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孤独是一种情感体验。生活中,一些少年儿童常表现出孤立无助、心灰意冷、紧张、压抑、忧郁、怯懦等心境状态,在心理与行为上惧怕、淡化与人交往。这便是孳生了孤独感的表现。少年儿童一旦陷入自卑、怯懦紧张、孤独之中,就会闭锁自己的心灵、拒绝交往,成为不受群体欢迎的人。生怕一时疏忽招致别人责备.  相似文献   

2.
姚敏 《山东教育》2005,(18):11-12
案例 小刚在老师眼里算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人物。从早到晚,总有别的幼儿跟老师打小报告说小刚打人、小刚撕坏了别人的作业本等等。即使在课上,他也是不停地盘弄着自己的衣服或是吮吸自己的手指。他的座位就在通往睡眠室的楼梯下面。所以他还时不时吊着楼梯扶手荡过来、荡过去,老师已经不知道说过他多少次了。但没有明显的效果。往往是老实一会儿又不行了。老师们很不喜欢他。她们觉得小刚虽然已经进入中班下学期快上大班了,但是他和别人的交往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却跟一个刚进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差不多。  相似文献   

3.
叶静  阎立云 《山东教育》2005,(12):29-30
人际关系智能指察觉及分辨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感受、企图、目的等的能力。其中包括能掌握与人沟通时的面部表情、声音、肢体语言等,并能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齐学芬 《山东教育》2005,(27):58-58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诸如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等许多社会性方面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幼儿在园的表现来看,有孤独感幼儿的数量在逐渐增多。幼儿的孤独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能力差。幼儿入园以后,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适应缓慢,对生活、学习常常表现出心神不定,不知所措。二是胆小,心理比较脆弱。如因怕出错误或怕老师批评,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经不起失败等。三是智力不如其他小朋友。四是不合群,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经过对孤独感较严重的幼儿进行家访,父母普遍反映孩子在家里不爱说话,经常独自一人发呆,对家里来的客人不理睬,甚至对爷爷奶奶也不好好说话等等。幼儿孤独感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父母和教师…  相似文献   

6.
王玉 《早期教育》2000,(5):24-24
有句格言为: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使一个人终生受益。但究竟应该培养幼儿哪些习惯呢?下面的几位读者谈了他们的看法,您赞同吗?  相似文献   

7.
王艳云 《家庭教育》2005,(6B):53-53
5个月的妞妞开始整天“ba-ba”、“ma-ma”地说个不停,喜得父母合不拢嘴,逢人就说:“我们家妞妞会说话了!”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交往能力的全面人才,然而今天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现代城市生活使孩子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失去了共同游戏的空间和时间,并且养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不合群、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为了保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良好的交往素质,应重视从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如何培养孩子善于交往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10.
名儿童教育家陈鹳琴,在论家庭教育时说过这样的话:“不要担心孩子的失败.应该担心的是,孩子为了怕失败而不敢做任何事。”据北京教育研究会调查:有31%的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够。5.5%的儿童顶不住失败的打击,由此看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获得适当的失败经验是多么重要,究竟什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挫折教育呢?曾经有人提出AQ(AdVenisty 0uotient)这一概念,即挫折商数。这就是人面对困难、  相似文献   

11.
方明 《现代家教》2000,(4):15-17
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发展儿童智力的强大推动力。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曹日昌先生则说:“兴趣与爱好好像催化剂,它不断地促进实践,  相似文献   

12.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陈鹤琴先生曾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起的,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做人是顶难的,一定要从小就加以训练,养成种种优良的习惯和态度,在小孩子时代已经受了良好的教育,到青年的时候,自然可以减少许多问题。‘慎始则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指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相似文献   

13.
孤独是一种消极、弥漫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会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导致他们最终对社会适应不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园里具有孤独感的幼儿却日趋增多。因此对幼儿孤独感的产生和矫正的研究已成为摆在我们广大教师及家长面前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是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能与人共处和合作,这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因为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人的合作能力必须从小培养。  相似文献   

15.
牛翠平 《山东教育》2005,(12):45-46
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父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该说,世上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因为爱子女产人类的一种本能。但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懂得爱子女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万西莉  薛君 《山东教育》2003,(27):61-62
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意志行为环境幼儿良好意志的形成直接受环境的影响,新奇而刺激的环境,往往使孩子眼花缭乱、注意力分散,有的成人轻易用自己的意志干扰或阻碍孩子的行动,中断孩子本来有目的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孩子坚强意志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成人要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满足孩子可行的、具有一定目的指向的行为欲求,让孩子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树立信心,增强意志力。如在幼儿专心致志地设计制作电脑模型时,成人不要去干扰、打乱孩子的思维,随意改变幼儿的意志,而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时,适时、适度地进行启发、诱导,使幼儿最终能达到…  相似文献   

17.
18.
世纪之初 ,人类正处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重大历史转型阶段。每个国家无可回避的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并开始准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重视伦理价值和关注道德教育再一次成为世界性呼声 ,知识经济呼唤道德教育。那么 ,在现阶段究竟该如何推动幼儿德育发展 ,自然成为每个幼教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综观历史发展 ,观察现实 ,笔者认为 ,影响我国幼儿德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师职业人格幼师的职业人格是指幼儿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 ,作为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所具备的基本人品和资格及基本的精…  相似文献   

19.
家长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0.
沈娴 《家庭教育》2001,(11):36-36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更广泛的合作精神,这就需要下一代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幼儿在与伙伴的交往中交流知识、经验与技能;在交往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体验欢乐和痛苦;并从中培养同情、分享、合作、友爱等良好情感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