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西方艺术的广泛交流给后现代艺术与老庄关学带来融会与碰撞的契机。后现代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对自然、宇宙的全新审视与回归正与老庄的自然无为异曲同工,两者有相似亲和性亦有差异互补性。艺术生命精神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必将给予人类至真至善至关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张虹女士的《在南沙河畔游走》是一篇有着浓郁抒情色彩的纪行散文长篇。作品的情感基调是寻找心灵栖息地,回归精神家园。作品深层的情感线索是从回归自然到回归精神家园,进而寻觅湮没在生存的琐屑中的创作灵感。张虹以诗人的气质与情怀对灵感的激发过程进行了诗意的阐释。感性体验与理性沉思的交融使作品深厚蕴藉,韵味悠长。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理想的集中概括。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所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的内涵、创造过程、结构特点都体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意境产生的哲学背景,庄子的“游心”思想则是其具体的精神来源。气韵生动的自然成为人类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创造的根本途径是“澄怀观道”,在静默中观照活跃的生命,才能达到艺术上的最高灵境。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点,“虚”是空灵和韵味之所在,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情趣。综观中国古代文化,体现出一种整体的空灵动荡、深沉渺远的美学追求:意境不仅是艺术,也是人生的极境。  相似文献   

4.
田孟秋 《留学生》2010,(2):54-55
哈佛大学建校于1636年,至今已有374年的历史了。无论是“哈佛帝国”、“精神家园”还是“美国政府的思想库”,这些称呼都不足以概括其对美国乃至人类教育事业、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科学给予人类的更多是表现为物质的进步,那么艺术给予人类的则是美丽的精神家园。一个缺乏艺术的社会是悲哀的,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是苍白的,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没有艺术教育则是不完整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结合沈从生活的时代特点,论述小说《边城》独特的艺术魅力。真正的“精神家园”在作的梦幻之中。  相似文献   

7.
作为都市异乡人的沈从文所体验到的浓郁乡愁,是其创作湘西系列小说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心理动因。在经过了乡愁的过滤后,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既保留了湘西前现代社会农耕文明生活方式的原生态,平凡而苍凉,又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净化、诗化了,使之成为了时间无法伤害的美。这种艺术之美不仅能够抚慰技术时代人类的心灵,更可引导人类踏上回归精神家园之途。  相似文献   

8.
艺术演变的观点,众说纷纭:有艺术进化论,有艺术回归说。进化论认为艺术是像科学一样不断进化发展,后代总是超越前代。回归说认为艺术应回归古代。那么艺术到底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9.
艺术作为人类世界的感性呈现,承载着人类精神史的广度和深度.高中教育在升学压力下,往往不重视审美教育,在以考分为主要参照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精神世界较为空乏,审美能力较弱,对艺术缺少感知和辨识.然而艺术同自然一样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无艺术的人生是乏味低俗的,同时反映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与纳兰性德本人的身世、经历、个性相关,纳兰性德在悼亡词中营构了独特的艺术氛围。它主要由至真至深的情感世界、超越世俗的精神家园和虚实相生的意象天地三个方面汇聚而成。这三者浑然一体,统一在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艺术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11.
池莉近作<看麦娘>、<有了快感你就喊>对爱情婚姻有了全新的诠释.这两个文本已从池莉以往作品中推崇的两性和谐转化为两性对立,文本中的人物对爱情婚姻彻底失望,试图以逃离的形式重构精神伊甸园,这一诠释触及到现代中国特有的社会背景下渺渺众生的精神归宿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呼啸山庄》讲述了相爱的男女主人公被迫分离的故事,他们在精神上和现实中流浪,但最终超越了死亡回归到了精神家园。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爱情故事隐喻着现代人类流浪于陌生世界的生存困境,是人类流浪于陌生世界并渴望最终回归精神家园的原型再现。  相似文献   

