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总复习中的“四要四忌”刘北荣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要求,一是温故知新,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弥补自己在知识与能力上的缺陷;二是使已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化、结构化,使其形成知识网络,增强知识运用的能力。实践使我体会到:在总复习时应注意做到“四要”和“四忌...  相似文献   

2.
我校小学毕业班十七周结束新课后,语文总复习拟安排68课,其中作文占28课时。我打算分两步进行作文复习。第一步、系统复习写作知识。七至十册的“读写例话”中,有十六篇侧重于写作指导,每次提出了一个重点写作要求,讲述了写作的基本知识。过去在教学中,这些《例话》以自学为主,老师并未当作知识短文去讲。在总复习中,有必要结合有关重点课文和习作例文,把这些知识系统归类进行讲述,使学生由具体的印象形成慨念,从而自觉运用,化为能力。我把这些知识归纳为四个要点: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了,高三的同学们为迎接高考,已进入到紧张而有序的考前复习阶段。总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系统疏理已学习过的知识,完善知识树,把一个一个的知识点串成串,连成面。但是高考作为大学入学资格的选拔性考试,又不仅是考生之间知识储备的较量和竞争,也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如果说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高考成功的“硬实力”,那么平和、自信的考试心态就是高考成功的“软实力”。因此,在高考总复习阶段重视和自觉地进行考前心理调节,培养、锻炼、形成从容、科学地应对高考的健康心态,也是每个考生在高考总复习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4.
饶琳 《广西教育》2013,(30):85-87
分析近几年广州市初中化学学业考试试题可以发现,命题既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方法。中考总复习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再现所学知识,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并整理各知识点,使之系统化、网络化。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复习教学时,笔者严格按照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复习,对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重点复习,同时对知识薄弱环节进行“补缺”,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将总复习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数学总复习如何突出一个“总”字呢?要注意以下四点:抓好基础;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增强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性;在过程中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的总复习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很多。在复习这些内容时,如果利用“系列实验”的方法进行复习,就比较容易落实“加强基础(知识、理论)、培养能力(自学、观察、思维、实验)、开发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高中毕业总复习又即将开始了。这里回顾一下我们在七九年进行化学总复习的一些做法,仅供今年抓这项工作的同志参考。复习前要把底子摸清楚我们在总复习前,注意摸清两个底子:一个是复习内容的底子,一个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底子。为了摸清第一个底子,不仅要求教师学习、钻研高考复习大纲,还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讨论,弄清复习大纲中的“正确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综合运用”等关键词语的含义,明确每一项要求所包含的知识范围。使师生对总复习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的要求,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等都了如指掌。为了摸清第二个底子,一方面规定学生根据复习大纲要求,检查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将存在的问题书面告诉老师;另一方面,教师按照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摸底测验。然后把上述两个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按人头和知识门类排队。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总复习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刘万庆(432600)为了减轻高三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对高中物理实验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扎实的总复习,我们采取“知识回顾、观看录像、实验展览、补漏提高”四个步骤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总复...  相似文献   

9.
“三轮复习法”是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正确运用“三轮复习法”,必须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系统知识要点化,知识要点题型化”,即“一轮”一个层次,“一轮”一个台阶。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三轮复习的简单重复,帮助学生在系统把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高考要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三轮复习法”是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正确运用“三轮复习法”,必须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系统知识要点化,知识要点题型化”,即“一轮”一个层次,“一轮”一个台阶,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三轮复习的简单重复,帮助学生在系统把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高考要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自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和意向的积极主动的智力活动。只要教师引导启发得当,学生持之以恒,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逐步得到提高。培养小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可以采用“自学”、“启发”、“运用”、“小结”四个环节进行。一、自学。这是培养学生自己看书学习,自我获取知识的过程。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较窄,自制能力较低,可以  相似文献   

12.
物理中考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搞好总复习,首先要研究《中考说明》,然后确立复习目标,狠抓“双基”知识的复习,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训练,把握与物理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第四四“总复习”分为方以内数的读写;D更加减法;珠更加减法;笔奥加减法及适合运基;计量草应;一步、两步应用题。夏】时可以将这六部分知识分为四块进行。根据大纲关于复】来为了“巩固学过的知识,沟通新]日知识之1司的联系,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小结”的精抽及教材编排特点,复习要抓住知识的壬干,通过练习实践,系统归纳出相关的数学结论和规律,沟通知识问的联系,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一、以数位顺序系统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方以内数的读写,庄“总复习”中百sg题。真重点景宇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复习肘,组织学…  相似文献   

14.
复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复现知识、单纯的做题训练,复习的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学(习得)、做(练习)、想(策略、反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过程.如何复习数学?如何上好复习课?我想从“反思”、“整合”、“运用”、“创新”这四个方面去考虑.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自学指导法》的基本做法长白县第一实验小学齐振荣长白县教师进修学校尹洪芬一、在“温故知新”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自学指导法》的基本教学程序,是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在学生的!日知识与教材中的新知识之间“铺路搭桥”,扫...  相似文献   

16.
为了把学生从汗水与焦虑的浸泡中解放出来,北京市十一学校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在高中实验班的数、理、化教学中开展了“四环节”教学模式实验。该模式以“知识单元”为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设计,以师生互动、共同参与为主要特征,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为主要形式(每周三四个半天自学自研或合作学习),通过自学自研一问难讨论——师生精讲——运用评价(“四环节”),  相似文献   

17.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整理、巩固已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新授课学到了多个知识“点”,又通过练习课将知识“点”连成线——即形成初统的技能技巧,而复习则是把这些“点”和“线”结合成“面”,梳理成知识的网络,并提高综合解决问场的能力。因此,复习应达到知识的系统整理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两个方面的教学目的。那么,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复习;怎样才能达到“整理知识”与“综合运用”两方面的目的呢?一、精选复习内容。复习并不意味着把已学过的知识原封不动地重复一遍,应避免无效的信息的重复传授,而…  相似文献   

18.
当前 ,不少教师在生物教学中 ,企图通过赶进度、多做题、做难题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尽管他们废寝忘食 ,却事与愿违 ,事倍功半 ,究其原因就在于不懂得生物教学中的辩证方法。1 快和慢常言道“欲速则不达”。但有不少教师在平时生物教学中 ,急于赶进度 ,提早结束课程 ,以期增加总复习时间。当学生对一部分知识“消化不良”时 ,他们却认为等将来总复习时解决 ,似乎总复习是个万能的法宝。其实 ,总复习虽然对于巩固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不能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总复习上。因为总复习质量的高低 ,是以平时…  相似文献   

19.
对口高考生物复习要求生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与辅导学生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对口高考中接受高等学校的挑选。复习的指导思想是人才教育和素质教育,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着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在2002年我省在对口单独招生中从财会专业综合理论考试来看(“3+2”转向“3+专业综合”),我们不难看到“3+专业综合”对口高考的生物复习中理…  相似文献   

20.
袁红利 《化学教与学》2011,(10):87-87,90
化学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更不同于新授课,因为总复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归纳、梳理过程,还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过程。现以“溶液”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两个复习点为例.谈谈化学总复习中应该注意的四个关键词:归纳、梳理、延伸、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