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麻省理工学院(MIT)位于麻州的剑桥市.波士顿查理斯河畔。它建于1861年.创办人是杰出的地质学家罗吉斯。MIT是美国最好的理工科大学之一。它的使命是开拓人类知识,培养科技人才,并对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William McC.S-iebert教授新著《电路、信号与系统》是大学二年级教程。著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任教,以授课讲稿为基础编成本书。它作为MIT电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列丛书之一于1986年由McGraw-Hill 图书公司出版。1983年MIT Op-penheim教授编著的《信号与系统》一书问世,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时隔三年,出自同  相似文献   

3.
美国之行     
4月19日,我告别了上海开始了赴美之行。波士顿的故事今天的内容非常有意义,我们要参观MIT(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我们首先驱车来到MIT。这是一所马路大学。所谓马路大学就是没有固定的校园,只是一些教学楼聚集在一起,中间还有马路隔开。MIT的大门是用灰色岩石做成的,顶端刻有几个金色的大字,意为“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厅很高,有一条走廊通向内部。人们来来往往,还真不少。我们通过走廊,参观了MIT的内部,还听了一位教授讲微生物。当然也没听懂多少。午饭后,我们来到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可不是马路大学,它…  相似文献   

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下简称MIT)是举世闻名的大学,国内已经有一些对MIT现状的介绍。这里想补充一些关于MIT最近四十多年发展过程的资料,并尽可能分析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分析其从一九三○年起MIT从工学院转化为理工学院的过程。这里提供的资料,较多以其第九任院长(任期一九三○—一九四九)K.T.Compton为中心。这决不意味着Compton一个人决定了MIT从工学院转化为理工学院。但对今天公认的MIT世界先进水平起重要作用的向理工学院的发展,Compton确实是起了独特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正>基于"自主创新"基础上的"创新创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干细胞",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研特色已广为人知,到目前为止,MIT共拥有80位诺贝尔奖得主。但在社会经济领域,MIT更为闪亮的名片则是其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成就。由MIT校友创办经营的公司,年收入总和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若将其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在全球排名第11位。以MIT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模式,是一种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模式,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良平 《中国研究生》2002,(2):29-29,21
2001年是MIT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大丰收的一年,当年14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8人为MIT的教授或校友。诺贝尔物理学奖3人全部被MIT教授和校友囊括,其余4项,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MIT占2席,化学、生理医学以及和平奖各占1席。这样,到去年为止,MIT旗下已拥有55位诺贝尔奖得主,以锐进的锋芒直逼剑桥大学的记录。MIT校长Vest在对此加以评论时指出,这些学者获得诺贝尔奖的学术成就主要是源于他们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所从事的基础研究工作。Vest校长还曾和这些获奖者进行过交流,他们都认为MIT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造…  相似文献   

7.
这次参加哈佛中国论坛,正好遇到MIT(麻省理工学院)庆祝校庆150周年。在此期间,我去了两次MIT,一次特去参观校园,另一次则是去参加150周年校庆大会。陪同我参观的同学,是来自上海的留学生刘欢,他本科就在MIT读书。  相似文献   

8.
麻省理工学院(MIT)是蔓国乃至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研究型大学,其研究特色明显.研究实力强劲。这与MIT大量引进优秀研究人员,并奉行开明的研究政策是分不开的。本文将在详细介绍MIT科研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再简要评述其相关的研究政策,旨在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提供点滴参考。  相似文献   

9.
趣味小发明     
负压真空吸附爬墙装置美国的一个机械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简单的爬墙装置,该装置可以让爬墙者在墙上行走。可以想象,要是人人都有这么一个装置,蜘蛛侠就会失业了!超强不粘涂料来自MIT的研究者研制出一种具有超强不粘性的涂料。将这种涂料涂在瓶子内壁,番茄酱、蛋黄酱等黏性极强的液体就会像水一样轻易地流出来,干干净净,不留一  相似文献   