13.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是永远处在痛苦中的个体,但人也可以借助解脱之法祛除痛苦,通往幸福之路。陶渊明的一生磨难重重,有诸多深刻的痛苦体验,可喜的是,他为自己修筑了一方精神家园,使其远离世俗之悲苦,实现了内心的宁静和愉悦。借助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分析陶渊明的痛苦和幸福,对于解读陶渊明的归耕田园与价值追求,深入探究他的作品,理解他成为后世文人精神楷模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远程教育大发展的“众神狂欢”的时代里,电大教育的日益边缘化,既是一个社会情境问题,更是一个文化情境问题。技术理性的僭越,使教育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作者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电大教育必须从技术回归到人文,特别是社区教育,应从“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背景中展开,还教育以“荒野性”,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让教育回归到它自己和人的精神家园中,返回到“人是目的”之中。  相似文献   

15.
在主客二分模式的认识论视野下,"家园"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环境的单向认知,表现为个体存在与环境之间互为对立的关系。菲利普.罗斯通过对现代少数族裔的精神离乡、漂泊、生存的关注与反思,再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批判了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下现代人对自我的认识误区,为现代人的和谐回归指明了方向。罗斯小说的主题赋予了传统家园叙事模式以现代性背景下的生态内涵,他通过批判自我与他人、社会、环境的对立和分裂,力求改变个人对自我与世界的传统认知及存在方式,达到存在与世界的一体性,体现了罗斯作品对人文生态美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德性的教化和道德之民的诞生以伦理的精神家园为始点。缺乏伦理认同和伦理信念,丧失伦理的精神家园,以抽象的道德自由遮蔽甚至取代精神归宿,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伦理建设的重大难题和现实困境。故乡作为人们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本身就是伦理实体的一种现实样态;而在希腊语中被诠释为“返回家园”的乡愁(nostalgia)则是人们形成伦理信念与伦理认同的典型方式,是具有“精神”气质的伦理认同。“留住乡愁”为深陷伦理困境与道德危机的现代人开辟了一条回归伦理精神家园的康庄大道,为个体伦理造诣的提升提供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7.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 ,田园是朦胧而缥渺的 ,东汉张衡《归田赋》中的田园方才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 ,然而张衡毕竟没有归田。晋宋之际的陶渊明葛巾短褐 ,以农人的装束 ,以文人的心境雅趣 ,躬耕南山 ,放歌丘壑 ,完成了这方精神家园的最后也是最现实的建构。后世的田园向典雅而华美的园林发展 ,成为一般文人士大夫可望而不可及的贵族乐园 ,失却了精神家园最初的特质 ,这是田园的异化 ,也是精神家园的丧失  相似文献   

18.
蒋萧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161-161,163
多丽丝·莱辛(1919~)以其对女性问题的广泛关注使其蜚声文学界,她的代表作有《暴力的孩子们》、《金色笔记本》等。《黑暗前的夏天》不是莱辛最受欢迎的作品。然而,作者首次把我们带进了普通中年家庭妇女的生活,主题从打破传统婚姻观念转为回归家庭,批评家对这一戏剧性的结局也褒贬不一,因此这部作品值得我们再次给予关注。本文想通过分析生活空虚的家庭主妇凯特,在饱受精神困惑的一个夏天,"自我发现"的心理过程,旨在把目光投向更现实、更普遍的女性问题──中年家庭妇女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工业科技文明社会中人们心灵异化的现实,诗人主体的心灵漂泊和精神客居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规约着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的理念和实践,他的《抒情歌谣集》体现出一种精神客居者对人类精神家园、诗意栖居理想的追寻,并大致呈现出三种回归的路径,那便是回归自然、回归童心、回归人性本真。  相似文献   

20.
白先勇小说中的人物有一个重要的精神特征就是精神的漂泊,人物的这种漂泊源于家园感的丧失。从他的前期小说到后期的《纽约客》、《台北人》和长篇小说《孽子》来看,精神漂泊者成为其小说中连绵不绝的形象系列,他们对安放自我灵魂的精神家园的痴情追寻终成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