,还有2010年秋季景星麟凤专拍会第108页、109页之2761和2761,即本文中图2、图3钱,都是黄铜质。  相似文献   

6.
余榴梁 《收藏》2001,(7):63-63
开炉钱指的是历代钱局(监)在正式开铸流通钱币前,精工铸造的一批带有纪念性质的钱币。它们大多比普通小平钱厚重,有的还铸有吉祥文字或图案,用以祛邪避殃,迎祥纳福,或进呈上司,以图邀宠。故开炉钱一般都铜质优良,精美别致。  相似文献   

7.
陈晓友 《收藏》2010,(12):108-108
清代咸丰大钱种类繁多,版别复杂,创下了清钱之最。华光普编著的《清代咸丰大钱目录》所载版别就有1145种,马定祥主编的《咸丰泉汇》共收录各种成丰钱多达4000余种,洋洋大观。咸丰大钱的铸造是由于内忧外患,财政入不敷出,恶性通货膨胀使行用小平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故而开铸高面值大钱,以图弥补亏空。  相似文献   

8.
王连根 《收藏》2010,(4):142-142
上海解放前,我父亲靠做旧铜废铁生意养家糊口。他分别在杨树浦榆林区的福宁路和惠民路上开设过两家王记铁店。1947年寒冬,我刚满10岁,当时兵荒马乱,我跟随祖母从江苏大丰北团村离乡背井来到上海滩寻找父亲,一家人在上海团聚了。我常在父亲的店铺中看见一麻袋一麻袋古钱币和各类旧铁器混在一起,被当作废品收进。  相似文献   

9.
蔡炳根 《收藏界》2012,(1):67-68
公元1851年咸丰帝刚上台就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太平军于1853年攻克南京,改称"天京",定为都城,建立"太平天国"政权。由于巨额赔款和频繁战争,清朝国库早已空虚。为了应对濒危的政局和庞大的军费开支,咸丰帝不得不打破祖训开铸大钱。  相似文献   

10.
李水平 《收藏》2010,(4):141-141
同学小海家境贫寒,上大学那几年的费用都是东挪西借,毕业后求职到外地一家大企业工作,可要去报到时筹不到路费。无奈之下,小海找到了我,让我帮他最少借1000元。我把他带回了家,将情况跟父亲说了。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11日买到一枚极厚重的宝云局部颁式咸丰当十钱。此钱文字清晰,品相精美,铜色偏红,直径39.3毫米,厚4.5毫米,重36.1克。宝云局的咸丰当十钱,在清朝所有咸丰大钱中应该是铸造数量最多的,版别也较多。这种钱在云南极为常见,我收藏有70多枚,其中部颁式的也有近20枚。在我收藏的部颁式咸丰大钱中,除这枚外,直径最大的40.7毫米,最重的26.8克,其他大都在18~25克之间,很少有重量相  相似文献   

12.
王建国 《收藏界》2011,(6):80-81
钱样,是用木、玉、牙、锡、铅、铜所刻,用以进呈朝廷审定的钱,又名祖钱,也叫雕母。但是在人们的印象中,普遍认同的还是铜质雕母,至于其他材质的钱样除了象牙雕刻的祖钱,只有一枚元代的"大元国宝"铅质雕母被公认为中国古钱币中最早的雕母钱,而木、玉、锡等材质的雕母,则未见有被认可的。  相似文献   

13.
成春到 《收藏界》2011,(3):66-66
在清代,钱面有"大清"二字的方孔铜钱,仅有一特例,为宝福局铸造的当"一十"的"咸丰通宝"。在华光普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钱大集》中,将其评定为一级,虽未列入古泉五十名珍,但也是一枚大珍古钱。为了能获得这枚古钱,我从"文革"开始,便在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北京等地苦苦寻找,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前二十年,都一无所获。前几年,我到浙江旅游,才在杭州古玩市场上淘到了一枚(见图)。  相似文献   

14.
清代咸丰年间,因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及国内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导致政局危机四伏,财政基本枯竭。清政府为挽救币制行将崩溃之势,而铸造咸丰大钱。当百以下称"重宝","咸丰重宝"又可分为当四、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共八等。然,咸丰钱币由于品种繁杂,多姿多彩,钱文俊美,近几年全线飘红,其中的珍稀品种,更是倍受青睐。现将自藏的一枚"咸丰重宝"背"当五十"母钱,予以介绍,供泉友、同好鉴赏研讨!  相似文献   

15.
黎凤歧 《收藏界》2011,(1):75-76
清文宗咸丰皇帝在位十一年(公元1851-1861年),因鸦片战争及洪秀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引发的外忧内患,加上干旱及水患等自然灾害,使得政令壅滞,经济恶化,中央政府无暇规范铸钱事宜,钱局铸钱各自为政,以致咸丰钱种类繁杂、大小不一,版别达数千种之多,是我国年号钱中的品种之冠。  相似文献   

16.
廖志满 《收藏界》2010,(5):85-85
笔者2008年下半年在湖南零陵集得一枚清代"成丰元宝"宝巩局当五百大钱,宝巩局是清朝政府在甘肃设立的铸钱局,原名巩昌府局。在雍正年间移至兰州,改为宝巩局。当时在地摊上发现此枚大钱非常精美,就买了下来,回来后发现此枚大钱并非翻铸,而是雕刻而成(如图)。  相似文献   

17.
汪洋 《收藏》2015,(10):72-74
由于受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战争等影响,清政府出现大规模财政危机,军饷严重不足。成丰三年(1853年),为筹措浩大的军费开支,清廷开始发行纸币“钞、票”,同时又令各省陆续铸造纪值大钱,由当十至当干不等。作为江南第一大钱局的江苏宝苏局,于咸丰四年初开铸当五十、当百大钱,至咸丰五年停铸,  相似文献   

18.
池萍 《收藏界》2012,(8):72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两枚"祺祥重宝"合背钱。一枚直径35.5毫米,重16克;另一枚直径35.2毫米,重12.1克。这两枚钱,铜质老旧,加工痕迹时代明显,应该是到代之物。其中品相好的那枚,边道呈鱼脊背,用放大镜观察穿口,有小锉加  相似文献   

19.
韩文岐 《收藏界》2013,(11):69-70
清代自顺治朝起就有铸造和使用宫钱的习惯,主要用于撒帐、后宫细软包袱扎角、良辰吉目宫灯下悬挂以及赏赐有功大臣等。这些钱与流通钱相比,铜质更加精良,不仅直径大,形制、制作也有明显差异,既不同于制钱,也不可与普通民俗花钱同日而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宫钱品种。  相似文献   

20.
闫学民 《收藏》2015,(5):100-100
历代在正流通钱币上另行加工、雕刻文字图案或纹饰,谓之“刻花钱”。从出土情况和面世藏品上看,自汉代就偶有刻花钱出现。这种工艺在唐代得以发展,有可能与当时高水平发展的金银器錾刻工艺有关。宋元时期刻花钱相对少见,及至明清、民国时期在钱币上刻花又风行一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