10.
●即便是MIT OCW计划,也不过才进入稳定运行阶段 ●历史经验表明,局部的形式主义改革未影响课堂教学的基本地位 ●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借助视频技术,进一步完善当代课堂教学 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启动"MIT开放课件"(MIT Open Course Ware,简称MIT OCW)计划,试图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免费开放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资源.2007年,MIT完成全部1800门课程的视频化.2008年起,OCW计划发展成全球教育界的视频课程运动.耶鲁大学、莱斯大学以及英国开放大学等纷纷加入.去年4月,MIT在OCW十周年庆典上又宣布,未来十年,将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制定课程内容,并通过移动设备等最新技术,让OCW资源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11.
“初心”奠定MIT灵魂的基石。MIT历次大胆创新,实现“初心”的逻辑、机制和路径,正是MIT解决高等工程教育的“痛点”问题:平衡传统与大胆创新两种路径使之并存;以“使命、问题、需求”为导向,使大学-企业、大学-区域之间形成解决问题的逻辑一致性,融合发展;基础研究与产业开发融合创新;教育-创新研究-服务社会融合且高度模式化以确保MIT的价值观和使命得以实现,创造未来。MIT实现“初心”直达巅峰的历程,是现代大学崛起的历史缩影,值得中国“双一流”大学和新工科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2.
MIT与沃里克大学:创业型大学运行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创业型大学概念被引入我国,但对其模式含义的理解却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对MIT和沃里克大学这两个典型案例的对比,认为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是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特征,但由于不同大学的研究实力、经费渠道和文化背景不同,创业实现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MIT的创业起点是知识,沃里克大学是社会需要;MIT采用主导式的创业战略,沃里克大学采用变革式的创业战略;MIT是"自下而上"的服务型创业方式,沃里克大学是"自上而下"的公司型创业方式;MIT采用的是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沃里克大学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机构。从借鉴的意义看,MIT的创业模式适合于研究型大学,沃里克大学则适合于非研究型大学。对于那些有意向创业型大学迈进的我国地方高校,其运行模式应该以应用研究为起点、以本地区产业发展为服务对象,采用"自上而下"的统一创业文化,创建集学术和创业于一体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13.
我已于6月末到达Boston,现在暂住在MIT的研究生宿舍之中。下学期开学是9月8号,暑假期间还有充分的时间作准备。李凡教授告诉我,朱院长曾和他通过长途电话,我深切地感到学校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在远离亲人万里之外的环境中,学校和祖国的声音对我来说,是十分亲切的。MIT 的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是它的最大的、也是最出名的一个系,是号称全美第一(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号称第二)。这个系分六个大专业:  相似文献   

14.
谁在使用MIT开放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项目(MIT OpenCourseWare,MIT OCW)是全球第一个高校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引来了众多用户。了解用户经常访问哪些资源,为什么使用,将会对国内建设精品课程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媒体实验室印刷型 PC研究小组的雅各布森一再指出,目前,作为计算机大脑的硅芯片实在是太昂贵了,而且它的制造设备高达数亿美元,加工周期一般要 2周左右。因此他设想,为什么不能发明一种在基体上直接打印的“桌上工厂”,用普通的打印方法在像塑料一类的材料上完成制造芯片的工作。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研制出含有纳米半导体细粉的墨水,打印工作甚至于可以用普通的喷墨打印机来完成。如果这种设想得以实现,不仅不再需要昂贵的制造设备,而且人们可以通过从网上直接下载最新的芯片电路来完成计算机的升级。计…  相似文献   

16.
MIT创立于1861年,正式开学上课于1865年。当时它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仅有十来个学生的小小私立学校。然而,在它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霜之后,却茁壮成长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理工大学,为美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切无不与它的奠基者、第一任校长——威廉·罗杰斯(William B. Rogers,1804—1882)教授卓越的工程教育思想、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错误倾向作不懈斗争的胆略,以及高尚的个人品德有关。罗杰斯作为MIT的第一任校长和教育家绝非偶然:他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工业经验和卓  相似文献   

17.
128公路园区孕育、兴起、衰落、再崛起的历程,也是MIT与地方间产学研互动的不断变化调整的历程。MIT与城市的产学研互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广州大学城更好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海 《神州学人》2005,(9):19-21
张朝阳,1964年生于陕西西安。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主持的CUSPEA奖学金赴美留学。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并继续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1995年底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1996年在MI  相似文献   

19.
闻名于世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试图在美国本土之外推行其研发理念的努力,在印度政府和MIT媒体实验室总部的相互指责声中宣告失败。两年前,在一片号角声中,亚洲媒体实验室(AsiaMediaLab)在印度新德里落户。然而前不久,印度信息技术部长阿兰·舍瑞和MIT媒体实验室董事会主席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进行会面时,双方在相互攻讦下不欢而散。随后,印度方面宣布,亚洲媒体实验室将摆脱MIT的干涉,由印度独立运作。MIT官员称,在会面中,舍瑞扬言他希望实验室能够产生一些实用技术,而不是MIT实验室借以扬名世界的那些超前的思想和方法。有…  相似文献   

20.
MIT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成就的取得与其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的指导紧密相关。从舣初期罗杰斯校长提出的MIT教育四原则,到1949年Lewis委员会确立的战后发展四原则,再到1996年MIT学生生活与学习专家调研组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三原则,MIT教育理念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所高质量大学的成功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