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界》2007,(10)
前些年,笔者收藏了一件青花缠枝牡丹纹"喜"字罐(见图)。该罐高21.5厘米,口径9.4厘米,底径16.5厘米。罐口收敛,露胎。肩上饰有一圈回纹,罐腹分别有三个"喜"字和缠枝牡丹纹,构成此罐的主题纹饰。瓷罐内外及罐底施透明釉,圈足内外斜削较尖,并有火石红。整个瓷罐釉色  相似文献   

2.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0,(2):127-127
粉彩人物瓶 直口,扁耳,圈足。口沿绘一周方折纹,肩部锦底开光内绘山水纹,近足处锦底开光内绘花草纹。瓶身一面绘群仙祝寿图,有八仙及福、禄、寿三星等;  相似文献   

3.
何闽生 《收藏界》2013,(6):46-47
十年前,我在本地古玩市场上淘得一件清代青花瓷罐。2011年7月11日,"CCTV《寻宝》专家走进连云港"鉴宝活动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举行。该罐经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邱小君先生鉴定为真品。此罐(见图)高23.5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9厘米。口沿部绘有14个乳钉纹,罐内腹壁上因柴窑烧制而自然形成的5个鸡爪纹,罐底圈足无釉处露出火石红,  相似文献   

4.
《收藏界》2012,(5):122-122
广彩开光花卉人物纹天球瓶 小口,细长颈上开光内绘人物纹,斜肩,球形腹上锦底开光内绘花卉纹、人物纹。圈足。整体绘画笔法细腻,生动传神。广彩发色艳而不俗,釉面无贼光,胎体沽白而质坚。年份为清代晚期。  相似文献   

5.
这件青花开光仕女莲花纹筒式瓶(图1)属装饰陈列用瓷。器身高20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8厘米。撇口,腹身呈直筒状,浅圈足。胎壁较薄,胎体较轻,胎质较为细洁。釉色白中微闪青,釉层较薄,釉面光泽耀眼,青花发色呈青蓝色。瓶颈部绘以折枝花果纹,腹壁周身釉下绘八个长条形开光,内间绘仕女和莲花两种图案,相间环绕排列,组成一圈完整的画面。仕女长脸、细目、樱唇,修颈、削肩、柳腰,在庭院中的蕉叶之下,手执一花,仪态呈娇愁无力状,其人物造型比例亦有失准确,构图亦趋向简洁,但眉目清晰,线条流畅。所绘的莲花也较为图  相似文献   

6.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3,(9):137-137
青花冰梅开光博古纹花觚 敞口,直腹,圈足,内书“康熙年制”青花四字款。器身冰梅纹开光,内绘博古纹。釉面光润,青花发色淡雅,胎质洁白。年份为清光绪。  相似文献   

7.
刘芳 《收藏界》2013,(5):57-59
商丘市睢阳区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宋荦"铭青花鱼纹尊,高31厘米,腹围80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16厘米,造型优美,制作精细。罐直口圆唇,丰肩弧腹,足胫外倾,圈足。肩部两侧各一条形耳,白釉底上饰青花,胎体厚重,胎质细密。腹部主题纹饰为鱼纹。腹部一侧开光内有竖写五行楷书铭  相似文献   

8.
胡秋莉 《收藏》2020,(2):46-47,46
山东博物馆藏有一件明代绿釉香炉,上面刻有纪年、施主信息等文字。现根据炉身记载,结合史料记载,对香炉的施舍者和烧造窑口做探讨分析。香炉大体呈长方形,上宽下窄。高20厘米、口长33.6厘米、口宽20厘米,底长21.9厘米、底宽12.4厘米(图1)。炉口两短边装饰双鼎耳。外口沿深刻一周连续回纹。回纹口沿下又接一周镂刻外翘的如意云头纹。炉四边棱呈凸出的竹节状。竹节棱下部各有一兽头,兽头两侧刻划毛发并与相邻的兽头饰连为一体,成为底边的外层。边棱内层为素面。炉外侧及内口沿施绿釉,其余部分不施釉。炉胎较粗,有明显的沙粒,底部呈火石红色(图2)。炉侧面题写"万历十七年仲秋吉日成造德府施捨"。  相似文献   

9.
杨洁 《收藏界》2015,(2):28-34
2013年6月,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展在众人翘首期盼中华丽绽放,展厅内珍品云集,灿若繁星,而一件大罐如众星捧月般端立于展柜中,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河北保定元代窖藏出土的国宝重器——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图1)。大罐主题纹饰为腹部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内分别贴塑牡丹、菊花、石榴花、山茶花与山石的组合,其中山  相似文献   

10.
耕生 《收藏》2013,(13):70-71
吉州窑年代的下限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问题,而纪年瓷无疑是解决疑问的实证。考古资料和民间藏品中目前已有两件实物可资参照。1983年,吉州窑永和窑址出土一件丁未年款釉下彩绘水波纹残罐(图1),现藏江西省吉安县文物管理所。底径12.8厘米,高20厘米。敛口,平沿,短颈,溜肩,球腹,圈足,口及上腹部分残缺。罐外壁薄施一层白釉,器内无釉,有明显的旋削纹,足边露砂胎。罐体以褐彩绘画,共有4组纹饰,各组纹饰之间以粗细弦纹间隔,颈部饰卷草纹一周;肩部褐彩书写"□□作称心买卖答者,丁未岁下市朱有成用工"(图1A);  相似文献   

