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是指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和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凸现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明确了高校德育的目的更主要的在于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其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进而提升其生命价值,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德育要增强其实效性,就应该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在德育工作中尊重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完善,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发展,在构建现代德育体系中实现五个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做到以人为本。高校德育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要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还必须在德育观念、内容、方法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创新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德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校园文化建设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高等学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须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创新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其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各要素中,德育应是首位的。只有强调了德育为先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根本要求。在教育工作中如果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意识淡薄,或者只挂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具体的德育行为中,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为实施素质教育引领方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现代德育理念。只有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高校德育才能真正提高其实效性。章分析了目前德育中人本精神缺失的现状,阐述了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提出了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沈祖芸、李小伟在《中国教育报》中撰文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召开 ,翻开了高校体育发展的新篇章。运动员在顽强拼搏的同时 ,各高校教师代表也在共谋体育改革未来之路。首先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体育工作始终是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 ,育人是其根本目的。引导人、锻炼人、培养人、发展人 ,使每名学生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是高校体育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理念。其次要强调“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关键在于 ,在竞争和对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良好品质。三是要强调“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要明确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含义,认识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必要性,讲求以人为本德育的方法,避免出现一些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应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指导,理解、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明确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的功能;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的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道德方法,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探索高校德育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入手,在指出高校传统德育文化弊端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之系统性及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等拙见,以探索出一条改革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作为高校德育的一种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性即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为本.现行的高校德育普遍存在着忽视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现象.高校德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正确引导并努力实现大学生的需要作为德育的立足点,实现"学校人"与"社会人"的同构,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中,要把以人为本摆在核心地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注重个性的人才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高校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为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的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和对象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德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高校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德育实效性是高校德育的重点和难点,要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主体性,更新德育观念;立足于人的需要,全面审视德育的功能;立足于人的现实性,发展德育目标和内容;立足于人的实践性,改进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学科建设在高等学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重视和关注高校德育学科建设,不仅关系着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而且也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笔者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学科建设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从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角度,提出应将德育学科建设纳入高校学科建设的总规划,加强建设,使德育学科建设和德育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崭新态势,我们需要重视并发展德育的政治功能,加强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创新的时代回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时代之课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科学地把握“人”;高校德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育人”宗旨,优化德育环境资源,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实现高校德育创新的时代回应——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思想道德建设当中要切合与高等教育总目标,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高校德育实践,不断地优化高校德育环境.使高校德育在新时期有效地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在指导思想上已形成一种模式,即“管、卡、罚“.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趋势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它给新世纪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现今的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提出了德、智、体、美、劳等心理方面的具体要求,根据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历史使命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更对人才提出了具有创造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竞争与合作意识、法制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博才取胜的意识等等.这些目标光靠学生埋头苦背、考试及格是难以实现的.它需要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德育正是为此提供保证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