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剖析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中的知识陷阱: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一定都相同,而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也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不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通常在卵巢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在输卵管中完成;受精作用在维持了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同时对参与受精的精卵细胞进行了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中常有这类题:已知几个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让学生判断该细胞分别处于何种分裂的什么时期。学生解这类题较困难,教学中本人在讲清楚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总结出解这类题目的三步法:第一着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再看第二步。分析: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般都为偶数,所以若为奇数时,则该细胞一定已完成了减数第一次分裂。第二着细胞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存在:若无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再看…  相似文献   

3.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以及二者的比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其中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同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如何区别这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我们往往给学生一个区分它们的标准,即看分裂的细胞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如果有即为有丝分裂,没有即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如下图(1)被认为是有丝分裂.图(2)被认为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相似文献   

4.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以及二 者的比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其中有丝 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同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 单体分开。如何区别这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我们往 往给学生一个区分它们的标准,即看分裂的细胞中是 否存在同源染色体,如果有即为有丝分裂,没有即为 减数第二次分裂。如下图(1)被认为是有丝分裂.图 (2)被认为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相似文献   

5.
1 相关概念 1.1 细胞周期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含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是针对有丝分裂而言的。对于减数分裂,一定要注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共同叫做“一次减数分裂”,经过减数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投有也不再进行连续的分裂。而且细胞周期概念中还有一个“周期性”的意思内涵:一个周期后产生的子细胞又恢复到了初始状态(染色体解螺旋,条数不变,),然后马上进入下一个周期。从这个意义上讲,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连续,已经失去了周期性。所以减数分裂不谈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6.
三体的形成原因,一般出于两个时期,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容易发生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遗传病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有一种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教材上说: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会相互分离,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为体细胞的一半.但是,如果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就可能形成21三体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正> 在高中阶段,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是生物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特将其识别方法总结如下,仅供读者朋友们参考。第一步:首先确定细胞内是否有同源染色体而将细胞分裂图像分成两大类:如果有同源染色体,则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则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相似文献   

8.
<正>1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是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形成四分体,然后彼此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在每个时期,染色体都守着自己的"规矩",而一旦某条染色体破坏了"规矩",就有可能出现染色体异常的配子。于是笔者对  相似文献   

9.
例1 下列各图中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按常规思维可能选答案C或D,因为课本上把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的数量均以二倍体为例加以表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实现了同源染色体的两两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的细胞及配子细胞,我们通常认为无同源染色体的存在。但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9,(2):79-80
<正>在高考一轮复习过程中,笔者遇到了这样一道模拟题,而感到深深地疑惑。例题番茄是二倍体植物(2n=24),其正常叶基因(D)与马铃薯叶基因(d)位于6号染色体。番茄变异后可出现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3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配对联会,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而不能配对的1条染色体随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人教社生物自然室编写的高二《生物》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10 9页图 5- 10与课本内容不符 ,特此提出 ,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不符之一 ,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 ,形成一个大的细胞 (即次级卵母细胞 )和一个小的细胞 (即极体 ) ;而在图 5- 10中却绘成了两个一样大小的细胞 ,这样易给学生造成错误理解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极体与次级卵母细胞一样大小 ,即减数第一次分裂为均匀分裂。不符之二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与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个极体一样大小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  相似文献   

12.
刘革川 《科学教育》2006,12(3):44-46
第1题: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分裂间期B·分裂前期C·分裂中期D·分裂后期方法一:直接法。教材第五章第一节(二)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中原叙述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略微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据此可直接选出答案:A。方法二:分析法。只要明确了两点:一、间期最大的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与此同时,细胞中如线粒体、核糖体都增多,内质网在更新扩大,这一系列反应使细胞体积增大,表现出细胞的生长现象;二、分裂期主要表现出细胞…  相似文献   

13.
在各级各类的生物学测试中,常会出现根据细胞分裂图像来判断细胞分裂方式的题目。要正确判断此类问题,应牢固掌握细胞分裂的基础知识和细胞分裂的图形特点,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染色体行为、数目等特点,对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从染色体行为变化来判断绝大多数生物(二倍体)的体细胞、染色体均是成对存在的,即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表现出“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这些特殊的染色体行为。而有丝分裂过程及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却没有表现出此类行为。以…  相似文献   

14.
例1 下列各图中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 解析按常规思维可能选答案C或D,因为课本上把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的数量均以二位体为例加以表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实现了同源染色体的两两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的依据呢?  相似文献   

15.
"减数分裂"是《遗传与进化》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一方面,减数分裂作为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延续和加深,又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理解遗传定律的本质和生物变异、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因减数分裂过程复杂、抽象,又涉及多个重要且不易理解的新概念,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建议。1强化概念教学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知识中最为本质和核心的部分。对减数分裂过程的一系列概念,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有很多考查减数分裂的题目.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在遇到减数分裂过程中涉及异常配子产生的题目时,学生常常由于对减数分裂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解题时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本人在讲解过程中,紧扣减数分裂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通过以母图为依托,进行分析,发现就可以理清脉络,化难为易.现将讲解过程展示出来,愿与同行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17.
师生互动台     
1.江西省鄱阳市鄱阳中学刘利云同学问:某家庭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产生这种遗传病的原因很可能是( ) A.胚胎发育的卵裂阶段出现异常 B.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C.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D.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共40小囹。l~30历,每题I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分;31~40题,每囹2分)。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1.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主要物质是10.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核酸B.脂肪C.蛋白质D.糖类A.第一次分裂过程结束时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B.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质C.分裂间期 C.有无核膜D.有无细胞膜D.分裂中期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相同点是11.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 A.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B.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C.同化作用D.分…  相似文献   

19.
"减数分裂"是整个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其中牵扯到的变量太多,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染色体组、一条染色体上DNA、细胞等数量的变化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的误区甚多。教学中,应明确减数分裂的来源,在比较中学习减数分裂,构建一定的数学模型和实物模型,强调核心概念的教学,关注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联系以及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图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联会。联会是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和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联会导致了基因交换和染色体畸变。联会时,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排列位置的随机性,决定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必然性。深刻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意义,对于掌握遗传的本质,理解遗传学定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联会是性细胞(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和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性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其中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在细线期,同源染色体好像一对对恋人,天各一方。在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远渡重洋,从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