11.
耕生 《收藏》2013,(7):70-71
吉州窑年代的下限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问题,而纪年瓷无疑是解决疑问的实证。考古资料和民间藏品中目前已有两件实物可资参照。1983年,吉州窑永和窑址出土一件丁未年款釉下彩绘水波纹残罐(图1),现藏江西省吉安县文物管理所。底径12.8厘米,高20厘米。敛口,平沿,短颈,溜肩,球腹,圈足,口及上腹部分残缺。罐外壁薄施一层白釉,器内无釉,有明显的旋削纹,足边露砂胎。罐体以褐彩绘画,共有4组纹饰,各组纹饰之间以粗细弦纹间隔,颈部饰卷草纹一周;肩部褐彩书写"□□作称心买卖答者,丁未岁下市朱有成用工"(图1A);  相似文献   

12.
王勇刚 《收藏》2010,(10):63-63
民间收藏的这件三彩折枝海棠纹陶枕为六角箱形。枕长29厘米,宽11.5厘米,厚8.5厘米。泥质红陶,胎色浅红,陶质坚硬,外施较厚的粉白色化妆土。枕面呈六角梯形,前部微下凹,四周稍高。枕面开光亦为六边梯形,施墨绿色釉,开光内压印折枝海棠花叶纹,整个图案色彩清丽,纹饰写实。海棠花叶两侧各有一白色云纹装饰。  相似文献   

13.
用一个空易拉罐(带塑料盖),把线尾绕罐口下2厘米处一圈系扣,用橡皮膏把线尾贴上固定。线长不得少于30米,把不需要抛出去的线,先绕在罐口2~5厘米处。准备抛出的线绕在罐底1.5~3厘米处(便于抛投时出线快),线头可接一个连接环或系一个圈,以连接钓组。  相似文献   

14.
用一个空易拉罐(带塑料盖),把线尾绕罐口下2厘米处一圈系扣,用橡皮膏把线尾贴上固定。线长不得少于30米,把不需要抛出去的线,先绕在罐口2-5厘米处。准备抛出的线绕在罐底1.5-3厘米处(便于抛投时出线快),线头可接一个连接环或系一个圈,以连接钓组。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一件题款很特别的粉彩小罐(见图)。这件粉彩小罐高9.5厘米,上面有一个直径达10厘米的宽沿盖,在盖的边缘有一圈描金,顶端有一兽钮。罐体直口丰肩,罐口直径为7.5厘米,底足直径为6.5厘米,罐身两侧每边各有两双系耳环,泥鳅背圈足。罐通体外施绿釉,内和底足施白釉。在盖和罐体上绘有精美的凤和牡丹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20,(6)
正侯母壶是1977年3月至1978年10月曲阜鲁国故城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一件西周青铜重器(图1)。该器略呈卵形,平口直领,圈足,两侧有四系,上两系作兽首衔环形,壶身纹饰分四区,最上饰夔纹,次为三角纹,再次象鼻纹,下饰三角纹,圈足饰垂鳞纹,盖作蟠龙形,盖沿两侧各一系,盖沿和壶领有对铭,各一圈十五字:"侯母乍侯父戎壶,用征行,用求福无疆"。根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该器通高39厘米,口径10.2厘米,腹径27厘米,足径19.3厘米,口壁厚0.5厘米,重6.8千克。  相似文献   

17.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2,(9):131
粉彩人物纹盘盘内锦地开光,盘沿绘山水纹,盘心绘人物纹。人物构图为一家人在院中戏耍,此种纹饰一般称作"满大人",寓意家庭幸福美满。粉彩用色多样、丰富,人物绘画精致、细腻,生动传神。胎体轻薄,圈足规整。年份为清乾隆。  相似文献   

18.
刘敏 《收藏》2011,(10):76-78
"镇江博物馆藏有一件墨地白釉开光素三彩西厢人物故事图方瓶。此瓶高55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11厘米。平底,底部内凹成方形,内有青花"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瓶身饰多组开光,内绘人物图案。"  相似文献   

19.
兰亭  赵聪 《收藏界》2010,(2):69-71
这四个青花瓜果纹折沿盘,图1高6.5厘米,口径33.6厘米,足径20.5厘米,出自《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官窖瓷器》第123页;图2口径37.6厘米,  相似文献   

20.
梁艳亭 《收藏》2009,(1):68-68
此大罐口径23.6厘米,高37.7厘米,底径15.3厘米。造型浑厚、硕大。白地黑花龙凤纹间花卉纹,图案以线条纹相隔,颈部饰线条纹两圈,其下是花卉纹间方格纹一周;腹部为主体纹饰,对称开光内画一龙一凤,龙凤之间对称为花卉纹;最下层为波浪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