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评估是优秀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点,优秀课程评估可以带动课程整体建设水平,并为全军优质课程建设奠定基础。本文提出了课程评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优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各项指标及内涵,分析了如何划分优秀课程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
MOOC的出现引发了中国高校建设在线课程的热潮,MOOC,SPOC及课程联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但高校还存在着对各类在线课程的特点及定位认识模糊的现象,不利于发挥在线课程对课程建设的工具支持作用。本文分析了MOOC,SPOC及课程联盟的特点与定位,提出了四个层次的在线课程体系,分析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对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的优势,认为正确定位各类在线课程并构建在线课程生态系统可有效推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要求的持续变化,我国台湾地区的课程变革先后历经了学科课程发展阶段、四育并重课程发展阶段、科际课程发展阶段、统整课程发展阶段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发展阶段。为了全面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教育主管部门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维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变革,丰富了课程的类型、增强了课程的整合性、提高了课程参与的多元化、提升了课程的衔接性,但仍存在课程整合程度不高、课程评价引导力不强、课程实践育人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需要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统整课程,以素养为导向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以及构建清晰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等深化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已然在中国基础教育各中小学校内深得民心,大家已基本达成共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体系的构建已为多数人所理解与认同。三级课程的整合、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开始在各中小学大力实验推广。有的学校开发了上百种校本课程,有的学校视所有教育行为皆为课程,国家课程变了脸,校园里出现了课程超市。课程整合的概念应运而生,课程校本化成了学校的热点词,是课程改革而  相似文献   

5.
课程治理机制作为课程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点,是多元主体共治学校课程的程序保障,是课程活动实现协同运作的整体框架,更是课程政策转化为育人实践的关键中介。文章从主体构成、活动要素以及目标指向三个维度界定了中小学课程治理机制的内涵,理清了其功能定位,并引入流程再造理论,从“课程共研—课程共建—课程共管—课程共评”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小学课程治理机制重构,提出了建立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决策机制,建立统筹多方课程资源的课程研发机制,建立落地学校课程规划的课程实施机制以及建立指向学校课程改进的课程评价机制,最后结合中小学课程治理的创新实践案例,对学校课程治理机制重构的实践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学校食品物流学课程的基本情况。并根据课程建设目标,确立了课程建设的内容,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法与主要措施,探讨了改进课程教学手段的方法,为该课程的建设确立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在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思政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发展的实现路径。即高校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科学认识课程思政的内涵,利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统筹协同效应,完成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将课程思政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贾勇  尹一萍 《考试周刊》2011,(53):29-31
受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英国在中等教育阶段向来注重学术课程,相对轻视职业课程,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属于典型的分轨模式。政府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弊端,采取了很多措施,仍未能消除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的对立状态。英国课程专家麦克.扬在《未来的课程》一书中深刻地分析了英国分轨模式的不足,并从课程原则、课程策略、课程目标、资格制度四个方面论述了整合中学阶段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学科课程的合理性理解与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科课程是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既是课程理论和实践诸多问题的生发点,也是课程改革的立足点。但在当前课程实践中,一些教育工作者逐渐对学科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忽略甚至放弃了对学科课程的深化研究。追寻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澄清关于学科课程的相关争议,理解知识与经验的关系,剖析学科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揭示了学科课程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为学科课程的存在给予了一定的理论阐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现代课程观的哲学根基进行了描述,批判了二元论意义上的知识观、课程观的错误认识,从而揭示了现代课程观的某些缺陷,接下来本文重点描述了后现代课程观的解释,尤其表述了后现代课程观在哪些方面是优于现代课程观的,以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为出发点,看待、思考网络课程的建设,期望能对网络课程的建设以借鉴和建议。最后本文描述了基于后现代课程观的网络课程中的学习支持,以及网络课程中学习支持的策略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与具有普适性和偏重理论的课程原理相比,课程话语更加着重课程的实践性。课程话语体现了课程的语言性本质,其作为一种课程教学的普遍性交流媒介,承载了课程教学者最直接的课程思想和方法,而不同的课程话语也将起到不同的课程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英国自1989年实施国家课程以来对国家课程不断进行调整与修订。2013年11月,英国教育部发布了新的国家课程框架,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修订。文章分析了本次国家课程改革的背景,阐述并讨论了中学新国家课程的目标、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的调整,总结了新国家课程的特点。英国中学新国家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古德莱德区分了课程的五个层次: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体验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正式的课程经历了多次转换,各层次之间产生了差异。从传播学和教育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其原因在于:担当正式课程“把关人”角色的教师对课程的过滤与加工、教育环境和教育媒体中的干扰、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和加工。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参与课程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群体参与课程运作的权利,课程决策作为课程系统运作的首要环节,为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方向导引。要使课程决策符合课程实践,需要教师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应寻求合理的途径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环境工程Auto CAD课程教学特点,讨论了课程性质与任务,探索了课程教学方法,阐述了如何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并提出了课程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后现代教育思潮的不断冲击,我国在建构课程理论时吸取了很多国外课程理论精华,其中新型课程观的形成受到了西方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而幼儿园课程作为整个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课程观、知识观、课程基本要素的价值取向也受到了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同时,后现代课程观在影响之余,给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带来了挑战:课程多元化带来挑战,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对教师教学及师幼关系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17.
论课程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课程问题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对课程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课程观,它直接影响着课程的选择、实施,也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低。本文从探讨课程的基本特征的角度,系统阐述了课程观与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课程评价是对网络课程价值的重新认识。本文从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定义出发,分析了传统的网络课程评价的方法和局限性,探讨了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重新界定了网络课程的评价对象,提出了网络课程评价指标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注入新鲜活力。首先,校本课程赋予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利,老师从原来课程开发的旁观者走进课程的中心。教师在经历课程开发过程,实现课程观念的转变与课程境界的提升。其次,校本课程以其提供“菜单式”的课程内容,开放的课程实施空间为不同知识背景、能力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学生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增长点”。第三,校本课程为学校重建校园文化,实现特色形成提供了课程空间,使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同时,教师们参与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强了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做为“这一所学校”教师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20.
MOOC的出现引发了中国高校建设在线课程的热潮,MOOC,SPOC及课程联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但高校还存在着对各类在线课程的特点及定位认识模糊的现象,不利于发挥在线课程对课程建设的工具支持作用。本文分析了MOOC,SPOC及课程联盟的特点与定位,提出了四个层次的在线课程体系,分析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对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的优势,认为正确定位各类在线课程并构建在线课程生态系统可有效推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